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後的秘密:體用虛空

最後的秘密:體用虛空

「聽之至細,動之至微,引之至長,發之至驟」,這是何等功夫的境界!楊澄甫、董英傑、樂奐之、董斌,縱橫百年的數代武學大師之一脈仁義之拳,傳承至他這裡,果不見筋骨之剛、出手之硬,卻能未動即制敵、一動決勝負;再看他,一身謙謙君子之氣,泱泱大師之風;真正的武林永不消逝,正如浩然之氣常存於天地之間,只要拳在、道在、仁義在!——作者印象

隨著功夫越大,你越會體會到外面一切都是我可以借用的,身體、骨肉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空間的力量是無限的。所以你慢慢會把身體的力量還給虛空,變成這個能量的一部分。

太極拳本來就是在道家的實際修證的哲學背景下產生的一個武術的升華。如果把道家的功夫完全去掉,變成骨肉的功夫,也就不存在太極這件事情。

太極拳高明的地方在於它分清了陰陽虛實,要求練出覺知來,而不要練出思想來。為什麼呢?它就是要練出一個能夠在動態當中自然能夠地感知萬事萬物的一個東西,讓身體能夠根據它的感覺而自動地去相應調節。這樣的一個境界是太極拳的精華。

聽起來好像很神秘,其實並非如此。我最近就發現甚至通過練習滑雪就可以達到這樣一個境界。你看滑雪怎麼會不摔?你如果有思想去預備腳應該怎樣,手應該怎樣,實際上都會成為摔跤的緣由。而當你思想完全無法處理的時候,就會有一個超越思維的覺知出來感知地上的變化,你的身體能夠隨著這個感知不斷地調整著自己的身體。那個感知不是思想,不是判斷,就是真正的知覺。

這種覺知同樣可以用在武術上。現在很多練拳的人應對敵手的進攻,都是通過經驗的判斷和估計而來的。這個呢,永遠不會最好。一定是你的天然的感知去感知了以後,你的相應才是最好的。這就像滑雪一樣,地上的情況一直在變化,你靠預設、判斷,你一定要摔倒的,因為你永遠不能夠算到最好。但是,你達到一定熟練的程度後,即使在相對緊張的條件下,你自己的感知也能夠體會到這些變化,而你的身體又放在一個比較松的狀態,就是能夠隨著你感知到的情況變化而相應變化的狀態,你就變成了不會摔的一個東西了,是不是?這就是從「以心使身」到「身能隨心」的一個過程。這就是太極拳要練的東西。所以呢,真正太極拳要練到能夠用,它也必須是這個狀態下。

而現在練太極拳最大的問題恰恰就是大家都在預想,比如一推手,先要想好我要怎麼控制別人。明明推手的時候先要感知別人是什麼狀態,現在你偏要自己先有個想像,實際上這種固定的思維模式在實戰中根本就不適用。唯有通過精密細膩的覺知來了解對方的狀態,才是取勝之道。

那麼覺知是怎麼訓練出來的呢?簡單地說,覺知什麼時候都可以練出來,就是你滑雪都可以練出來。站馬步實際上就是為了練這個東西。但要了解,這裡說的站馬步,不是四平大馬站在那裡,放兩碗水不動,這個完全都是玩笑。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手若浮萍,腳若踏空,頭若懸絲」。也就是說手要像一個空瓶子,如同放在水裡一樣,產生的浮力讓自己的腰微微地拎起,控制著自己的身體,兩個腳猶如踏在空中,掛在腿上。頭上若懸絲,人像站在空中的那種感覺。所以說,站馬步,你那個狀態和滑雪的狀態一樣,一定是人在控制著自己緊張的狀態,所以要拎著腰,感受著自己,那時候,這個感知的東西才會出來。

還有一點要說明的是,松是練出太極拳的覺知能力的前提。但一定要知道,太極拳的松,不是說一攤肉放下來的情形,是指身體在觸意隨機而動的狀態。所以太極拳的松是高度靈敏產生的隨機應變的狀態,而不是說我人放鬆時候的狀態叫松。你放鬆的時候怎麼實戰呢?你只有在身體鬆開來,是在高度靈敏可以變化的狀態下可以進入搏擊狀態,也就是「外示安逸,內含堅剛」。

能夠變化的狀態才叫松,是不是?你是越能夠隨機應變,越是能夠變化,你就越松。

出來這個覺知以後,以它來訓練拳術就對了。因為你是通過覺知來產生一個運動,而非你自己的一個運動。所以叫「意氣君來骨肉臣」。因為你通過對外界的感知,通過能量聚集引起肢體的運動,比如說我這個手過來是因為我想像外面的能量變換讓我產生了運動回來,不是我想讓手放一個什麼動作,是這樣一個狀態。練拳時把手腳搬來搬去,是一個大毛病。他不是先有覺知再去練拳,他是先自己練,永遠不知道我需要一個覺知的狀態。

問題在於,如果你不知道這個狀態,你練的東西的優勢在哪裡呢?你沒有優勢!所以太極拳的第一個優勢,是它能產生一個能知的,能夠覺知的東西。第二個就是我們叫作無極的狀態,無極的狀態是天然的你能感知的能力,第三個,能夠產生一個隨機應變的身體,你要能相應地配合。

我們在脫去這個身體後,還有更高的境界,比如說你在滑雪的時候,你只是身體松,你應變範圍和應變能力是要差很多,你如果在松的時候你感受的範圍能夠包括自己的空間,你變化就可以瀟洒很多。你自己這樣保持平衡,和你能夠和這個空間保持平衡,是兩種完全不一樣的境界和感覺。同時,越能保持精神細微感知的狀態,你能夠感應的範圍就越大。感應的範圍越大,你產生的能量就越大。因為空間一動,所產生的消化衝擊的能量就可以產生很大。所以太極拳為什麼咣當發人一下,你以為是撞人,鬆鬆地撞人。不是,咣當撞人一下,或者微微一放的時候,整個的空間都是你的範圍,都可以用,是整個空間產生的能量對他的一個大的衝擊力,所以遠遠超過你骨肉所產生的力量。而且你隨著功夫越大,你越會體會到外面一切都是我可以借用的,身體、骨肉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空間的力量是無限的。所以你慢慢會把身體的力量還給虛空,變成這個能量的一部分。這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練神還虛。

這實際上就是和周圍的環境完全融合,就是天人合一,就是太極拳最後的秘密所在。

任剛老師

作者簡介:任剛,「雍荷堂」董事長,中國香道協會副會長,上海交通大學海派文化研究所研究員,海派文化研究社副社長。著名楊氏太極拳一代宗師樂奐之弟子董斌之愛徒,自道精舍武術顧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武談 的精彩文章:

論孫祿堂武學對儒釋道思想的融攝(下)
正視歷史與反思意識——發現規律及認清格局

TAG:武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