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明朝末年毛文龍創建東江抗金基地的始末與興廢,那裡曾被天啟皇帝視為平定遼東的希望

明朝末年毛文龍創建東江抗金基地的始末與興廢,那裡曾被天啟皇帝視為平定遼東的希望

清朝官修的《明史》雖然沒有為毛文龍列傳,但他抗擊後金的事迹,卻濃重地記在了《明實錄》中。他在遼東聯合朝鮮建立東江抗金基地,在天啟皇帝口中被稱作「毛帥」。

明軍自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遭薩爾滸慘敗後,在對陣後金時已經喪失取勝的本領。到1621年天啟皇帝即位時,瀋陽、遼陽這樣的核心重鎮也相繼被後金攻陷,遼東全境在後金軍的全面攻勢下岌岌可危。

毛文龍在這種形勢下,以一場綿延兩千里的勝仗,給新上任的天啟皇帝吃下了一顆定心丸,他自己也逐步走上人生巔峰。

當時的毛文龍還只是一名游擊,他帶著197人從後金軍的後方發起海島收復戰。他們從三岔河口(在今天的天津市獅子林橋附近)出發,一直打到鎮江堡(在今天的遼寧省丹東市)。收復了沿海2000多里內的島嶼,還俘獲了康熙的外公佟養正,史稱「鎮江大捷」。捷報傳至內地,「縉紳慶於朝,庶民慶於野」,甚至盛讚毛文龍是「奇男子」。

這時候緊張的人變成了努爾哈赤,他急忙派遣貝勒皇太極率3000兵去收復鎮江,次日又派貝勒阿敏率2000兵前去增援。而鎮江堡里毛文龍的手下不過幾百兵卒,他的鎮江之戰被認為發動的太早,進展又太迅速而過早佔據鎮江堡,以至於在後金髮動反攻時,天津、登萊等地的水師還沒有做好救援的準備。

於是,面對後金的5000軍馬,毛文龍率部渡江騷擾後金的寬奠、緩陽等地後退入朝鮮。後來在後金的追擊和朝鮮的勸說下,毛文龍於天啟二年十一月進駐皮島,並於次年在島上設帥府,建東江鎮,拉攏朝鮮逐步建立起東江抗金基地,徹底解除了後金脅迫朝鮮從海上進攻的威脅。

東江基地的核心在皮島,皮島地處明朝、朝鮮和後金三方勢力交錯的地帶,向東可以聯絡朝鮮,戰局不利時甚至可以退往朝鮮。向南是明朝的登州、萊州,阻斷了後金從海路向南進攻。向北則是後金的巢穴,理論上可以直接攻擊後金的老巢。

當時,遼東百姓在戰亂中大規模逃往,毛文龍在創建東江基地的過程中,便與後金爭奪遼民來組建軍隊,在不到三年的時間裡就建起10萬大軍,並通過屯田耕作以及經商獲取衣物和糧食,解決了軍隊的饑寒問題。在他的十萬大軍中,有驍勇精兵五六萬人,並收尚可喜、耿仲明為養子和養孫,把他們分別賜名為毛永喜、毛有傑。

他的東江基地對後金來說「猶人身之有蚤虱也,撮之則無從著手,聽之則吮膚而不寧」。事實上,天啟皇帝更大的期待是希望毛文龍早奏搗巢、掃穴捷音。因此,毛文龍在天啟皇帝的庇護下,能夠先依靠東林黨,後又依靠魏忠賢,還不斷得到陞官,官至署都督僉事援遼總兵官,頒賜敕印旗牌和尚方寶劍。

在天啟三年的時候,毛文龍曾打算干一票大的,他聯絡孫承宗建議從海陸同時出兵進攻後金老巢,但未得到孫的允許。毛文龍坐鎮東江七年,先後率兵襲取金州、復州一帶,渡鴨綠江襲擊後金的寬奠、襲陽和鳳凰城一帶,取得董骨寨大捷、牛毛寨大捷等對後金作戰的勝利。當然,毛文龍被後金打敗的情況也很多,但無論勝敗總是在提醒努爾哈赤和皇太極,身後這十萬明軍時刻準備著給他們製造麻煩。

1629年11月毛文龍死後,東江抗金基地逐漸瓦解。先是他的繼任者陳繼盛被劉興治殺害,劉興治後來又被張燾、沈世魁等人所殺,此後便是自己人殺來殺去的內訌。明廷又任命黃龍出任總兵官,但仍然未能恢復局面。

後來,毛文龍的副將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在山東叛亂,並在崇禎六年投降清軍。東江最後一任總兵官黃龍,也在這一年在旅順口戰死。次年,毛文龍的養子尚可喜投降清軍,至此毛文龍的東江抗金基地煙消雲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歷見聞 的精彩文章:

盤點歷代男女婚嫁年齡標準,不按時結婚、不參加男女交往都會被罰

TAG:讀歷見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