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英國專家稱吃早餐很危險 以後都不用吃早餐了嗎?

英國專家稱吃早餐很危險 以後都不用吃早餐了嗎?

導讀: 近日,據英國《spectator》網站報道,臨床生物化學教授TerenceKealey在新出版的新書《BreakfastisaDangerousMeal》中詳述了吃早餐對健康有害,引發健康界和醫學界的熱烈討論。雖然這個觀點語出驚人且與常識相左,但發言者卻是一個十足的權威人士……

近日,據英國《spectator》網站報道,臨床生物化學教授TerenceKealey在新出版的新書《BreakfastisaDangerousMeal》中詳述了吃早餐對健康有害,引發健康界和醫學界的熱烈討論。雖然這個觀點語出驚人且與常識相左,但發言者卻是一個十足的權威人士。

看看Kealey教授的簡歷就知道,TerenceKealey本人畢業於哈佛,曾經是劍橋的教授,現在是白金漢大學的副校長。於是,很多朋友在沒有判斷觀點的真偽之前,就已經參與到了社交媒體上的傳播熱潮之中,紛紛轉發評論「吃早餐很危險」。咱們還是先冷靜冷靜,看看吃與不吃早餐,到底哪個更危險

血糖的飆升和平穩不能單看數值

想解析「吃早餐很危險」這個觀點,我們還是需要回到原文。Kealey教授發現早餐的危害是一次偶然。他自己本身是一個糖尿病患者,在使用家庭血糖儀測量血糖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現象——「早餐以後血糖飆升,而午餐和晚餐前後血糖平穩。)。

可是,稍微有血糖方面知識的人也許都不禁要對文中的「飆升」和「平穩」產生一些疑問。首先,吃飯前後他的血糖指數到底是多少,是早餐前的血糖指數是4,餐後就「飆」到7,還是午餐前血糖指數是10,餐後「平穩」地升到11呢?要知道這兩種情況其實並非數值增長那麼簡單,前者看上去「飆升」,但其實是正常人都會有的正常現象;後者看上去「平穩」,卻反而是不正常現象。因為餐前的血糖指數也就是空腹血糖的指數從3.9到6.2都是正常的,而餐後血糖,一小時以內能到9都是正常的,但如果餐前就已經是10了,那不管餐後是不是有所飆升,都是不正常了的。

了解了這個道理後,咱們就可以直接對Kealey教授進行反問了。早晨空腹時進食會導致血糖看上去「飆升」,但是你不吃早餐直接吃午餐的話,你吃午餐的時候依然是空腹的狀態,那不是會導致同樣的所謂「飆升」效果嗎?這麼類推下去,為了避免「飆升」,是不是晚餐也不能吃了?

少吃多餐才是更健康的飲食方式

Kealey校長還有一個觀點,那就是很多人早上起來並不覺得餓,那為什麼還要吃東西,這不是白白地增加卡路里攝入嗎?不得不說,這個觀點就有點沒有營養常識了。只要看過膳食指南的人都知道,不管是中國版的膳食指南,還是美國版本的膳食指南,每天攝入的卡路里都應該是有定數的,根據年齡、性別、工種等個體差異,都能在膳食指南的對照表裡找到查詢對應的數值。

比如一個中等體力勞動的成年中國男性,中國膳食指南上每天推薦的攝入量是2200千卡。而這兩千多卡難道是等你感覺餓了的時候一次性攝入?當然要分配在三餐里分別攝入,少吃多餐才是更健康的飲食方式。當然,如果你有某種特殊的目的,也可以減少一餐,據說日本相撲運動員為了長胖就不吃早餐,把一天的卡路里分成兩次吃完。

不吃早餐才是真的危險

早餐之所以顯得比較特殊,是因為吃早餐的時候身體剛剛從沉睡中醒來不久,百廢待興,正是需要補充的時候,如果沒及時補充或者補充得不對很容易影響身體健康。

比如長期不吃早餐很容易產生膽結石。膽固醇和膽酸比例失衡是導致膽結石的原因之一。經過一夜的睡眠,身體積累了很多膽固醇,正是需要膽酸的時候,而吃早餐剛好可以促進膽酸分泌。空腹時間越長,膽酸分泌越少,膽固醇比例越高,高到析出形成晶體附著在膽囊上,就成了膽結石。所以,我們相當於可以得到一個這樣的公式:8小時的睡眠+不吃早餐=12小時空腹≈膽結石催化劑。

此外,不吃早餐會導致低血糖,而大家都知道血糖低會頭暈,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同學不吃早餐就去跑步會暈倒的原因。這是因為血糖濃度是保證腦組織正常運行的前提,血糖濃度偏低時,一開始腦子的反應是飢餓感,得不到補充就會進而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甚至產生幻覺。所以為了有更好的工作和學習狀態,早餐還是要吃的。

