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修行,從修習慈悲,打開心量開始」

「修行,從修習慈悲,打開心量開始」

I Wish I Knew

 I Wish I Knew

Chad Lawson 

00:00/05:14

菩薩所做的一切,都以眾生的利益為中心,以眾生的快樂為中心,正如《普賢行願品》所說的那樣:「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花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花果。」

如果把諸佛菩薩比做花果,那麼眾生就像樹根。我們想要成佛,必須不斷利益眾生。只有在利他過程中弱化我執,打開心量,才能成就慈悲,圓滿佛果。因為成佛就是高尚品質的成就,是大智慧和大慈悲的成就,兩者都離不開慈善實踐。

如何修習慈悲?首先要發菩提心,樹立崇高的利他主義的願望,以利益眾生,幫助眾生離苦得樂,從迷惑走向覺醒,作為自己盡未來際的目標。正是這個願望,決定了我們能否成為大乘行人,同時也標誌著我們開始成為菩薩。否則,不論做了多少利他善行,也只是一個善良的人,一個樂善好施的人,一個助人為樂的人,無法成為大乘佛子。

平常人更多是關注自己的感覺,關注自己的痛苦和幸福。而慈悲心的修行,需要對這一關注點加以改變。佛教有部重要論典叫《入菩薩行論》,其中特別講到「自他相換」的修法,就是把對自己的關注轉向對眾生的關注。從處處想著自己,轉為處處想著他人;從關注自己的痛苦,轉為關注眾生的痛苦。你能關注多少人,也決定了你的心打開多少,最終成就多大的慈悲。如果你只能關注一部分人,那這種慈悲是有限的,屬於凡夫的慈悲;如果你能關注一切眾生,才能成就無限的慈悲,才是佛菩薩的慈悲。

慈悲心的修行,是從關注他人的痛苦開始。當我們發自內心地關注他人痛苦,並對這些痛苦生起深深的悲憫,慈悲心才會隨之生起。所以,佛陀告誡我們要把一切眾生視為自己的獨生愛子,只有這樣,才會與他們心心相印,感同身受。

南無阿彌佗佛

文章圖片源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微信號|ruyuanfashi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釋如緣 的精彩文章:

「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佛門裡常說的話」

TAG:釋如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