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乾隆六下江南是功還是過?

乾隆六下江南是功還是過?

乾隆一生,功過皆有。然其六下江南,實為大過。康熙時,因黃、淮泛濫為災,故屢有南巡之幸,視察循其舊例,凡南巡者六。然乾隆六十年間,黃淮於河南、江蘇等地漫口達二十餘次。乾隆從未親至漫口之地去撫察災情,督促河防,相度形勢。乃於南巡為由,奉其母,下淮揚,幸蘇杭,觀海潮,慶壽典,鋪陳輝張,無以復加。是知其意不在此,而在彼也。

其巡幸所至,戲台、彩棚、龍舟、燈舫等物,沿途點綴。水行巨舟千百艘,侍衛官吏乘勢逞威,強向人民勒索,有不與者,以礙皇駕,立毀其宇,百姓怨聲載道。「運河兩岸,並令打纖,謂之『龍鬚釺』」。舟過揚州,於支港汊河,橋頭村口,各設卡兵,禁民舟出入。計纖道每一里,安設站兵三名,村鎮民婦,踣伏瞻仰。於應迴避時,令男子退出,不禁婦女。街道盡鋪錦毯,周圍百十里,所值甚巨。兩淮鹽商捐資修建行宮,一輸每至數十萬。據《嘉慶揚州府志》記載,乾隆二十七年第三次南巡所費銀兩達一百二十萬兩之多。這樣勞民傷財,耗剝元氣,豈是減免當年地丁錢糧所能補救!

乾隆時期,正是《紅樓夢》所反映的封建社會由盛而衰的時期,特別是乾隆中期以後,國勢日見衰微。對於乾隆的巡幸無度,當時臣工多諫諍。尹會一視學江蘇,還奏言:「上兩次南巡,民間疾苦,怨言載道。」杭世駿論時事疏亦曰:「巡幸所至,有司一意奉承,其流弊及於百姓。」對此,乾隆自已晚年亦有所認識。他退位後,嘗渭吳熊光曰:「朕臨御天下六十年,並無失德,惟六次南巡,勞民傷財,實為作無益,害有益。將來皇帝如南巡,而汝不阻止,汝系聯特簡之人,必無以對朕!」果然,在乾隆以後所有的清朝皇帝,再也沒有出現南巡之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乾隆 的精彩文章:

乾隆皇帝的卧室為何只有10平米?
承德——200年前的「世博園」

TAG:乾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