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倆都是諫言忠臣,一個得善終,另一個卻被挖了心!

他倆都是諫言忠臣,一個得善終,另一個卻被挖了心!

古人云:聽人勸,吃飽飯。這句話用在皇帝身上同樣適用,古代君王統領四海,囊括宇內,集軍、政權力於一身,一人執掌天下生死之大權,但他畢竟是一個人,不是神,很多決斷還得靠大臣們給出建議,但是最終決定權還是在其一人。

所以皇帝能不能聽到正確的建議是尤為關鍵,甚至決定了天下人的生死,這樣說一點也不誇張,回顧歷史多少皇帝因聽信讒言而殺害忠臣、又多少皇帝是因寵信奸佞導而致國破家亡最後死無葬身之地的!

所以在古代的朝廷中,關鍵部門的領導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有忠臣,才會有好的意見和建議傳到皇帝耳朵里,一個忠臣的諫言成就了自己,也會成就一個好皇帝。所以忠臣諫言是非常的重要。

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有很多敢於諫言的忠臣,今天就拿兩位不同朝代的兩位敢於諫言的忠臣來做一下對比,一個是商朝的比干,一個就是唐朝的魏徵,這兩位是因敢於諫言而青史留名的兩位忠臣,但是雖同為敢於諫言的忠臣,但是他們的結果卻完全不同。

皇叔比干

先說的就是比干,紂王當時迷戀王妃妲己,終日不上朝與妲己飲酒作樂,且紂王日益驕奢淫逸,兇殘成性,作為紂王叔叔的比干,看不下去了就去勸誡紂王離開妲己,親近賢臣,勤勉節儉,紂王早已被妲己迷的神魂顛倒,哪裡聽的下去比乾的話,直接將比干打發了出去,但是比干為此卻得罪了王妃妲己,妲己決心報複比干。

紂王與妲己

一次紂王正與妲己作樂,妲己突然捂住胸口喊疼,紂王連忙傳宮中御醫診斷,御醫診斷後均束手無策,但是妲己卻不斷喊疼,看到躺在榻上的愛妃,紂王心疼不已,連忙問如何才能治好你的病,妲己說:我自幼便患有此病,之前已經犯過幾次,為了怕大王你擔心,就沒告訴你,如今再次發作,恐怕我命休矣,只是之後無法再伺候陛下了。說罷,妲己又假惺惺的擠出了幾滴淚水。紂王不斷的問倒如何才能救你姓名,即使讓我替你去死我都願意,妲己說,我哪裡捨得大王去替我去死,我這病也不是沒有救,只是妾身份低下,不值得陛下為我這麼做。紂王看到救愛妃的希望連忙問道:如何才能救愛妃?妲己裝作很為難不肯說,後來半推半就的說:我早就聽過,皇叔比干自幼就有一顆七竅玲瓏心,若皇叔肯將此心借給我,我就能得救。

妖妃妲己

愚昧的紂王連忙把比干找來,跟他說明此意,比干說:大王你怎麼看呢,紂王說你就救救愛妃吧,說罷命人取下了比乾的心,趕緊拿去給他的愛妃治病去了。後面也有傳說說是姜子牙知道比干有難,就給了比干一道符,可暫保性命,去菜市口找一個賣菜老婦問他:菜沒芯能活,人沒心能活嗎,如果他回答可以活,那比干就可以保住性命,如果老婦說不能活,那比干就得死,無奈天意亡商,比干問老婦後,老婦大笑說:人沒有心怎麼可能活呢?於是比干又走了100步,口吐鮮血而亡,商朝沒有了比干,離滅亡更近了一步。

當然比干遇到老婦問問題這個不一定是真實的,但是比干一代忠臣,卻落得個挖心而死。

魏徵正在於唐太宗李世民朝堂爭執

另一個要說的就是魏徵了,在李世民沒有當皇帝的時候,魏徵是太子李建成的人,玄武門事變之後,因魏徵耿直被李世民賞識納為己用,後魏徵一直得到李世民的重用,魏徵因耿直,有時候氣的李世民也是牙根直痒痒,有一次在朝廷上,魏徵與李世民當面爭執,絲毫不顧及李世民臉面,氣的李世民罵起魏徵,說你個鄉巴佬,遲早有一天,我會殺了你。然而氣歸氣,事情過去後,李世民什麼事情還是很依仗魏徵,沒有因為曾經魏徵頂撞過自己就去報復魏徵,真是忠臣遇明主,沒有李世民魏徵再有才也不會青史留名。

魏徵

魏徵經常給李世民講:一個君王之所以聖明,是因為他能夠廣泛的聽取不同的意見,之所以昏庸,是因為他偏聽偏信,太宗李世民聽後非常贊同,所以李世民在治國上一向是廣開言路,李世民下令言者無罪,鼓勵大臣發表意見,正因為李世民的廣開言路廣泛聽取大臣意見,使得很多利於國家的政策能被提出來,且能去實施,使得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等各個領域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甚至為整個世界的文明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被後世稱為「貞觀之治」,這不僅僅是李世民的英明決斷,也和魏徵這樣的敢於諫言匡正帝王的大臣有很大關係。

李世民

貞觀十七年,魏徵病逝,李世民非常傷心,五天不上朝,悼念魏徵。

在比乾和魏徵這兩位敢於諫言的忠臣來看,他們都是當時朝廷的肱骨之臣,他們的存在直接影響了國家的命運,但是比干遇到的是一個走向衰落的國家,皇帝昏庸,最後自己還含恨而死,而魏徵卻幸運的多,遇到的是一位英明的皇帝,在我看來,比干比魏徵才華能力有過之而無不及,且帶有傳奇色彩,從小被女媧娘娘賜下七竅玲瓏心,妖邪不侵,但是他卻沒有遇到明主,且他的下場就是天意,無法改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頤評史 的精彩文章:

毛澤東一句話,指明革命前進方向,挽救了中國!
他家出過五位大司馬,還曾登基稱帝,最後卻死於亂軍之中!

TAG:中頤評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