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先把簡歷交給他們,才不會死在HR手裡

先把簡歷交給他們,才不會死在HR手裡

知乎上有一個閱讀量在350萬+的問題:簡歷上的哪些內容才是HR 眼中的乾貨?

得票最高的前高盛分析師朱英楠David在回答這個問題時說:

想要知道什麼是「乾貨」,我們可以先聊一下乾貨的反義詞:廢話。在簡歷上最經常看到的一句廢話就是:「負責XX日常工作」。看到這句話,HR能夠得出的唯一結論就是:你在這個崗位沒做什麼。

最後他的結論是,把簡歷上的「普通描述」升級成為HR眼中的乾貨,只用記住兩點:一是寫具體,二是寫結果。

在看到這個回答時,我真的是深有感觸。

大多數人的簡歷誤區

去年春天,當時還在一家雜誌媒體任職的時候,曾經掃了一眼來應聘的20個記者的簡歷——幾乎60%簡歷都是用word簡單做的,排版醜陋,格式僵硬。另外40%一眼能看出,本質上只是用word文檔轉製成了PDF文檔。

打開內容其實也並不亮眼,或者說很不直觀,甚至是廢話。大部分來應聘的人在強調自己的學歷、留學背景,以及曾經在其他媒體、大公司的任職經歷,甚至是強調自己得過哪些獎勵——比如說優秀員工,或者是獎學金。而不是貼出自己寫過的稿子,讓我們看看他究竟有哪些代表作。

但是作為一家媒體機構,我們看重的,並不是那些平台、校園賦予的虛榮。僅僅只是,這個人到底文筆如何?寫過哪些重磅稿件?在哪些領域有比較深入的思考?

所以去年雖然收到了20份簡歷,其中不乏海外、清北以及四大門戶出身的記者,但我們最後選擇了一個普通二本畢業,工作經歷不到2年的年輕人。

她曾經在財經類媒體做過調查報道,自己上大學時還運營了一個文化領域的公眾號,在業內小有名氣。她的簡歷也給了兩份,一份是用PS製成的,一份是PDF文檔。而且把自己的代表作品貼在了簡歷里,只要點開鏈接就能看到這些文章——這些內容足夠直觀、簡潔也有力度。

當時主編選擇這個94年畢業資歷尚淺,而且個頭不高的小丫頭,考慮就是三點:

1、這個年輕人有著非常明確的求職目標——就是做深度報道,尤其是深度的文化人物報道。這和我們當時那家媒體機構的戰略方向以及發展定位是非常吻合的。

2、她的文筆足夠好,而且橫跨文化、財經兩個領域。大學時就能在文化領域做起一個小有名氣的大號,足以說明其撰稿能力、運營能力、抗壓能力等一系列綜合能力。

3、年輕人可塑性強,不但可以完成日常報道,而且在商業合作來臨時,也能夠幫助雜誌應付客戶,帶來收益。

我說這大堆陳年往事的意思是,其實很多人誤把學歷、平台當成了簡歷的核心,卻沒有關注招聘者看重的問題——你到底能做什麼?你到底能帶來什麼?這些問題不只是剛入職場的小白不懂,哪怕是很多職場老鳥也會忽略。

職場顧問也能搞專訪

我自身一直有個習慣——不管找不找工作,每年年初要把簡歷更新一遍,因為很多機會稍縱即逝。做簡歷,其實也是對自己過去一年工作成績的梳理。

這幾天正好得到了獵聘新產品「簡歷顧問」的試用機會自己也嘗試了下。發現這款所謂的「幫你做簡歷」的產品,還是比較超出想像空間。

只需一鍵下單,大數據就會根據用戶的所在地區、所屬行業、工作年限、期望職位等信息自動匹配適合的顧問,這些顧問大多是知名企業的HR或者是資深的獵頭。

最關鍵的問題是,與其說是顧問在幫你做簡歷,倒不如說是在接受職場顧問的專訪——在長達90分鐘的電話溝通中,職場顧問會把你每一段工作經歷中的一些亮點全部梳理清楚,最後幫助你製作出一份專業的簡歷。

