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來冬去又一年 城南津北憶偉人

春來冬去又一年 城南津北憶偉人

很久以來,我關注的圈子都很純粹,文學、影視,教育、親子,娛樂、休閑,旅遊、自然等,甚少去關注家國、歷史,政治、經濟。

因為我知道縱橫捭闔、指點江山的事情自己做不來,所以這些在我看來高、大、上的話題我也都主動被動的屏蔽了。

其實,這樣是不對的。

正像之前看到的那句話一樣,「哪有什麼歲月靜好、現世安穩,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罷了」。

沒錯,隨著年歲的漸長,我越發的感覺到「有國才有家,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的道理。

這次天津之旅,儘管行程緊密,也還是覺得應該去看看這個紀念館——周鄧紀念館,而這簡單的一個決定也讓我的內心有了一次洗禮。

一來是自小從父輩的口中對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產生極大的好奇,不理解為什麼1976年1月6日周總理去世時舉國悲痛、沒有子女沒有財產的他竟有十里長街百萬群眾自發的來為他送行。

二是1898年3月5日,周總理出生在江蘇淮安。今年的3月5日,是周總理誕辰120周年的日子。

我想我有必要去了解一下這位偉大的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於是我走進了這個北臨天津水上公園風景區,建於1998年2月28日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同時也是國家一級博物館的周鄧紀念館。

趕了個大早,和一群中學生共同走進了紀念館,在我身前,還有一對年過半百的夫妻,看到他們慈祥、沉靜的模樣,我不由的想起了「周爸爸、鄧媽媽」。

紀念館大致分為三大展區,即主展廳、西花廳和專機陳列廳,其中西花廳是按1:1比例仿建北京中南海西花廳的專題陳列廳。

我參觀了一樓、二樓的主展廳,而後在西花廳逗留了很久。在這裡,隨著看到的館藏紀念品越多,對周恩來和鄧穎超的光輝人生的認識更充分,也在參觀中解開了最初的疑問:為什麼會在天津有這麼一個紀念館。

原因並不複雜,因為在周恩的青年時代在此讀書,留學歸來後也是在天津從事最開始的社會活動。

還記得《十里長街送總理》、《周總理,你在哪裡》的呼喚嗎?

還記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拳拳之心和殷殷之情嗎?

還記得「我認的主義一定是不變了,並且很堅定地要為他宣傳奔走」的艱難求索和矢志不渝?

還記得「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開放的時候,常常有愛花的人來看你」的眷戀緬懷嗎?

……

還有太多太多。

在館中隨人潮湧動,一幅幅珍貴的照片、塑像、場景似實物復活一般,非常立體,難以名狀的情緒把我的思念與敬仰,崇拜與懷戀帶到了這個上世界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偉人身上。

12歲少小離家19歲南開畢業21歲學成歸來,

開展革命、創建軍隊,

為國為民、鞠躬盡瘁,

偉大情懷和凌雲壯志於無聲之處起驚雷。

睹物思人,無限感慨,那對革命夫妻深情凝望祖國的南方,我頭一次真正理解到這個詞語:目光如炬。

為了更好的紀念,

也為了更有意義的傳承。

今日的少年啊,是否也能夠有勇氣振臂那麼一呼:

你為什麼而讀書?

台下的同伴啊,是否讓我們也發自內心的應一句:

為中華之崛起,為盛世之太平!

祖國,我親愛的祖國,

你不在是破舊的老水車,

我也不在是那昨日天真的少男和少女,

我知道,今天的盛世,

如我們的總理所願!

而我們的明天,

依靠勤勞的雙手,

也將變得更加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她是張國立妻子,20多年沒有孩子,快六十歲卻成母親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