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在人生三個階段發了三次感嘆,每一次都飽含哲理,值得後人警醒

他在人生三個階段發了三次感嘆,每一次都飽含哲理,值得後人警醒

李斯曾經做過秦朝的丞相,秦始皇對他很是器重,秦朝的許多政治舉措都是李斯幫忙制定的,他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司馬遷在《史記 李斯列傳》中對李斯的一生做了比較中肯的評價:李斯以一個里巷平民的身份,遊歷諸侯,入關奉事秦國,抓住機會,輔佐秦始皇,終於完成統一大業。李斯位居三公之職,可以稱得上是很受重用了。李斯知道儒家《六經》的要旨,卻不致力於政治清明,用以彌補皇帝的過失,而是憑仗他顯貴的地位,阿諛奉承,隨意附合,推行酷刑峻法,聽信趙高的邪說,廢掉嫡子扶蘇而立庶子胡亥。等到各地已經群起反叛,李斯這才想直言勸諫,這不是太愚蠢了嗎!人們都認為李斯忠心耿耿,反受五刑而死,但我仔細考察事情的真相,就和世俗的看法有所不同。否則的話,李斯的功績真的要和周公,召公相提並論了。

《史記》中李斯曾經在三個時間段三種場合感嘆了三句話,後人稱之為李斯三嘆,這三次感嘆分別是李四貧窮時,當丞相時和被殺頭時。

第一嘆:

李斯,出身卑微,但又不甘認命,不安現狀。他看到廁所的老鼠見了人和狗接近就驚恐的逃跑,但是官倉中的老鼠個個肥頭大耳,很少有人和狗打擾,他感嘆: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自處耳!認為環境對人影響巨大,便去跟荀子學習帝王之術,想改變廁中鼠之困境,作回官倉鼠。學成之後去了秦國,李斯的政治才能在此時得到了淋漓盡致的發揮,直至官至丞相。

第二嘆:

李斯在秦朝做了丞相,他的大兒子李由也當了三川太守,幾個兒子都娶了公主,幾個女兒也都嫁給秦王的公子,與皇家結成兒女親家。一次李由告歸咸陽,李斯在家大擺宴席,百官都去祝賀,門口的車子停了好多輛。這時李斯再次感嘆:「嗟乎!吾聞之荀卿曰:物禁太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閭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駑下,遂擢至此。當今人臣之位無居臣上者,可謂富貴極矣!物極則衰。吾未知所稅駕也。」李斯是聰明的,他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但可惜他沒有採取任何有效的應對措施,最終被胡亥和趙高利用,成了她們幹壞事的幫凶,最後還被秦二世以謀反罪腰斬於市,誅三族。

第三嘆:

臨刑前,李斯對著一同赴死的兒子,感嘆說:「吾欲與女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想退而做窮困的廁中鼠,保全微命,都不行了。

李斯的三次感嘆,說明他能洞悉人生的真諦,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雖然李斯被冤慘死,但我們從他的三次感嘆中或許能得到許多人生哲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客論史評書 的精彩文章:

一篇關於愛情的小說,看哭了很多人,也警醒了很多人
宋江靠什麼架空晁蓋,籠絡山寨的弟兄,讓他們死心塌地的追隨

TAG:李客論史評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