作為一個曾經常給商業人物做專訪的媒體從業者,在被職場顧問採訪時,感覺還真有些奇妙。

因為很多工作細節是不自知的,只有別人不斷追問才能自醒。職場顧問恰恰會幫你發掘出其中的亮點,去發現你自己都發現不了的那些職場優勢,甚至會對你的個性作出一些簡單的就業輔導。

到這裡我基本才發現了簡歷顧問的真正作用:

1、幫助求職者梳理清楚自身的職業信息、工作經歷,從中發現求職者的職業生涯亮點,並且通過簡歷化的方式呈現出來。而且這份簡歷一般設計美觀、亮點突出,拿出去基本不會跌份兒,容易在一群平庸的簡歷中脫穎而出。

2、表面上看似只是在幫助求職者做一份簡歷,但在梳理溝通過程中,簡歷代表了求職思路,顧問們甚至甚至可以給求職者一些求職建議,在職業HR面前,求職者的的求職思路也會更具有針對性。

比如說,作為媒體從業者,簡歷顧問並沒有跟我一味強調去市場、公關、運營這些高薪崗位,而是說建議繼續深耕當前的賽道——因為顧問發現我並不適合在大公司內處理複雜的人際關係。

3、可以幫助求職者節省更多時間,有些求職者並非能力不夠或者說不會製作簡歷,只是工作太忙時間不足,這樣的話,也可以和顧問取長補短,把製作簡歷的煩心事交給顧問。

因為在交流中發現,簡歷顧問前期內測用戶大部分都是高薪用戶,甚至不乏年薪百萬以及年薪200萬以上的用戶——這些用戶時間寶貴,而且也不一定擅長PS工具,做一份漂亮的簡歷對他們來說確實可能有難度,這時顧問則是在啟發思路的同時,可以幫助求職者製作簡歷。

總的來說,這款產品還是比較人性化,且切中求職者痛點,一經推出就大受歡迎,獵聘平台當天的簡歷顧問服務往往已經約滿,需要提前預約,可見有改簡歷訴求的人不在少數。

獵聘的那些小心思

獵聘CEO戴科彬提到簡歷顧問這款產品時說了這句話:

從人才供應鏈的角度思考如何讓一個人獲得成功,不僅幫他把自己放到一個對的位置上,還幫著他做職業輔導,打造的是圍繞人的職業生涯發展的服務。

這個觀點我還是比較認可的。

傳統的招聘生意只管著賣簡歷,簡歷「販子」只想著「拉皮條」——把簡歷賣出去了就行,不會管你個性如何,職業發現道路,以及在相應的工作環境到底開不開心、適不適合。

目前大部分其他互聯網求職平台,幾乎都沒有一對一的專業簡歷顧問功能。獵聘在這個服務領域搶先出擊,既能提升用戶體驗,又能進一步鞏固自己專業的品牌形象,為自己贏得更好的口碑和更多的用戶。

獵聘本身就是個高端招聘平台,一對一的服務適合那些有更高應聘需求的求職者,這些求職者願意付出金錢去提升自身的簡歷,也希望通過專業顧問了解某家公司、某個崗位的需求,簡歷顧問也恰恰契合這部分用戶。

對很多HR、獵頭來說,獵聘也在為他們的職業發展拓寬思路。一個在傳統獵頭公司的朋友有次跟我提到說,他們現在挖人越來越難,因為傳統的手段很難精準匹配公司和求職者。

但獵聘簡歷顧問這樣一份「兼職」,給了他們發揮自身專業性更多機會——這也是另一種知識共享的方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幾度 的精彩文章:

網易雲音樂和阿里音樂版權互授,音樂產業越過山丘

TAG:深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