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明輝:康德的「物自身」概念何以有價值意涵?

李明輝:康德的「物自身」概念何以有價值意涵?

作者簡介:李明輝,男,台灣中央研究院,台北。台灣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摘要:「物自身」是康德哲學中引發最多爭議的一個重要概念。牟宗三對這個概念提出了一個很特別的詮釋,即認為這個概念不是一個知識論的事實概念,而是一個具有價值意涵的倫理學概念。但他強調:康德並未明言,而只是暗示此義。因此,有些中國學者批評牟宗三的這個詮釋是對康德哲學的誤讀或曲解。這裡根據康德的著作說明這個概念在康德思想中的發展,藉以證明:康德本人已明白地表示此義。同時也引述三位德國學者卡西勒、克隆納與考爾巴赫的觀點,來左證牟宗三對康德「物自身」的詮釋。

關鍵詞:物自身;理體;自由;康德;牟宗三

「物自身」(Ding an sich)是康德哲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但也是引發最多爭議的一個概念。德國新康德主義哲學家文德爾班(Wilhelm Windelband, 1848-1915)在其《哲學史教本》中,於介紹了康德的批判哲學之後,特別以一個專節討論「物自身」問題在德國哲學之後續發展中引發的爭論。

眾所周知,牟宗三耗費一生的精力研究康德哲學,並且根據英譯本翻譯康德的三大批判及《道德底形上學之基礎》。他對康德的「物自身」概念有一個很特別的詮釋,即認為這個概念具有價值意涵。牟宗三屢屢提及此義,以下筆者僅舉出其《現象與物自身》一書中的六段文字以為左證:

(1)……依康德,物自身之概念似乎不是一個「事實上的原樣」之概念,因此,也不是一個可以求接近之而總不能接近之的客觀事實,它乃是根本不可以我們的感性和知性去接近的。因此,它是一個超絕的概念。

(2) 如果「物自身」之概念是一個價值意味的概念,而不是一個事實概念,則現象與物自身之分是超越的,乃始能穩定得住,而吾人之認知心(知性),之不能認知它乃始真成為一超越問題,而不是一個程度問題。

(3)……康德亦實未明朗地決定說物自身是一個價值意味底概念,他說物自身常是與事實問題不分的。

(4)我們由康德的隨文點示好像已朦朧地知道他所說的「物自身」之概念不是一個認知上所認知的對象之「事實上的原樣」之事實概念,而是一個高度價值意味的概念。

(5)問題底關鍵似乎是在:這「物自身」之概念是一個事實問題底概念呢,抑還是一個價值意味底概念呢?這點,康德並未點明,是以讀者惑焉。

(6)康德所說的物自身自應是一個價值意味底概念,而不是一個事實底概念。問題是在他的系統不足以充分而顯明地證成這價值意味的物自身,只隱約地把它烘托出是如此,故我們須如此視之而已。

這類說法在《現象與物自身》一書中隨處可見,此處自然無法俱引。牟宗三早年在《中國哲學的特質》中曾將transzendent譯為「超越的」,以對反於「內在的」(immanent)。但我們要注意:在此處的第一段引文中,「超絕的」是指transzendent,而在第二段引文中,「超越的」則是指transzendental。

牟宗三對康德之「物自身」概念的這種詮釋很早就有人提出質疑。1990年12月,第一屆「當代新儒學國際研討會」在台北舉行時,鄺芷人在會中發表論文《「物自身」、「智的直覺」與「新外王」》。他在文中討論康德的「物自身」(牟宗三有時譯為「物之在其自己」)概念在德意志理念論(Deutscher Idealismus)中之後續發展,而歸結說:「無論康德本人或是當時參與討論的德國哲學(家),皆沒有把『物之在其自己』視為具有價值意味的概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社會科學網_哲學 的精彩文章:

倪梁康:現象學美學的起步
魏燕俠:作為哲學家的凱恩斯提出信念概率論

TAG:中國社會科學網_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