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短命王朝:大亂之後必有大治,西晉王朝卻是個例外

短命王朝:大亂之後必有大治,西晉王朝卻是個例外

自東漢末年群雄並起,天下大亂,一直到隋朝才統一全國,這前前後後的時間長達400年。

在這期間,只出現過一個短暫的統一王朝,那就是西晉。

西晉王朝本可以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更輝煌的記錄,甚至有可能成為與秦漢、唐宋、明清一樣的大帝國,但是在內在體制缺陷和外敵的入侵之下,西晉王朝只存在了50年就結束了。

此後的東晉王朝雖然延續了100年,但只是一個偏安東南一隅的小朝廷。

縱觀中國歷史,但凡大亂之後必然會出現大治,但是西晉王朝是一個例外,磕磕碰碰50年還是避免不了大亂中壽終正寢的命運。

西晉王朝是在繼承曹魏政權的基礎上建立的,晉武帝認為曹魏之所以會亡於司馬家之手,是因為曹氏宗親沒有掌握地方和中央的權力。

所以在西晉建立以後,晉武帝開始大行分封。

在西晉初年總共分封了27個同姓王,分封的諸侯王不僅有任命國中官長的權力,同時還擁有軍隊。

在司馬炎執政時期,各諸侯國尚能維持對中央政府的服從,但是到了晉惠帝時期,情況就發生了改變。

因為惠帝智能低下,所以大權就掌握在了賈后的手裡面,賈后擅權弄政,引起了各諸侯王的不滿,所以最終引發了長達15年的八王之亂,晉朝的國力被嚴重內耗。

西晉王朝在建立的過程中採取了與地方門閥大族合作的政策,因此這些自東漢以來就勢頭強勁的門閥大族逐漸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晉王朝的統治基礎幾乎被架空。

而西晉時期,儒家價值觀衰微,社會奢靡之風盛行,也是導致西晉王朝走向末路的一個重要原因。

不過最終埋葬西晉王朝的是並不是諸侯王和門閥世族,而是內附的匈奴人,公元316年匈奴人劉曜包圍長安,愍帝出降,西晉滅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晉 的精彩文章:

史上最全三國時期皇帝一覽表
書都在讀,道理都懂,關鍵是如何用——《世說新語》德行 第18則

TAG:西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