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原創讀書時間:《告白》虐殺的母愛

原創讀書時間:《告白》虐殺的母愛

那個時候我就想,這就是我。稀釋了一無所有的空殼中僅存的幸福殘骸,變成滿滿的小泡沫。即使知道這全是空洞的幻象,但總比一無所有要好。——湊佳苗《告白》

這本《告白》中,兇手「A」起了殺意卻沒有成功,「B」沒有殺意,卻真正殺了人。「B」下村直樹,在強大的精神壓力下,殺死了自己的母親後,精神失常了。但是,另一個兇手「A」,渡邊修哉——是這個事件引發者和策劃者。那麼他又有什麼樣的經歷,使他有做出來如此殘酷的決定?今天我們繼續讀湊佳苗的《告白》第五章「信奉者」上半部分,從p173——p195 頁,將用時20分鐘。

各位書友請大家帶著幾個問題繼續關注湊佳苗的《告白》第五章「信奉者」。

1. 直樹母親的「溺愛」和渡邊母親的「虐愛」,對孩子各產生什麼影響?

2. 渡邊修哉的「黑暗心理」,像北原美月所說是情有可原的嗎?

3. 你面對過和識破過一個「陰謀」的時候,它會讓你有什麼樣的認識和影響?你會用什麼樣的心態對待?

也許在「母親」離開的那天晚上,渡邊修哉的心就丟失了,就像肥皂泡「噗」的一聲響。

開學典禮的禮堂的講壇里,渡邊裝了炸藥。就在他做完「生命」的演講後,按下手機的按鍵,一場震驚日本的大爆炸,會帶著他的名字「飛」向他的媽媽那裡,媽媽也會再一次在報紙上、電視、媒體上念到他的名字,也許會看到他的照片,這就是渡邊想要的。

記得媽媽那天,渡邊就從來沒有聽她講過故事。她有陪睡。但每天晚上聽的都是電子工程學的話。電流、電壓、歐姆定律、基爾霍夫定律、戴維寧定理、諾頓定理……。母親的夢想是成為發明家。要製造能夠消除任何癌細胞的機器。她的故事總是以這句話結束。

因為媽媽是一個偉大的電子工程博士,因為一場車禍,嫁給了普通的電器行的父親。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人從此落入凡塵。尤其,渡邊的出生,讓媽媽又愛又恨。因為她擁有的一切都被限制在這裡。從那時候,一點小事都會引出她的憤怒,責罵、毆打和事後的擁抱開始伴隨著渡邊成長。終於有一天,父親發現了正在虐待渡邊的母親,提出了離婚。

離別的那一天,最後的一次逛街,媽媽買了十幾本書,告訴十歲的渡邊修哉,你要足夠優秀,我就會很高興。「阿修要是發生什麼事,媽媽就算破壞約定也會趕來的。阿修也不要忘記媽媽喔…」

也許,從那時候起要是「我」死了,母親就能充分發揮她的才能,完成多年以來的夢想。也沒有傷感的離別,渡邊修哉在那時起就不斷這麼想著。

再婚的父親,又將有新的孩子。看著佔領他房間的嬰兒床,渡邊有了一種被拋棄的感覺。但同時也有了再次和媽媽相聚都念頭,讀著媽媽買的書,做一些科學小發明。心卻漸漸空虛起來。

沒有任何人讚賞的悲哀發明。對了,讓母親看的話她會說什麼呢?只有她一定會稱讚「我」的。渡邊只要這麼想,就無法壓抑住激動。

渡邊的戀母情結,讓他越來越迫切地想要見到母親。他盡一切力量想要靠近媽媽。於是發明了電人錢包,卻因為拿森口老師做實驗,引起老師的反感。但他還是憑藉這個發明獲得了第三名特別獎。

高興的渡邊終於做出了讓母親驕傲的成績,他不斷幻想母親在報紙上見到他時興奮和自豪。母親智慧的基因的傳承,是異於其他普通人的。他終於可以站在母親的面前,得到一句此生無憾的表揚和承認。

但是,事實是一個叫「露娜希」的事件佔領了所有媒體的頭條。那個用毒藥殺死全家的沒用的傢伙,連一點科技含量都沒有的手段,卻成功地引起全日本的關注。沒人再去關注他一個小小的發明。渡邊修哉的怨恨和不屑,激起了他偏執的本性。

既然這樣簡單就可以宣揚自己,那麼不妨做出「殺人」的事情來好了。渡邊幻想著:

也許,追究起來,媒體報導責任在母親身上,她就會趕來吧。案子發生之後,輿論的目光必須集中在母親身上。我跟母親共有的東西,那就是才能。也就是說我犯下的罪行一定要跟母親遺傳給我的才能相關。這樣的話——就用我的發明得了。

這就是渡邊修哉的「成長過程」、「隱藏在內心的瘋狂」跟「動機」。正確來說是最初的「犯罪動機」。因為對母親的畸形依戀,孤僻偏執的性格最終影響了他的走向。對母親的依賴和崇拜,讓數年來倍受折磨和想念的渡邊,漠視其他人的存在,如他最初的「告白」:

「我了解殺人是犯罪。但我不能了解這為何是壞事。人只是地球上無數生物之一。為了得到某種利益而消滅某個物體的話,那也是沒辦法的事不是嗎?」

僅僅為此,渡邊修哉開始實施計劃,尋找助手,而且不能找那些沒有思想的「蠢才」。這時,下村直樹進入了視線,雖然他也是一個讓人討厭的「蠢蛋」,但如果只是當一個目擊證人的話,也勉強可以了。

就這樣,渡邊開始了他的計劃,一個最終毀滅自己也毀滅他「迷戀」的母親,以及他整個的精神世界。各位書友,我們從渡邊成長的過程中,看到母親的「虐愛」讓他性格的扭曲變形,可見無論是寵溺還是虐愛都是一種罪行。

各位書友,下村直樹和渡邊修哉在母親和家庭的影響下,心理都變得偏激陰暗。這是值得我們思索的。請繼續關注本書的大結局,湊佳苗的《告白》——相愛與相殺。

作者:李新宇,家住北方,喜歡讀書,偶爾寫些小文,迄今為止發表千餘篇拙作,自己整理書稿六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為生歌唱 的精彩文章:

原創讀書時間:向公安戰警致敬
原創讀書時間:魯迅的光芒

TAG:為生歌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