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另一個「愛因斯坦」隕落

另一個「愛因斯坦」隕落

財鏈社

專業區塊鏈財經媒體與社群

如果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病魔,霍金可能不會成為今天的霍金。

作者|三雨

投資家網

著名物理學家斯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據英國多家媒體14日報道,霍金的三個孩子發表聲明宣布了父親當天去世的消息,稱他的勇氣與堅持鼓舞了全世界。

霍金去世的消息不久就傳到全球各地,人們紛紛表示哀悼,有人甚至發表評論:「世間再無霍金,時間永留簡史」。霍金的逝世無疑是人類科學界的一大損失,而3月14日這一天正是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誕生日,如果說現在科學界誰能夠與愛因斯坦相提並論,答案必定是霍金。

儘管每個人都聽過霍金的名字,但真正問起來他的成就,可能大多數人無法數清。21歲霍金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漸凍症),醫生說他只能活兩年,但是他卻頑強的生存了下去。

漸凍症的折磨已經令他很痛苦了,卻沒想到後來他又因感染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最終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進行說話與演講。

即使遭受這樣的命運,霍金依然沒有放棄研究,在全身僅有幾根手指可以動的情況下,他對人類物理學做出的貢獻堪稱傳奇,而他本人的特殊人生經歷也成為人類相信奇蹟存在的最好例子。

01

病魔改變的人生軌跡

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彼時,他的家鄉英國倫敦正處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期,納粹德軍轟炸英格蘭,倫敦人民幾乎每天都要經受空襲的折磨。霍金的父母都畢業於牛津大學,為了給霍金一個安全的生活,不得不搬到了牛津。

霍金小時候並沒有展現出驚人的學習能力,成績也不是班裡孩子中最好的,而且他常常備受鄙視。甚至曾經班上有兩個男孩還打賭稱霍金永遠都不會成才,因此霍金小時候就得到一個外號:「愛因斯坦」。

這一外號好像預言一樣,霍金真的成為了如愛因斯坦一樣的人物。

年輕時的霍金

隨著年齡成長,霍金逐漸開始對各種事物都表現出興趣來,甚至將家裡的東西拆來拆去,這反而沒得到父母的責罵,他的父親還親自教他如何運用數學與物理動手實踐。

13、14歲時,霍金就確定自己今後將進行真正的科學探索,並逐步展現出超於同齡孩子的智力與想像力,就連教他的老師也開始佩服他。

17歲,霍金如願以償進入牛津大學學習物理,但他並不是傳說中的學霸,相反,因為戰亂的環境影響,他一度表現得厭倦生活,遊盪、玩耍、無所事事成為霍金青春期的寫照。

如果不是一場突如其來的病魔,霍金可能不會成為今天的霍金。

小時候,霍金就不愛運動,一直到牛津大學學習,霍金髮現自己不僅變得越來越笨拙,還會無緣無故的走著走著突然摔倒,但他一直沒有在意。

直到1962年霍金在劍橋大學讀書時,他發現自己的狀況已經越來越惡化了,說話都含糊不清,霍金的父母開始帶他去看醫生。而也就是在這時,他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俗稱為漸凍症。醫生告訴他,最多能活兩年,也正是在他身患重病時,他遇見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女子。

02

生活是不公平的,你只能全力以赴

儘管已經得到醫生的診斷,但霍金仍舊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他還是準備完成自己的學業。1963年,他遇到了剛準備進入倫敦大學學習的簡·懷爾德(Jane Wilde),這個女孩的出現,讓霍金的人生也發生了轉折。

霍金與簡文結婚

霍金回憶過往時稱,簡文的出現改變了他的人生,給予他生活的動機。

簡文初次見到霍金就被他的幽默風趣所吸引,即使知道霍金患上了漸凍症,可能命不久矣,也毅然決定與他私定終身。簡文是一個虔誠的教徒,她覺得自己存在的目的就是照顧霍金。

這樣偉大的愛情,或許給了霍金頑強生存下去的勇氣,在霍金畢業後,他仍舊找了一份研究員的工作,並按部就班的與簡文開始了新的生活。

兩人結婚後,由於簡文需要繼續完成學業,霍金與她只能異地相處,幾年後,兩人愛情的結晶——三個孩子相繼出生,這也讓簡文愈加繁忙。她不但要照顧霍金的起居生活,還要照顧三個孩子的起居生活。在這段時間,因為簡文的悉心照料,霍金不但可專心思考物理問題,也取得了一些頗有成果的研究。

