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BIS:市場波動不應阻礙主要央行加息

BIS:市場波動不應阻礙主要央行加息

國際清算銀行(BIS)11日發布報告表示,全球央行不應受近期的金融市場波動影響,應繼續提高利率,結束量化寬鬆措施。但隨著歐日央行最新的謹慎緊縮貨幣政策態度,市場人士稱,主要央行間分歧將繼續加大。

國際清算銀行最新發布的報告稱,市場在經歷了長時間的平靜期之後,隨著對貿易保護擔憂的加劇,必然會出現更多的動蕩,這也讓各國央行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進程更加複雜。

2月初,全球股市市值蒸發了數萬億美元,美國股市標普500指數下挫了4%,為逾兩年來單月最大跌幅。另外,美國總統特朗普帶有保護主義色彩的政策主張令市場不安。分析人士稱全球許多央行的貨幣政策決策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國際清算銀行貨幣和經濟部門主管克勞迪奧·博里奧表示:「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道路需要其他政策的積極支持,需要大量的技能和判斷力,甚至還需要一定的運氣。貨幣政策制定者不應懼怕市場動蕩,在回歸正常化的過程中,波動性增加或許是件好事。」

隨著美國、日本、歐元區最新經濟數據的發布,主要經濟體持續向好的復甦進程依然強勁。報告稱,最近的市場動蕩並沒有改變更廣泛的經濟和金融狀況。

目前,主要央行中,除了美國釋放了較為清晰的加息路徑,預計年內將加息約3次,歐洲和日本的貨幣政策決策者們卻遲遲沒有緊縮動作。

博里奧表示,美聯儲雖然收緊了貨幣政策,但整體來看,美國金融環境卻更加寬鬆。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元持續貶值後仍保持弱勢,這是一種金融狀況放寬的跡象,尤其是對新興市場的經濟體而言。

歐洲央行上周摒棄了長期堅持的必要時增加購債的承諾,被認為朝著讓歐元區經濟擺脫對長期刺激的依賴又向前邁進了「一小步」。但歐洲央行每個月仍購買價值300億歐元的資產,手中超過2.5萬億歐元的資產規模仍在不斷增加,指標利率仍然處於零水準或負值。

按照歐洲央行自己的指引,假設情況進展良好,購債可能在今年年末某個時點結束。但即便如此,加息也還要等到進入2019年很長一段時間後才有可能。而且情況未必就會進展良好。

儘管日本經濟處於28年以來最長的連續增長時期,但央行行長黑田東彥上周明確表示,市場談論退出貨幣寬鬆計劃,還為時尚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經濟網 的精彩文章:

雷鋒56年前的贈言:怎樣才是最幸福的?
受反腐風暴衝擊 沙特富豪缺席全球富豪榜

TAG:中國經濟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