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幹細胞:重新定義生命

幹細胞:重新定義生命

人生小哲理

凰瑞說

健康的細胞總是相似的

不健康的細胞

卻各有各的病痛

正文

我們熟知的幹細胞是一切生命之源,

我們期望「再生醫學」將會開啟人類治療疾病的新時代。

GIF

隨著幹細胞、組織工程等研究的不斷深入,「再生醫學」這門新型學科開始引領一場影響深遠的醫學革命。

很多科幻電影里都有這樣的情節:主角身體受到嚴重創傷,在先進醫療技術幫助下,患者的創處很快痊癒,傷口也恢復如初……在醫學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這種美好遐想正在逐步照進現實,這一切都源於一項可以改變人類命運和未來的學科——再生醫學。

美國生物學家、諾貝爾獎得主吉爾伯特曾預言:「用不了50年,人類將能夠培育出人體所有器官。」隨著幹細胞、組織工程等研究的不斷深入,「再生醫學」這門新型學科開始引領一場影響深遠的醫學革命。

幹細胞:器官「重生」的秘密所在

干細胞(Stem Cells)分泌多種細胞因子,如VEGF、HGF、IGF-I等,通過一定途徑參與調節顆粒細胞生長、凋亡,以達到修復早衰器官的目的。

幹細胞是具有自我複製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原始細胞,是機體的起源細胞,是形成人體各種組織器官的原始細胞。在一定條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種功能細胞或組織器官,醫學界稱其為「萬用細胞」。幹細胞是未分化的細胞,從三個原始生殖層(內胚層、中胚層和外胚層)發展而來,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為各類成熟細胞的能力。幹細胞是在全身的某個局部微環境中被發現的,在這個環境中幹細胞處於未分化的休眠狀態。在幹細胞和鄰近細胞之間存在多種分子機制控制著其分化和自我保護。

幹細胞治療是把健康的幹細胞移植到病人或自己體內,以達到修復病變細胞或重建功能正常的細胞和組織的目的。幹細胞療法就先給機體注入新的活力,是從根本上治療許多疾病的有效方法。

幹細胞:新醫學革命的核心

近年來,在國家行業利好政策的大力推動之下,隨著幹細胞基礎研究與臨床轉化的不斷突破,我國的幹細胞產業迎來迅猛發展。日前,國聯證券發布了《2017年我國幹細胞治療行業發展分析報告》,深度剖析了中國幹細胞的行業發展現狀、市場規模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幹細胞再生醫療或有望解決傳統醫學方法難以治療的重大疾病,實現重大突破,惠及千百萬病患者的生命健康。幹細胞研發意義重大,應用前景巨大。

幹細胞作為中國最具發展潛力的生物科技產業之一,近些年不斷受到政策法規的關注及支持,發展前景被看好。幹細胞技術已被列為我國戰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未來有望實現重大科學突破、搶佔世界科學制高點。

2011年至2015年間,中國投資了大約30億元人民幣(4億3500萬美元)用於幹細胞和再生醫學研究。這些定向招標的項目產生了許多重大突破,鞏固了中國在這一領域的全球領先地位。2016年9月,中國推出了另一重大項目,計劃在未來5年間以相似金額的投資資產偏重臨床應用的幹細胞及其轉化研究。很多人認為這是一個促進醫學進步的重要機會,能為各種疾病的患者帶來福音(比如帕金森病和老年性視網膜黃斑變性等疾病)

《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se Review,NSR)於2017年採訪了中國科學院幹細胞研究首席科學家、動物研究所所長周琪院士,就中國近年來的研究進展中說道「中國一旦決定要做某件事,是完全可以協調和整合多方力量,使其迅速開展的。例如,中科院的幹細胞計劃已經能夠吸引不同領域的科學家,將他們的個人研究興趣和重點放在確定的重要領域。中國的研究經費最近幾十年穩步增長,而歐洲和美國的情況正相反,他們的科研經費和科研規模有下降趨勢。此外,在歐美地區得到良好訓練的優秀科學家回到中國的數量也大幅度上升。」

幹細胞產業規模已達974億美元,未來每年呈20%以上的增長。亞洲在全球幹細胞產業所佔份額僅17%,存在巨大發展空間。有關數據表明,至2020年,全球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產業有望達到5000億美元,中國可達1000億美元。

幹細胞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是生命科學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該領域的發展必將給生物醫學領域帶來深刻的變革。幹細胞治療是未來醫學的發展方向代表之一,目前我國全面、有序開展幹細胞臨床治療時代已經開啟,期待未來幹細胞治療領域迎來更多革命性的突破,從而造福人類健康。

本文中周琪院士採訪英文原文 2017 年 7 月發表於《國家科學評論》(National Science Review, NSR),原標題為「Qi Zhou: the coming of age in China"s stem-cell research and regenerative medicine」。《國家科學評論》是科學出版社旗下期刊,與牛津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科研圈」獲《國家科學評論》和牛津大學出版社授權刊發該文中文翻譯。

參考文獻

[1]Thurairajah K, Broadhead ML, Balogh ZJ. Trauma and Stem Cells: Biology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Int J Mol Sci. 2017. 18(3).

[2]Atesok K, Li R, Stewart DJ, Schemitsch EH. 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 promote fracture healing in a segmental bone defect model. J Orthop Res. 2010. 28(8): 1007-14.

[3]《2017年我國幹細胞治療行業發展分析報告》.

—END—

凰瑞

-高端醫療資源整合專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凰瑞VIPMedical 的精彩文章:

TAG:凰瑞VIPMedic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