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若諸葛亮在世,蜀國會滅嗎?他能否扶得起劉阿斗?

若諸葛亮在世,蜀國會滅嗎?他能否扶得起劉阿斗?

敵軍的突然逼近,使蜀漢朝野一片慌亂。後主急忙召集群臣會商應敵對策,有的主張投奔東吳,有的主張逃往南中七郡(今雲貴地區),眾議紛紜。光祿大夫譙周對這兩種意見都不同意他說:「自古以來,沒有投奔他國為天子的,投奔東吳免不了也要稱臣,從政治形勢看,魏國能吞併吳國,吳國無力吞併魏國與其稱臣於吳,不如現在稱臣於魏,免得將來再受一次恥辱。

至於撤向南中,應當早做安排,現在大軍壓境,人心不穩,一旦鑾駕南行,恐怕會發生不測之變,更談不到能安全到達南中了,就是順利到達南中,外面拒敵和內部需要的一切耗費,都加在一些少數族身上,必然也會引起他們的反叛。」說來議去,譙周主張馬上向曹魏投降,他還對劉禪說:「如果陛下稱臣於魏,我肯定魏會裂土分封,以禮相待,他們如果不這樣做,我就親自去洛陽以古義同他們相爭。」

它限在譙周等的一再勸說下,儒弱無主見的後主最後同意放棄抵抗,向魏國投降。這時,後主的兒子北地王劉諶(chen,音臣)竭力反對投降主張,力議拚死抗擊到底,劉禪不聽。劉諶不願看到劉氏蜀漢的國破家亡,一氣跑到祖廟,對著先主劉備的亡靈痛哭一場,殺死妻、子,然後自殺身亡,以示對投降路線的抗議。

後主聞知兒子的尸諫,卻無動於衷,仍按議定計劃部署降魏。劉禪派侍中張紹等捧著璽去見魏將鄧艾求降,鄧艾欣然接受劉禪又派人去前線敕令姜等將領速速投降,姜維、廖化、張翼等接到皇帝令,便到鍾會軍前投降。但蜀漢將士接到投降的旨令時,不少人拔刀砍石,表示不滿和憤慨。後來鄧艾大軍到達成都,

劉禪率領太子、諸王及群臣六十多人,按古代國君投降的儀式,反綁著雙手,讓人抬著棺材,到鄧艾軍營前投降,鄧艾給他鬆了綁,並命人焚毀了棺材。表示接納降君。至此,蜀漢政權就宣告滅亡了。後主一共做了四十年皇帝,在三國時期諸國皇帝中,算是在位時間較長的一個,但就其政績而言,很難說他有多大功業。

在他襲位的青年時期,有諸葛亮那樣的好宰相全面治理蜀漢,內修農事,外伐曹魏,北進中原雖未大展宏圖,但蜀國內政還比較清明,統治也相對比較穩定。就當時三國實力對比的話,蜀漢這一階段處於上升階級。後來後主採納諸葛亮的遺策,以蔣琬、費禕等賢相為股肱,較重視於內部的穩定,沒有輕易出兵攻魏,他的政權也還勉強得以維持。

但到惑信宦官黃皓等閻豎之後,他就由弱無能完全變成了一個愚昧的昏君,政治昏暗,國力空虛,朝中無將,良才遠疏,這就對蜀漢的敗亡起了加速作用。蜀漢亡國之後,後主遷居魏國都城洛陽,被封為安樂縣公有一次司馬昭同後主一起宴飲,特意安排為他表演蜀地歌舞來奚落他,在旁的蜀國故臣都因聞家鄉曲樂而感傷落淚,但後主卻「喜笑自若」。

司馬昭對左右人說:「人之無情,乃至於此,雖使諸葛亮在,也不能輔之久遠,何況姜維?」後來,司馬昭又問後主說:「思蜀否?」他競不假思索地答道:「此間樂,不思蜀。」後主昏愚味,喪失氣節到如此程度,自然構成後世人們的干古笑柄。後主平庸苟延地活到西晉初年(271年),才病死於洛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蘆雪說球 的精彩文章:

白起活埋四十萬趙卒原來是為了給兄弟們謀福祉?
學武術真的沒什麼用嗎?

TAG:蘆雪說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