如果說吃早餐我們真的需要注意什麼的話,那也是營養搭配。常說「早餐就是要吃得像皇帝」,但可不要誤會了這句話,以為大魚大肉才是早餐的正確打開方式。早餐應該是豐盛而節制的,具體的可以根據我們的膳食指南來設計,讓營養多樣的活力早餐成為每天睜開眼睛後的第一份期待。

至於Kealey教授的關於早餐分享「新發現」,並沒有通過科學的方法驗證,非常不嚴謹,大家姑且聽聽,但千萬別往心裡去。

早餐吃什麼好?都來了解一下

一、早餐吃奶類食物最有營養,比如鮮牛奶。奶類食物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質,不僅能夠快速被人體消化吸收還具有很高的利用率,能夠有效為人體補鈣並提高能量。

二、早餐吃豆類食物最有營養,比如豆漿。豆類食物中同樣含有優質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鈣質等等營養成分,不僅能夠為身體快速提供營養、能量,還不會造成腸胃負擔。

三、早餐吃穀類食物最有營養,比如面、雜糧。穀類食物能夠為身體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以及維生素等等營養成分,特別是穀類食物中含有的膳食纖維,不僅能夠幫助促消化,還能夠使人不容易餓。早上可以喝五穀雜糧製成的粥,這樣營養價值更高。

四、早餐吃蛋類食物最有營養,比如雞蛋。雞蛋中含有更多的優質蛋白質以及氨基酸等等,且雞蛋中含有的蛋白質、氨基酸的比例十分恰當又能夠幾乎全數被人體吸收利用。

五、早餐吃果蔬類食物最有營養,比如蘋果。水果中含有的維生素最為豐富,吃水果不僅能夠幫助刺激食物還能夠促進腸胃蠕動、維持體內酸鹼平衡。

吃早餐的注意事項:

一、忌喝大量冰涼的飲料:溫度相差太大會強烈刺激胃腸道,導致突發性攣縮。對女性的健康也有較大影響。

二、忌空腹吃香蕉:香蕉中除了含有助眠的鉀,還含有大量的鎂元素,若空腹食用,會使血液中的含鎂量驟然升高,而鎂是影響心臟功能的敏感元素之一。

三、忌空腹吃菠蘿:菠蘿里含有強酵素,空腹吃會傷胃,其營養成分必須在吃完飯後才能更好地被吸收。

四、清晨也不要空腹喝醋或吃蒜。空腹喝醋會導致胃酸過多而傷胃;而蒜素會對胃粘膜、腸壁造成刺激,引起胃痙攣。

五、時間要最佳:醫學研究證明,7點到8點吃早餐最合適,因為這時人的食慾最旺盛。早餐與中餐以間隔4—5小時左右為好。如果早餐較早,那麼數量應該相應增加或者將午餐相應提前。

六、早餐前應先喝水,人經過一夜睡眠,從尿、皮膚、呼吸中消耗了大量的水分和營養,早餐起床後處於一種生理性缺水狀態。如果只進食常規早餐,遠遠不能補充生理性缺水。因此,早上起來不要急於吃早餐,而應立即飲500—800毫升溫開水,既可補充一夜流失後的水分,還可以清理腸道,但不要在吃早餐前喝較多的水。

七、要講究既要考慮個性生理特點,又要考慮各人的食慾興趣和口味愛好,最好是熱稀飯、熱燕麥片、熱豆漿、熱牛奶、熱咖啡和熱茶,切忌喝冰咖啡、冰紅茶、冰果汁等,油炸食品要少吃。

八、不少人早餐習慣只吃饅頭、油炸食品、豆漿。雖然上述食品富含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脂肪,但均為酸性食物,若酸性食物在膳食中超量,容易導致血液偏酸性,引起體內生理上酸鹼平衡失調,常可出現缺鈣症。因此,若能吃點含鹼性物質的蔬菜、水果,就能達到膳食酸鹼平衡及營養素的平衡。以清淡、營養均衡、能量不要過高、水分充足為主要原則,進行合理的早餐膳食搭配即可。

九、專家說,早餐是一天中最不輕易轉變成脂肪的一餐,因此一定要攝進主食。早餐所供給的熱量佔全天的30%,這個主要是靠主食來供給的。缺乏碳水化合物主食,可能造成養分不良。要進食一些澱粉類食品,穀類食品吸收後能很快分解成葡萄糖,糾正睡眠後的低血糖現象。但穀類食品消化快,2—3小時之後就會有飢餓感,因此,還要適量攝進一些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的食品,如雞蛋、肉鬆、豆製品等食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早餐 的精彩文章:

不吃早餐易得膽囊炎 早餐怎麼吃才健康
早餐不但影響體重,還會危及健康,嚇得我趕緊起床了!

TAG:早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