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春秋戰國 那一個最愛情的時代 就從奇葩王室看起吧

春秋戰國 那一個最愛情的時代 就從奇葩王室看起吧

導言

人生的奇妙,世界的無比,往往在於同樣一個人一件事乃至一個時代,不同角度去看,便會有不同的精彩、別樣的收穫,就像一個萬花筒,怎麼看怎麼有,你能觀出五彩,他能道出繽紛;又像一道菜,色香味再俱全,吃貨不同,口感當然不同了。可角度太多,哪一個位置效果最佳呢?想了想,愛情吧,因為愛所以世界嘛。

你就拿春秋戰國,咱們歷史上最浪漫多情敢愛敢恨的時代來說,549年的亂世紛紜,無論緣起終結,還是霸戰統一,愛無時不在,情隨處可見。那還等什麼呢?趕緊步入正題,先從那個奇葩王室開始吧。

愛情1~奇葩王室愛魔附體 大周復興加速遠去

什麼樣的魔力能讓人奇葩到同一條河裡連翻四次?且連續七代人都深陷其中?還用問嗎?當然愛情了。只是沒有周王室這個奇,又何來那一朵葩呢?

在歷經兩周交替那一場乾坤巨變之後,頭破血流邁向春秋的王室,本來是有癒合傷口之機的,重整河山絕非縹緲。那時四夷交侵只是外傷,諸侯稱霸還未出現(鄭莊公頂多小霸),而王室實力下滑餘威還在,天子尊嚴受損地位尚存,地盤嚴重萎縮成周王畿之地仍不算小,戰力明顯下降昔日王者之師尚能一戰,另有一幫鐵杆小弟實力也不容小覷,比如最忠貞不渝的虢國,便是一個大國。

周幽王和褒姒

可國運這東西有時你還不得不信,就以周王室來論,自打西周末代天子幽王寵愛褒姒翻船於廢嫡立庶這條河後,竟淪陷進去再也不能自拔,天子們一個個衰的,家窩子那點事兒怎麼都搞不定了。常言道家和萬事興嘛,這下可好,不僅興不了,反過來還神助攻王朝下滑加速度了。

東周首任天子平王不用說了,老爸幽王跟後媽褒姒那點事兒,打小就給他幼小心靈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創傷,一輩子懦弱無能,失去王朝復興最好機會,想來與此也有點關係吧。

緊跟著桓王,就是繻葛之戰(前707)敗於鄭莊公、天子尊嚴盡失的那位,晚年也不知哪位愛妃吹了枕頭風(沒記載),想跟曾祖父幽王學學「廢嫡立庶」,沒搞成,卻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嫡」周莊王即位沒幾年,「庶」王子克就陰謀政變(前693),後事泄逃亡;同謀卿士周公黑肩,約今國務院總理兼中央軍委第一副主席的重臣卻被幹掉了。

子克之亂

按理說親身經歷過,感同身受才對嘛,可庄王真是一點不長記性,晚年竟重蹈老爸覆轍。他想改立寵妃王姚所生的王子頹為太子,也沒弄成,卻引發了王室更為嚴重的內亂。

希望成空的王子頹一直不甘心。老哥周釐王沒幾年掛了,他沒趕上機會,就在侄子周惠王二年(前675)時,發動叛亂趕跑了天子,自立上位。

這次內亂先後五個諸侯國卷了進來,整整持續了兩年,最後還是鄭、虢兩國出兵,幫助惠王平了叛回了京復了位。

那這麼大的功勞得賞呀,要不以後誰還為你賣命呢。就這樣,惠王把酒泉(今陝西省東部一帶)賜給了虢,虎牢(今河南省滎陽市西北)以東之地賜給了鄭。結果內亂平了,兩年巨大創痛卻留下了,本就嚴重萎縮的王畿之地也更小了。

春秋地圖

唉,短短18年就在同一條河裡翻了兩次船,這個教訓夠深刻了吧,可誰讓這個家族如此奇葩呢,惠王晚年竟然又翻了一次。他想廢掉太子鄭,改立惠後所生的公子帶,哪成想霸主齊桓公不同意,只好作罷。太子鄭後來終於上位,也就是春秋衰男界那位頭號大BOSS周襄王。

可世上哪有免費的午餐呢,投桃必須要報李的。襄王元年(前651),齊桓公借勢在葵丘(今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境內)大會諸侯,霸業達至鼎峰,王室權威自然彼長此消。

襄王可顧不了這麼多了,緊傍大腿保住位子最要緊,老弟王子帶還在那虎視眈眈呢。兩年後(前649)他便勾結外族戎人叛亂,攻進王城(周都洛邑分王城與成周兩座城池),燒了東門,幸虧秦晉兩國救援,天子才免於一難。第二年,老襄反擊,小帶逃到齊國(有意思,齊可是幫襄王的),一亡整整十年。

從此老襄卧榻之側,十年內無他人酣睡,而戎人之亂在齊國幫助下,沒幾年也平息了。還有更利好的是,王室隨即也迎來了繻葛戰後最好的翻身機會。襄王九年(前643)齊桓公掛了,直到城濮一戰(前632)晉文公雄起,中原九年間沒了老大:齊國在桓公死後就丟了霸主位置,想乾的宋襄公沒那個能力,秦晉彼此糾纏無暇他顧,最強的楚成王還差口氣且是「蠻夷」。

周王室雖已極度虛弱,「天下共主」的金字招牌依舊閃閃發亮。可老襄哪是這塊料喲,春秋第一衰男的名號不是白封的,就兩性間那點事兒,都夠他抓瞎了,還能顧得了啥?

實事求是講,老襄到沒在同一條河裡翻船,愛之河分叉多得很呢。奇妙的是,分到最後竟然和老爸後媽那個叉又交匯到了一起,衰男界的大BOSS就是牛呀。

(待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秋戰國 的精彩文章:

一生無敗績的常勝將軍,居然是三姓家奴 還不孝、殺妻……
看了你也許不信,一場因顏色獲勝的戰爭,吳王太有才了

TAG:春秋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