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改變未來汽車,霍金留下的預言會成真嗎?

人工智慧改變未來汽車,霍金留下的預言會成真嗎?

14日,發言人宣布,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畢業於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和當代最偉大的科學家,被譽為「宇宙之王」。代表作品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大設計》等。

在過去的二十年里,霍金是明星,除了繼續探索宇宙理論,他也出現在各種場合,為所有關切人類命運的主題發聲。而在他去世前的這幾年中,霍金最關注的話題就是:離開地球和警惕人工智慧。

霍金遺願:警惕人工智慧

關於「人工智慧」霍金曾提出這樣的預言:

人工智慧將終結人類——

霍金在2017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MIC)上,通過視頻發表了題為《讓人工智慧造福人類及其賴以生存的家園》的主題演講。霍金在會上表示,人工智慧的威脅分短期和長期兩種。短期威脅包括自動駕駛、智能性自主武器,以及隱私問題;長期擔憂主要是人工智慧系統失控帶來的風險,如人工智慧系統可能不聽人類指揮。人工智慧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除非我們學會如何避免危險。

人類對人工智慧的需求絕不會滿足於在圍棋賽場戰勝最頂尖的世界冠軍。「Alpha Go以前需要使用人類下圍棋的數據,最近的Alpha Zero不需要人類對弈數據了,自己會生產數據。高文表示,人工智慧機器不需要外部數據,自己生產就夠了需要滿足三個條件:第一,集合是封閉的;第二,規則是完備的;第三,約束是有限的。

這也是霍金的擔憂之一,也許對人類和科技的未來是悲觀的,他並不信任人類真的能控制科技這個怪物,但令人諷刺的是,一旦人類用科技毀掉了這個星球,他所能仰賴的也只有科技能幫這個種族在外星球繼續繁衍。

人工智慧是什麼

近幾年,我們無數次的聽到「人工智慧」這個詞。在當前正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汽車的人工智慧化、無人化發展已也是兩會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熱點之一,更是兩次寫上《政府工作報告》。今天,從語音圖像識別、人臉識別、智能翻譯,到AI查勘定損、智能投顧、無人駕駛等等,我們看見人工智慧在迅速改變生活,彷彿科幻中那個智能汽車、無人駕駛汽車時代已經在我們眼前。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6月,全球人工智慧企業總數達到2542家,其中中國企業數量居第二位,僅次於美國。人工智慧似乎正是那片未來產業的「藍海」。

人工智慧是什麼?

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縮寫為AI,發展至今已經有60年的歷史。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等。

人工智慧下的未來汽車

可以說汽車行業是人工智慧最火爆的領域:百度無人駕駛項目截止17年投入超過200億人民幣;阿里YunOS適配智能汽車,成立汽車事業部;科大訊飛推出車載語音操作系統等產品;無人駕駛也是谷歌人工智慧應用的重點方向……

百度副總裁鄔學斌認為:「未來,智能汽車的研發方式會與現在不一樣,將是在真實世界中的雲+端。首先在端上獲得數據,然後把這些數據在雲上進行訓練,其後形成一個模型,最後將之應用在車輛上,這就是汽車的「大腦」,企業將採用雲+端的開發模式。」

汽車將基本上成為輪子上的計算機,產生大量有價值的數據——只有在基礎設施到位時的數據才是有用的,才是有分析它、學習它的價值。這就是為什麼AI會推動聯網汽車的未來。

GIF

(2018日內瓦車展上,保時捷推出的電動跑車Mission E,滿滿的黑科技,甚至在後備箱藏了一台無人機,顯示屏啟動,自動起飛。起飛後,智能圍繞行駛路線,將周圍的地形、車流等,實時傳到車內。)

人工智慧帶來的危機感

人工智慧當然也如霍金所說的那樣,帶給人類危機感,除了技術上還需要發展之外,也還面臨倫理和法律上的難題。

(麥肯錫全球研究院在2017年12月發布的關於自動化下的勞動力轉化報告,指出2030年將有8億工作被機器人取代。)

「我們站在一個美麗新世界的入口,而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同時充滿了不確定性的世界,而你們是先行者。」

——霍金

不過雖然一直對人工智慧持有擔憂態度,但霍金還是對人工智慧技術本身抱有樂觀的態度,並肯定人工智慧帶來的益處,他甚至認為人工智慧帶來的收益是巨大的,人類或許藉助這一強大的工具,可以減少工業化對自然的傷害。

霍金其他預言:

外星人理論——

在2015年倫敦皇家科學學會尋找外星生命跡象的啟動儀式上,霍金就說過:「在無限的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著其它形式的生命。」

星際移民理論——

霍金在美國洛杉磯發表演講時稱,他認為,未來1000年內,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地球會因某場大災難而毀滅,如核戰爭或者溫室效應。因此,他強調人類必須移居其它星球。美國航空航天局局長格里芬也表示,單獨一顆行星上的物種,是不可能永久生存下來的。

黑洞悖論——

在一篇《黑洞的信息保存與氣象預報》的論文中,霍金指出黑洞其實是「不存在」的,不過「灰洞的確存在」,再次震驚物理學界。霍金1976年提出著名的「霍金輻射」理論,即黑洞在形成中質量減少的同時,還不斷在以能量形式向外界發出輻射。但一旦黑洞濃縮並蒸發消失後,其中所有信息就隨之消失,與量子力學認定該類物質信息永不會完全消失的理論相矛盾。這就是所謂的「黑洞悖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個司機 的精彩文章:

24萬公里老飛度,秒殺帕薩特,保值率稱王,差距原來這麼大

TAG:三個司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