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廢江河萬古流:初唐四傑的故事

不廢江河萬古流:初唐四傑的故事

盛唐大詩人有詩曰: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他對初唐時期的四位傑出詩人給予了極高的評價。他們分別是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

那麼,盛讚之下,其實如何?且看王楊盧駱的一些故事。

盧前王后

王勃是隋末學者王通的孫子,他從小才思敏捷,六歲便能寫文章,沛王李賢很賞識他,聘他為王府侍讀。

由於他才華卓著,尤其是在二十五歲時路過洪州,在都督閻伯嶼辦的宴會上,寫下了流芳百世的佳作《滕王閣序》及「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樣的千古名句,為當世的名士所推崇,所以在「王楊盧駱」四傑的排名中名列首位。

然而,四傑中處於「盧前王后」的楊炯對此很不滿意。

楊炯成名也很早,他十二歲就能作詩,被譽為神童,並躋身長安士林。他的邊塞詩寫得很有氣勢,受到宰相張說的高度讚揚。

楊炯一向對比自己年長的盧照鄰十分敬佩,而對與自己同齡的王勃則有些瞧不起,因此對「王楊盧駱」的排名耿耿於懷,揚言說:

「我對自己的名字排在盧照鄰之前感到慚愧,但對排在王勃之後感到羞恥!」

但應該說明的是,這僅是楊炯「文人相輕」的一時之見。

不久,王勃不幸在赴海南探父途中溺死,楊炯在收集和閱讀了王勃的全部詩文後改變了自己的看法。

他在為王勃詩文集作的序中,對王勃作了極高的評價,稱讚王勃「神機若助,日新其業,西南洪筆,咸出其詞,每有一文,海內驚瞻」,並承認王勃之名排在他的前面是當之無愧的,自己確實不如王勃。

後來,「盧前王后」這一典故,用來表示排列的名次或指同為詩文之友。

一字千金

王勃於公元667年從京都來到南昌。當時,詩人的生活比較窮困,所迫無奈,常為生計而奔波。

這年重陽節,南昌都督閻伯輿在滕王閣大擺宴席,邀請遠近文人學士為滕王閣題詩作序,王勃自然是其中賓客。

在宴會中,王勃寫下了著名的《滕王閣序》,接下來寫了序詩:閑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詩中王勃故意空了一字,然後把序文呈上都督閻伯輿,便起身告辭。

閻大人看了王勃的序文,正要發表溢美之詞,卻發現後句詩空了一個字,便覺奇怪。

旁觀的文人學士們你一言我一語,對此發表各自的高見,這個說,一定是「水」字;那個說,應該是「獨」字。

閻大人聽了都覺得不能讓人滿意,怪他們全在胡猜,非作者原意。於是,命人快馬追趕王勃,請他把落了的字補上來。

待來人追到王勃後,他的隨從說道:「我家公子有言,一字值千金。望閻大人海涵。」

來人返回將此話轉告了閻伯輿,大人心裡暗想:「此分明是在敲詐本官,可氣!」

又一轉念:「怎麼說也不能讓一個字空著,不如隨他的願,這樣本官也落個禮賢下士的好名聲。」

於是便命人備好紋銀千兩,親自率眾文人學士,趕到王勃住處。

王勃接過銀子故作驚訝:「何勞大人下問,晚生豈敢空字?」大家聽了只覺得不知其意,有人間道:「那所空之處該當何解?」

王勃笑道:「空者,空也。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大家聽後一致稱妙,閻大人也意味深長地說:「一字千金,不愧為當今奇才。」

七歲作詩

駱賓王是唐朝初期的著名詩人,從小就才思敏捷。

七歲時,有一天他家來了客人。一家人忙著招待客人,駱賓王就獨自一人跑到了池塘邊玩耍。

池塘邊有很多美麗的花草,草叢中不時有小蟲子跳來跳去。

柳樹枝條一直垂到水面,在微風的吹拂下把水面划出一道道波紋。池塘里一群大白鵝正在嬉水。

駱賓王捉了幾隻小蟲子朝水裡扔去,鵝群趕緊向這邊游來,就像一團團白絮在水面漂浮。

紅紅的腳掌像小船槳一樣划水,清清的水面上擴展著扇形的漣漪。

駱賓王最喜歡大白鵝了,他撿起一根木棍,在地面上畫起了白鵝游水圖。這時候,家人因不見了駱賓王,找到塘邊來了。

客人也跟了來,看到地上的畫,還真有些像呢。

於是靈機一動,想考考這孩子,因為他早就聽說這孩子聰明異常。於是指著白鵝叫他作詩一首。駱賓王朝著水中想了一會兒,就高聲吟誦起來: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拔清波。

客人聽了非常贊服,誇駱賓王是小神童。這首詩很快傳播開來,尤其是在兒童中像歌謠一樣流傳著。

晚年高僧

駱賓王不僅小時候聰慧異常,就是到了老年也仍才思敏捷。

相傳駱賓王曾參與徐敬業討伐武則天的鬥爭,兵敗後,他逃到了杭州,削髮為僧。

有一天,詩人宋之問月夜遊靈隱寺,在長廊下吟詩道:「鷲嶺郁苕嶢,龍宮隱寂寥。」可是竟一時想不起下面的句子。

這時,寺內一老僧正在打坐參禪,聽得廊下有人吟詩,於是問道:「年輕人不睡,為何還苦苦吟詩?」

宋之問回答說:「我想在這裡題首詩,可是下兩句想不出來了。」老僧笑著說:「何不接上『樓觀滄海日,門對浙江潮』。」

宋之問連聲說好。第二天又去拜訪老僧,老僧已不在寺內,據說乘船出海了。這老僧便是隱姓埋名的駱賓王。

王楊盧駱的時代已經過去上千年,但他們的故事卻代代相傳,永不磨滅,成為歷史之經典,果真是「不廢江河萬古流」了!

你還想了解更多唐朝詩人的詩詞和故事嗎?

詩享課堂現開設《唐朝詩情六十講》系列課,資深媒體人煒爵爺主講,歡迎大家收聽!

老師簡介

煒爵爺

資深媒體人

詩享課堂合作講師

中華人文精神傳承者

文化類電視節目策劃人、撰稿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世界 的精彩文章:

十個成語,讀懂《莊子》智慧
詩詞高手看過來,第二屆「湘天華杯」全球詩詞大賽徵稿啟事

TAG:詩詞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