這讓霍金的「漸凍症死亡預言」灰飛煙滅,他不僅沒有在兩三年左右死亡,還繼續進行了他熱愛的物理研究。

但不可避免的是,因為身體患病的原因,導致霍金越來越無法自理。1970年他只能坐在輪椅上,即便如此,他仍舊沒有放棄研究與工作。最嚴重的一次,他被小汽車撞倒,先後縫了13針,這讓本來就疾病纏身的霍金勉強休息了48小時,手術後,他又重新回到辦公室進行工作。

1985年,因為一次與歐洲核子研究組織的會晤,霍金不幸感染了肺炎,加上漸凍症的癥狀,他不得不接受了氣管切開手術,得以繼續呼吸,但是自此之後,霍金再也無法發出聲音。

因為不能講話,霍金只能坐在輪椅上,用三根手指和兩隻眼睛進行語言的交流與溝通,這在常人看來是非常困難的事情,但需要研究科學的霍金卻一直這樣頑強的活著。

疾病的惡化,讓他只能側著腦袋,身體傾斜著進行日常工作,這也導致他身體的嚴重變形。在電腦專家華特·沃特斯送的幫助下,他得以用特別的電腦打出單詞或字母,霍金很高興能夠繼續進行交流和研究,他甚至樂觀地表達道:「與在我失去說話功能前相比,我現在可以更如意地傳達信息。」

霍金與簡文的婚姻在維持了25年後,終於走到了分別的道路。

1990年,霍金正式與簡離婚,簡與管風琴演奏家瓊斯結婚,霍金與照顧自己的護士伊蓮結婚,但好事不長,霍金與伊蓮的婚姻僅維持了11年,在一系列家暴傳言中,他還是選擇與第二任妻子離婚了。

離婚後,霍金與簡文重歸於好,並且開始了與自己的兒孫們的新生活。

霍金與簡文安享晚年

03

黑洞與《時間簡史》

霍金成名在於他對黑洞的研究成果。早在1974年3月,霍金就曾在《自然》上發表過論文,闡述自己對黑洞的新發現——黑洞是有輻射的。

這一發現是多年理論物理學中最重要的進展,而且他發表的論文也成為「物理學史上最深刻的論文之一」。

霍金的另外一個研究成就是奇點定理,1970年,他和彭羅斯一起開創性地運用拓撲學的方法,證明廣義相對論方程導致奇點解,間接地證明了大爆炸奇點的存在。

儘管霍金致力於研究宇宙,但他本人對天文並不感興趣,而且自己也不愛好觀測天文,只是與其它科學家研究的方式不同的是,霍金一般靠直覺研究。

黑洞的輻射理論也是來自於他的一個閃念,但他憑自己的直覺,還會繼續進行論證過程,最終成為著名的「霍金輻射」理論,這一理論也讓霍金最終獲得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對量子宇宙論的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

1988年霍金創作了一本驚世之作《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這本著作被譽為人類科學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征服了全世界3000萬讀者。

幾年後,霍金還完成了《時間簡史》的姐妹篇——《果殼中的宇宙》。這之後霍金還出版了很多偉大的著作,書中,霍金用最通俗的語言解釋宇宙的原理,再次把我們帶到理論物理的最前沿,這些書也成為全世界最暢銷的科普著作。

霍金一生最大的貢獻是,在經典物理的框架里,證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點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變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里,他指出,黑洞因輻射而越變越小,大爆炸的奇點不但被量子效應所抹平,而且整個宇宙正是起始於此。

除了偉大的科學貢獻,霍金的不凡人生還給人們巨大的生命鼓舞。他飽嘗巨大的疾病痛苦,還依然以樂觀、堅毅的態度生活,在霍金的有生之年,他還積极參与各個公眾演講,每次演講都會提前做好準備,寫好演講稿。

他還參與了許多影視劇,最經典的是在情景喜劇影集《生活大爆炸》中的客串演出。

霍金曾自我評價道:「我是一個樂觀的、浪漫的,並且頑固不化的人。」他這一生儘管艱難,但始終活在對真理無限追求中,即便病魔最終奪取了他的生命,可他為人類留下來的財富卻是永恆的。

「我還有很多事情想做,人如果什麼夢想都沒有,就等於死亡。」霍金享年76歲,他雖去猶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投資家 的精彩文章:

投資人眼中的大健康產業:大健康是一個筐,什麼都能往裡裝,創新葯是未來發展核心資產
趣店羅敏發文稱突然醒悟:媒體diss我就不爽是不成熟

TAG:投資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