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哲理 > 人生如喝茶,要活得快樂

人生如喝茶,要活得快樂





與倪匡、黃沾、金庸並稱香港四大才子,並稱為「食神」。

倪匡說:「蔡瀾是少有背後沒有人說他壞話的人」。


黃沾說:「蔡瀾是我最值得信賴的朋友」。


金庸說:「論風流多藝我不如蔡瀾,他是一個真正瀟洒的人」。




金庸、倪匡、蔡瀾、黃沾(從左到右)



  01  


什麼是喝茶的精神?



台灣人,發明出所謂的「中國茶道」來。最令人討厭了。




茶壺、茶杯之外還來一個「聞杯」。把茶倒在裡面,一定要強迫你來聞一聞。你聞、我聞、阿貓阿狗聞。聞的時候禁不住噴幾口氣。那個聞杯有多少細菌、有多臟,你知道不知道? 




現在,連內地也把這一套學去,到處看到茶館中有少女表演。固定的手勢還不算,口中念念有詞,說來說去都是一泡什麼、二泡什麼、三泡什麼的陳腔濫語。好好一個女子,變成俗不可耐的丫頭。




台灣茶道哪來?台灣被日本殖民統治了50年,日本人有些什麼,台灣就想要有些什麼;蘿蔔頭有日本茶道,台灣就要有中國茶道。把不必要的動作硬硬加在一起,就是中國茶道了,笑掉大牙。




真正最早的中國茶道,的確就是日本那一套。他們完全將陸羽的《茶經》搬了過去。不過我們嫌煩,將它優化簡化,日本人還是保留罷了。現在台灣人又從那學回來。




唉,羞死人也。




如果要有茶道,也只止於像潮州工夫茶或文人茶那樣。別以為有什麼繁節,其實只是把茶的味道完全泡出來的基本功罷了。




一些喝茶喝得走火人魔的人,用一個鍾計算茶葉應該泡多少分多少秒,這也都是違反了喝茶的精神。




什麼是喝茶的精神?何謂茶道?答案很清楚,舒服就是。




茶是應該輕輕鬆鬆之下請客或自用的。你習慣了怎麼泡,就怎麼泡;怎麼喝,就怎麼喝。管他媽的三七二十一。




純樸自然,一個「真」字就跑出來了。




真情流露,就有禪昧。有禪味,道即生。



喝茶,就是這麼簡單。簡單,就是道。



  02  




喝茶,不要規矩,要真性情。




有人問我:茶或咖啡,選一樣,你選茶還是咖啡?




我回答:當然是茶。我對飲食,非常忠心,喜歡茶就不肯花精神研究咖啡。



翻看雜物,發現家中茶葉:普洱、鐵觀音、龍井、大紅袍、大吉嶺、錫蘭、富遜、靜崗綠茶和茶道粉末,加上自己調配的,應該這一生一世,飲不完吧。




茶的樂趣,自小養成。家父是茶痴,一早叫我們四兄弟和姐姐到家中花園去。向著花朵,用手指輕彈瓣上的露水,每人一小碟,集中之後滾水沏茶的印象猶深。




喝茶,形式上要簡潔,但心境和情趣卻可以燦爛。讀一讀古人的茶詩就知道。好茶配好詩,才完美。




白居易說:




坐酌泠泠水,看蒸瑟瑟塵;


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




杜甫的有:




寒夜客來茶當酒,黃泥小爐火初紅;


從前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蘇軾的《望江南》:




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




茶的好對聯有:




青山個個伸頭看,看我塵中吃苦茶。




將酒和茶糅和得最好的還是蘇東坡的:




宛如銀河下九天,


鋼斧劈開山骨髓,


輕鉤釣出老龍涎,


烹茶可供西天佛,


把酒能邀北海仙。




還有個長聯說得精闢:




為名忙為利忙忙裡偷閒喝杯茶去,


勞心苦勞力苦苦中作樂拿壺酒來。







  03  




簡單,就是茶道,人生也是如此。




人要任性,但是也要能掌控自己的人生,既可以大膽去做,又可以從心所欲不逾矩,一定要有自己把日子過好的能力,在最想做事情的時候,做自己最想做的事。




有時候,我們會問人生如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其實,吃得好一點,睡得好一點,多玩玩,不羨慕別人,不聽管束,多儲蓄人生經驗,死而無憾, 這就是人生最大的意義,和喝茶一樣,一點也不複雜。




人生的意義,簡單來說,就是活得快樂。我們日常生活中,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的快樂。種花、養鳥、喝茶、逛書局、去樂器店等等,都是讓我們活得一天比一天好的學校。




我們要過的生活,應該是讓自己快樂的生活。注意生活中的每個細節,小小的快樂,就能讓我們享受不盡。喝茶也是如此。




大家都在看 點擊即可閱讀






  • 第六期《地藏經》隨喜助印



  • 忘掉世間破事,好好活著,不鬚生氣



  • 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無關



  • 孤獨讓你變得出眾,而非合群



  • 他們瘋癲紅塵,活出了真性情



  • 做點無用之事取悅自己



  • 莊子:樹不成材,所以長壽



  • 一切聚合離散都是因緣和合



  • 餘生,喜歡和真性情的人交往




點擊↓閱讀原文↓


許新年願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每日一禪 的精彩文章:

活著不是為生氣
迎祥納福過小年,恭迎監齋菩薩聖誕

TAG:每日一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