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寧鄉「凍齡」男神!年近五十,卻活出了三十歲的模樣……

寧鄉「凍齡」男神!年近五十,卻活出了三十歲的模樣……

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說起「凍齡」二字,

女神趙雅芝、男神林志穎.....

瞬間浮現在寧視君腦海,

似乎只有熒幕上的T a們,

才能抹去臉上歲月的痕迹,

永遠元氣滿滿~

今天,

寧視君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位

47歲的「凍齡」男神——何東顆老師!

一身淺色休閑裝,一個時尚雙肩包,一雙白色帆布鞋……不時穿梭在台前台後,身姿敏捷、輕快的他看起來頂多三十來歲。

而熟悉他的人,更是知道,何老師不僅看起來年輕,心態更像一個衝勁兒十足的青年,時刻前行在奮鬥的路上......

從小便是文藝分子 與舞蹈結下不解之緣

70年代初,何東顆出生在寧鄉西部巷子口鎮的一個小山村,在家裡排行老五,從小就對藝術有著特別的愛好和天賦。「我有4個姐姐,小時候喜歡跟著她們一起唱唱跳跳,3、4歲就能基本完成10歲大姐姐教的歌舞。」何東顆說,自打他有記憶以來似乎就沒有和舞台分開過。尤其是上小學以後,他年年都是班上的班長和文娛委員,基本包攬了學校所有的文娛活動。

1987年,16歲的何東顆來到了人生的第一個分叉路口:一邊是就讀寧鄉師範,一邊是進入湖北藝術學校,進行專業學習舞蹈,「我們那個年代能考上『寧師』很不容易,但我當時還是希望在舞蹈方面有所發展,所以他選擇了去湖北。畢業後,分配到益陽藝術團,一待就是6年。」

吃得苦霸得蠻 一晚跑四個夜場

對於何東顆來說,在藝術團的這6年異常艱辛,也彌足珍貴。

白天跟老師們練習舞蹈,晚上跟團外出實踐。何東顆回憶道,在藝術團一直是很忙、很累的狀態,尤其是春節前後活動多,有時候一晚上連續跑4個場子,連吃飯的時間都沒有。

不過,在這6年里,吃的苦霸得蠻的何東顆從未想過退縮,一頭扎進了藝術事業中。剛進藝術團的第一個春節,他主導編排的舞蹈節目被推薦到湖南經視,一炮而紅。之後,陸續獲得了不少的獎項。有舞蹈的日子就是幸福,一沓沓獲獎證書,讓他的內心充盈著滿滿的幸福。

GIF

回到家鄉,從零起步

在外漂泊的遊子,不念家是假的,尤其到了成家立業年紀,父母期盼兒子回到身邊的心也更加迫切。「父母催我回家,要為我張羅一份事業。」何東顆也沒多想,告別藝術團後,在家人的安排下回寧鄉做起了服裝生意。

雖然沒接觸過商業,但何東顆有自己的一套生意經,做起來也順風順水,「練舞蹈的氣質好、身材好,自己就是個活品牌,再加上我待人誠懇,顧客都很信任我。」何東顆說,做生意的時候他三天就要進一次貨,2年時間就挖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在寧鄉買了一套5層樓的房子。

按照常理,接下來何東顆要做的就是擴店、打響自己的品牌......可令人想不到的是,他偏偏在店鋪生意最紅火的時候,甩手轉賣了。

重拾舞蹈夢想30歲開啟教育之路

「越忙碌、越賺錢,我越感覺找不到人生的方向,怎麼辦?」2001年,何東顆30歲,他給自己的人生設立了一個新的方向標:做一名舞蹈教育工作者,重拾舞蹈夢。

第一次招生,只招到了4個孩子。但何東顆教起來卻毫不含糊。他說:「一節課要有一節課的效果,眼神、動作、基本功要到位,肢體動作要傳情達意。」

他經常教育孩子們:「要在舞蹈動作中注入思想,注入靈魂,這樣舞蹈才會活起來。」漸漸地,他培養的孩子在多個場合拿獎,他也受聘到寧鄉一中、四中等學校擔任藝術班舞蹈老師。

「當時就是騎個摩托車,自帶音響設備,在四中、一中等學校來回跑。」夏天暴雨來得急,在往返途中,被澆得渾身濕透是常有的事。何東顆仍然記得,「有時候下課後想換衣服,可衣服都幹了......

憑藉這股認真的勁兒、負責的態度,何東顆的名氣在寧鄉越來越大,一晃18年過去了,他的培訓事業也從最初的4個學生,發展到了如今的1000多個學生。

幾百件原創作品 用舞台書寫人生

人生不能複製,舞蹈也是一樣。

在何東顆的舞蹈教學中,他很注重原創,「我盡量要孩子去感受舞蹈,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動作,鼓勵他們加入自己的創意和靈感。」

18年來,他參與編排創作的原創舞蹈作品有幾百件,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倡導主旋律為主,從省市縣各類獎項,再到全國金獎都收入囊中。他創作的《中國夢·少年夢》、《紅色少年》等作品成為了傳承歷史、謳歌時代的典型作品。

每編排一台舞蹈,他都堅持自己選題材、創作劇本、編排舞蹈,一個作品的出台要醞釀幾個月的時間。正因為這樣,何東顆一直在不斷學習提升。在他的書房裡有上萬張舞蹈學習碟片,各類書籍上千本。除此之外,他每年都要抽出時間去舞蹈學校進修。

GIF

在成為一個優秀的教育者這條道路上,何東顆從未放慢腳步,公益之行亦是如此。

去年年初,我市啟動「文化惠民 樂滿三湘」活動,何東顆義務為寧鄉29個鄉鎮(街道)的群眾進行廣場舞教學,耗時半年多,走遍了寧鄉各個角落。

「文化惠民 樂滿三湘」活動教學第25站(黃材站)

去年9月,湖南省廣場舞大賽在寧鄉舉行,他義務承擔起開場舞的編排和教學工作,帶出了一支由各個鄉鎮組成的近300人的廣場舞隊伍,在省廣場舞大賽中一鳴驚人。

開場舞

去年11月,他為了推廣戲曲進校園公益活動,不顧自己身體的不適,堅持熬夜改編傳統花鼓戲,帶病到現場編排節目,只為把最好原創作品呈現給觀眾.....

何東顆為了守時給孩子們排練原創舞蹈《洗菜心》,等不及打完吊針,就趕赴了排練現場。

奮鬥著 幸福著......

作為一名從事舞蹈教育的工作者,令人欣慰的莫過於台下觀眾的掌聲和社會各界對他的肯定。從事舞蹈教育18年,何東顆傾注於舞蹈育人的理念,也收穫著舞蹈路上的幸福。

「在奮鬥中收穫,在收穫中幸福,在幸福中減齡……像我47歲的年齡,能有一個30多歲年輕的心態,積極陽光、充滿幹勁和活力,能夠去感染到孩子們,感染到身邊的人,我覺得特別的幸福。」何東顆笑著說道。

記者 | 夏倩雅

編輯 | 劉 靜

編審 | 蘇 健

熱文回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寧視界 的精彩文章:

笑噴了!千萬別給小孩輔導寒假作業,誰能想到答案是…
罕見!寧鄉一山中挖出巨型菝葜,形態像「卧龍」!

TAG:寧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