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何明星劉洋:王維詩,詩畫意境寰宇傳

何明星劉洋:王維詩,詩畫意境寰宇傳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18年03月14日 第 09 版)

在群星燦爛的唐代詩人中,王維是少數幾個在生前獲得廣泛知名度的詩人之一。杜甫曾用「最傳秀句寰區滿,未絕風流相國能」詩句來形容王維詩歌的傳播情況。確實,王維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歌神韻,上接老莊的清凈無為、逍遙齊物之幽思,下開寄情山水、歸隱自然的田園詩脈,開創了中國詩歌歷史上極具特色的一個流派。王維詩歌的獨特風格,不僅在當時的亞洲周邊國家廣泛傳播,也從18世紀開始對西方世界的文人以及詩歌創作產生巨大影響。王維堪稱是對世界影響最大的中國詩人之一。

日本漢詩受王維田園詩風格影響

由於漢語在亞洲周邊國家很長時間裡是通用語,在日本、朝鮮半島以及東南亞的越南等地文人均可同步接觸到王維的詩作。公元753年王維與日本遣唐使阿倍仲麻呂的唱和詩作「送秘書晁監還日本國並序」就收入《全唐詩》,併流傳至今就是明證。受王維等田園詩歌風格的影響,日本漢詩創作從七世紀開始,一直到明治維新時期,在大約1200多年時間裡,形成了一股參悟修行的「禪詩」風格,作為漢詩創作主體的日本僧侶尤其接受和欣賞王維詩歌。據王麗娜的考證,較早的一個日語譯本《王右丞集》就是由僧人潭清翻譯、注釋,1929年出版。筆者依據日本情報研究所資料庫的檢索發現,截至2018年2月7日,在日本1200家大學圖書館中,署名王維的詩集、選集以及文集的日語翻譯本、注釋本共有54種,僅次於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其中影響較大的一是著名漢學家都留春雄注釋,從清人趙殿成的《王右丞集箋注》選譯王維詩95首,取名《王維》,由岩波書店1958年出版,全日本有362家大學圖書館收藏;二是日本京都大學教授小川環樹和日本島根大學教授入谷仙介、都留春雄合作,選譯了王維詩百首,每首詩都附題解,取名《王維詩集》,1972年由岩波書店出版,在日本180家大學圖書館有收藏。

日本學界研究王維的學者也是承前啟後。最為知名的王維研究專家是入谷仙介教授,在1976年和1997年出版了《王維研究》《王維的生涯與詩》,迄今為止仍是日本學界研究王維的權威之作。

在朝鮮半島,王維詩作被往來不斷的使臣、留學生帶回來,成為當時漢詩創作的範本。直到15世紀朝鮮文字出現後,仍有大量民間詩歌中頻繁出現「渭城」「朝雨」「陽關」「一杯酒」等詩句,可見王維在朝鮮半島的影響。

影響美國意象派詩歌運動

王維詩歌在英語世界的翻譯,著名漢學家翟理思1901年出版了第一部全面介紹中國文學的《中國文學史》,是英語世界裡較早介紹包含王維詩歌在內的唐詩文字。英國著名翻譯家阿瑟·韋利也翻譯了王維的一些詩作。此後一批美國學者加入翻譯和研究隊伍,如美國著名漢學家華茲生1986年翻譯出版了《中國詩選》,收有王維詩英譯作品。華裔學者葉維廉1973年翻譯出版了《王維詩選》。哈佛大學教授宇文所安1977年出版《初唐詩》、1981年出版《盛唐詩》,分別收錄他翻譯的王維詩8首。

另一類譯者是以詩人為主,集翻譯與詩歌創作於一體,側重詩歌創作。這類詩歌翻譯直接影響了美國意象派詩歌運動,影響最大,也最深遠,主要以20世紀的美國為中心。美國後現代詩人龐德的《華夏集》與意象派女詩人洛威爾的《松花箋》,並稱為對於美國意象派詩歌創作影響最大的兩本翻譯作品。一直到20世紀後期,對王維詩歌的翻譯與創作還在繼續。

筆者依據全世界圖書館數據平台的檢索發現,署名王維詩歌的英語選譯本、專集和研究專著有42種,其中王維的專集有15種;在亞馬遜網路書店在銷英譯圖書有97種。在英譯王維詩歌專集中,影響最大的有三種,第一種是華裔學者余寶林的《王維詩新譯》,收入王維詩150首,並對王維詩作了深人的分析研究,1980年由美國印地安納大學出版社出版,全世界收藏圖書館為396家。該譯本曾收入中國「熊貓叢書」;第二種是美國著名詩人巴恩·斯通父子與華裔學者合譯的《空山拾笑語:王維詩選》,由美國新英格蘭大學1991年出版,全世界收藏圖書館為399家。第三種美國著名詩人大衛·辛頓2006年出版的《王維詩選》,吸收了前人的譯本精華,對於王維詩的意境把握準確,文筆優美,獲得了很多讀者好評,全世界館藏數量為395家。

法國詩人多次將王維入詩

法語是翻譯王維詩歌最早的西方文字。筆者依據檢索發現,署名作者為王維的詩歌選集、專集以及研究專著有42種。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法國著名的漢學家帕特里克·卡雷1989年翻譯出版的《藍田集——詩人、畫家王維詩選》,2004年再版。

