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互聯網大佬是怎麼煉成的?

中國互聯網大佬是怎麼煉成的?

馬雲、馬化騰當過「孫子」、周鴻禕曾患抑鬱症、求伯君肝炎複發還繼續寫編程……創業40年,他們經歷了什麼?我們依次梳理了互聯網誕生至今每個時期大佬們的沉浮,並濃縮成9782字的創業簡史,供大家閱讀。

48年前,矽谷這個名字才開始傳播,比爾蓋茨、喬布斯仍在聽著嬉皮士。

誰能想到有一天,矽谷成了創業弄潮兒的聚集地, LinkedIn 、雅虎、谷歌、Facebook、PayPal這些巨頭都扎堆在此。

20世紀早期的矽谷

早在1976年,第一批創客就出現,他們引領一代人的商業革命,影響了幾代人的思想。喬布斯、比爾蓋茨、埃里克森、麥克斯利特留給互聯網人的不僅僅是偉大的產品,還有他們對商業的思考。

最直接的體現就是,20年後中國大陸的一批年輕人受矽谷影響蠢蠢欲動,開始下海創業。這其中不乏一些頭部,如張朝陽、雷軍、馬雲、馬化騰、李彥宏等。

40年來,互聯網發生很多事情,也迭代淘汰了許多產品。從最初的BBS到如今的人工智慧,幾代創客經歷了多次浪潮,有的學會在裡面游泳,有的已經游過對岸,還有的在水中掙扎。出走、轉型、變革、併購、死亡是創業常態,加班、失眠、猝死、焦慮成創業通病。

1943年,IBM在聖何塞第六大道和聖約翰街拐角開設了首個工廠

在這條歷史長河中,創客潮起潮落,數百萬家創業公司不斷交替新增。為了記錄下每個時代的創客,他們在互聯網留下的印記以及商業世界經歷了哪些變革,我們依次梳理了互聯網誕生至今幾代創客的發展歷程,並提煉出每個階段的代表性人物與企業,從而更宏觀全面的了解中國整個創業市場環境、互聯網產品的迭代變化、資本態度以及幾代創客的沉浮。

以下,將分為6個階段,與你分享。

一、1976-1992年,美國互聯網萌芽期

代表人物:比爾蓋茨、喬布斯、埃里克森、柳傳志、王石、張瑞敏、牟其中

標誌:個人電腦、軟體、BBS

說起這個時期,我想很多人會想到嬉皮士、同性戀、婦女權利、大麻。

70年代的美國已經遍布汽車

當時的美國已經是個非常發達的國家,汽車、家用電腦、手機普及大眾,但要說起互聯網,沒有幾個人認識。

雖然互聯網未普及大眾,但一批技術玩家已經接觸到最前沿的資訊。當時一個全班個子最小,又不愛與人交流的7年級學生已經開始學習BASIC編程,並接觸到計算機。

4年後,他賣掉了人生第一個電腦編程作品,價值4200美元。1976年,與同學創立了微軟公司,他是比爾蓋茨,當時年僅21歲。

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左)與保羅·艾倫1981拍攝照片

這是最早的一批創客,同時期的還有喬布斯、埃里森。

那麼,為什麼巨頭都在這一時期湧現?其實,早在19世紀末期,美國就已經出現了電子工業萌芽,後來斯坦福大學的建立更是進一步催生了技術研發企業的發展。

1939年,惠普公司在矽谷創立,並取得巨大成功,很多新興企業開始效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感情如 的精彩文章:

激動人心!蘋果WWDC時間定檔6月4日 今年這場科技「開年大戲」有哪些亮點?

TAG:感情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