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創意 > 霍金的時間沒了 他帶著「秘密」飛向群星回到自己的空間

霍金的時間沒了 他帶著「秘密」飛向群星回到自己的空間

北京時間3月14日下午,據外媒消息,英國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逝世,享年 76 歲。1942 年出生的霍金年輕時因罹患疾病(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全身能動的地方只有兩隻眼睛和 3 根手指,儘管如此,這些並沒有妨礙他成為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在霍金的辦公室牆上貼有這樣的話:不管在什麼時候,我們都不能忘記頭頂的星空,要永葆好奇之心,永遠前進。也就是這樣的信仰支持,霍金在科學研究上的貢獻無法比擬。

1、《時間簡史》

這是霍金在 1988 年出版的,全書包括十二章,講的是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的知識。在這種書里,霍金探究了已有宇宙理論中存在的的未解決的衝突,並指出了把量子力學、動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統一起來存在的問題,這本書能夠讓大家了解霍金的理論。

此外,他還著有《黑洞蒸發理論》和《果殼中的宇宙》等書籍。

2、科學成就

作為理論物理學家,霍金的研究重點領域是引力與黑洞,主要貢獻是奇點定律與霍金輻射。

奇點定律是霍金和彭羅斯一起通過拓撲學的方法,證明了廣義相對論方程導致奇點解,間接底證明了大爆炸奇點的存在。

另一個霍金輻射是運用彎曲時空背景下的量子場論方法,證明了黑洞像熱力學黑體一樣對外輻射,將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結合在一起。

在霍金的研究中,首先在經典物理的框架中,他證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點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變越大;在量子物理的框架中,他指出黑洞因輻射而越變越小,大爆炸的奇點不但被量子效應所磨抹平,而且整個宇宙正是始於此。

霍金的最後一次預言:2600 年能源消耗增加,地球或將變成「火球」,不過,這還需要時間才能證明。

你以為霍金的成就只在於物理研究?那你就錯了。今天設計癖再來帶大家看看物理之外的霍金。

3、混跡娛樂圈的霍金

看過《生活大爆炸》的小夥伴一定記得,在第五季 21 集中,霍金客串了自己,和謝爾頓進行了一番經典的對話。

當然不僅如此,1992 年在《星際迷航:下一代》中他同樣是客串了自己,在劇中他與「牛頓」、「愛因斯坦」一起打牌。在 2001 年的紀錄片《真實的霍金》以及 2013 年的《霍金:我的簡史》中也多次亮相。此外,在動畫片《辛普森一家》和《飛出個未來》中為自己的動畫形象進行配音。

4、愛足球的霍金

在 2014 年巴西世界盃的時候,霍金為一家博彩公司測算了英格蘭隊的勝算幾率,以及提供了各種科學依據。不過,當時霍金預測巴西奪冠,但最後是德國拿到冠軍。

5、太空探索的霍金

在去年騰訊的 WE 大會上,霍金亮相併發表了探索太空移民的研究理論,並將其比作哥倫布一般的偉大冒險。

實際上,2016 年霍金宣布太空探索「突破計劃」啟動一個新的外星生命探索項目。而一度霍金也表示希望在太空中度過自己的餘生。

6、愛中國的霍金

在霍金的一生中,他一共有三次來中國。1985 年,霍金第一次來中國,在中國科技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訪問,進行了天體物理的學術報告;2002 年,他第二次來中國,在北京和杭州進行主題為《膜的新奇世界》的科普報告;2006 年是他第三次來中國,在香港科技大學進行關於自己宇宙學研究的最新《宇宙的起源》的報告演講。

對於這位偉大的物理學家的坎坷一生,在世人看來是天妒英才。霍金生於伽利略忌日,逝於愛因斯坦誕辰,很多人不相信他的離世,更願意認為他是回到了自己的星球。也許在另一個時空中,我們會再次相遇。

圖片來自:網路、微博、百度百科等

關注設計癖,發現好生活。關注設計癖微信公眾號(shejipi),下載「設計癖 App」。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設計癖 的精彩文章:

三地多個設計職位在招人
2018雷克薩斯全球設計大獎——12件獲獎作品讓你大飽眼福

TAG:設計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