法語翻譯中國唐詩開創了「仿譯」的濫觴。最早的法譯本是1862年由漢學家埃爾維·聖·德尼侯爵翻譯出版《唐詩選》,收錄了包含了王維等中國詩人的97首詩歌譯作,該書的引言被法國漢學界公認為是最早並具有相當價值的中國古典詩歌研究文獻。5年後法國著名詩人戈蒂埃22歲的女兒朱迪特·戈蒂埃出版了中國古詩集《玉笛》,多次再版修訂。朱迪特的譯詩用一種自然清新又富有詩意的散文式語言重新書寫了中國古詩,開創了「仿譯中國詩歌」的濫觴。雖然學術界對於這種翻譯形式褒貶不一,但她的作品通俗易懂,很適合西方讀者賞析,在西方社會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使中國古典詩歌在西方開始得到重視併流行一時。

此後類似翻譯還有法國著名詩人雅熱,在1977年翻譯出版的帶有研究性質的《唐代詩人及其環境》,該書介紹了包含王維在內的多位中國詩人作品。曾經獲得龔古爾詩歌大獎的法國詩人克洛德·羅阿,受王維詩歌的影響最大,曾多次將王維入詩,寫有《致王維》《王維的友情》等詩作。早在1967年就翻譯出版了名為《中國詩歌寶庫——羅阿的介紹與翻譯》,1980年再版。1991年羅阿在該譯本的基礎上,擴大了收錄詩歌的範圍,收錄了王維等詩人的250首作品,以《盜詩者——盜自中國的250首詩》為書名出版。

根據筆者檢索發現,署名作者為王維的俄語詩歌選集、專集以及研究專著為13種。俄羅斯關於王維研究,如漢學家艾德林的弟子G·Dagdanov在1984年出版過專著《王維創作中的禪宗思想》,作者認為王維是唐代唯一在廟裡受到教育的中國大詩人,王維一生的創作都在努力尋找禪、詩、畫之間的和諧。另外,學者E·Sukhorukov還發表過《評俄譯王維詩》《王維周圍的詩人》和《王維詩中的社會批評》等論文。

詩畫意境獲得廣泛世界影響

王維以「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意境獲得廣泛的世界影響,而對於西方世界的影響要超過東方一些國家。如果說日本以僧侶為主體的漢詩創作對於王維的推崇與接受,不過是中華文化的傳統基因再次發揚光大的話,那麼王維在美國、法國等西方世界的影響力,則是一種巨大突破,即寄情山水、物我合一的思想理念對於強調主客二元世界之別的西方價值觀是全新的,因此20世紀初期的英語、法語、西班牙語等西方的學者、作家、詩人,都紛紛加入到翻譯中國詩歌的行列中,並形成了一個新的詩歌創作形式——「仿譯」中國詩歌。

加拿大詩人邁克爾·布洛克在1960年翻譯出版了王維詩歌集《幽居的詩》,收入了他從義大利語轉譯成英文的《輞川集》組詩。該譯本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為「中國詩歌最佳範本」,收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作品集「中國系列」之中。邁克爾·布洛克深深感受到了王維詩歌所呈現的東西方世界觀的差別,他在該書序言中寫道:「我必須說,中國人對待自然的態度,即人被認為是自然的一部分,這一點與西方觀點不同,即人被視為割裂的觀察者與評論者。」美國詩人、「深度意象派」代表羅伯特·勃萊將「仿譯」王維詩歌升華為一種帶有繪畫創作性質的藝術活動。他翻譯出版的王維詩作,特別聘請中國藝術家創作具有中國古典山水意境的圖畫出版,以此充分闡釋王維詩歌的山水意境。在拉丁美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墨西哥詩人奧克塔·維奧·帕斯化用唐詩到自己的詩歌創作過程中,如在1971年出版的詩集《回歸》中,就直接引用王維「酬張少府」中詩句來抒發思想感情。1993年出版了他轉譯的王維等的詩歌集《翻譯與消遣》。美國作家艾略特·溫伯格與帕斯合寫了《讀王維的十九種方式》,從翻譯和詩歌的角度解析了王維詩《鹿柴》在多種語言中的代表性譯文。

根據董繼平的介紹,挪威有位號稱「北歐隱士」的平民詩人奧拉夫·H·豪格,一生呆在一個小漁村裡,只從事果園種植的園丁生活,親身體驗千年前陶淵明、王維等中國詩人的生活方式。

筆者注意到,在亞馬遜、goodreads上的讀者對於王維詩歌的留言,大部分是在新世紀之後,累計超過了58人。2017年12月3日,一位英國讀者在美國詩人巴恩·斯通翻譯的《王維詩選》後面寫道:「這些詩是美麗的。它們勾畫出如此生動的山脈、河流、竹林、荒野和孤獨的意象。我是這麼地喜歡這些詩,真的很驚訝,這些詩在一千多年後仍然持有如此龐大的力量。這本小書提醒著我們,即使跨越幾個世紀和遙遠的大陸,藝術的影響力仍然可以如此深遠和有價值。」

的確,正如這位英國讀者所讚歎的,王維在千年前所創造的詩境,其安靜、其深邃在千年後日益繁忙、更加緊張的現代化社會,更具有魅力。

(作者:何明星教授為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文化走出去效果評估中心執行主任,劉洋為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生)

歡迎關注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部微信公眾號「文藝菜園」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部 的精彩文章:

《我的青春遇見你》:真切描繪時代 拍出自在氣息
趙艷紅:中國農民的私人生活

TAG:人民日報海外版文藝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