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宇宙浩渺,他為我們留下了五大預言

宇宙浩渺,他為我們留下了五大預言

據英國《衛報》等多家媒體3月14日消息,史蒂芬·霍金去世,享年76歲。

霍金家庭的發言人向媒體公布了這一消息。霍金的子女露西、羅伯特和蒂姆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親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我們深感悲痛」。

聲明稱,霍金「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一個不平凡的人,他的研究和成就的影響將持續多年」、「他以其才華、幽默和勇氣、毅力鼓舞了全世界的人們」,「我們將永遠懷念他」。

霍金去世消息引起外媒巨大反響。NASA對於霍金去世發表了自己的悼文。

NASA悼文

悼念知名物理學家及科學大使史蒂芬·霍金。他的理論解鎖了一個充滿可能性的宇宙。我們,以及全世界正在其中探索。就像2014年你對國際空間站宇航員的祝語:願你能像微重力中的超人一樣繼續飛翔。

霍金去世的消息公布後,中國網友也在社交媒體發文紀念。

霍金偉大傳奇的一生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出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霍金的偉大與傳奇來源於其無比堅韌的生命里和給予人類無盡精神和科學的財富。

霍金21歲時患上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盧伽雷氏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到了43歲,霍金因肺炎又喪失了語言能力。儘管醫生曾說他最多能活2年,但霍金卻與病魔戰鬥了50年。

他曾說:「身體雖然殘障了,不要在精神上殘障。」他一生也在踐行這句話。

儘管喪失了語言能力,但霍金仍然沒有放棄他熱愛的宇宙和科學。1979至2009年,他出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20世紀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道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

他的黑洞理論使量子論和熱力學在「霍金輻射」中得到完美統一,而他在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無邊界設想的量子宇宙論,解決了困擾科學界幾百年的「第一推動」問題。

除此之外,他還憑一本薄薄的《時間簡史》征服了全世界3000萬讀者。這本書從黑洞出發,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歸宿,天體物理學高深的知識進入大眾視野,成為不少人的啟蒙讀物。這本書甚至培養了一批物理學和科學的愛好者。

《時間簡史》的出現讓許多人以「科學教育家」的身份重新認識霍金。許多中國粉絲也是用過這本書更加深入了解霍金。

除了科學家的身份,霍金還經常"不務正業",給人驚喜。他出唱片、演電影,70歲以後開始發微博,接受「冰桶挑戰」,並計劃太空之旅。霍金說,即使把我關在果殼之中,我仍然認為自己是無限宇宙之王」。他的人生展現出生命幾近無限的多彩與潛能。

霍金與中國

霍金在中國擁有萬千粉絲,他與中國的緣分也是十分深厚。

他曾3次到訪中國。1985年,霍金第一次來到中國,他分別前往中國科技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訪問,並在科大水上講演廳做天體物理的學術報告。

2002年,霍金第二次來中國,在北京、杭州作主題為《膜的新奇世界》(Brane New World)科普報告,向公眾闡釋他的關於天體演化的「M理論」。

2006年6月,霍金第三次來中國,他帶來的仍然是自己關於宇宙學最新的研究,並在香港科技大學體育館主持了一個題為"宇宙的起源"的演講,演講轟動一時,人們還戲稱霍金受到了「搖滾巨星」級的接待。2006年6月19日上午,霍金在人民大會堂向北京的公眾闡述《宇宙的起源》。

霍金生前還在微博開通了自己的賬號,成了「爆款網紅」,粉絲兩天內突破300萬,顯示了他在中國巨大的影響力,他還曾寄語中國高考考生「未來將因你們而生」。

霍金對中國評價頗高。他曾經接受採訪,在回答有關英國脫歐問題時說,脫歐切斷了英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繫。應儘可能保持與歐盟及世界的聯繫,尤其要加強同中國的聯繫。

同時,霍金也曾對中國發出警告。

中國「天眼」工程啟動後,引起了世界各國媒體的廣泛關注,同時,也吸引了大批天文愛好者的談論。全世界的天文學家都在緊密的關注著它,希望未來能夠通過「天眼」找到外星人和解開宇宙起源之謎。

霍金也不例外。不過,就在大家激烈的討論著「天眼」以後可能給世界帶來的各種奉獻時,霍金先生卻對「天眼」計劃連續發出警告。

據外媒報道稱,霍金先生曾在某大學發表過對中國建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球面望遠鏡的分析的演講。霍金先生表示人類試圖與外星種族接觸這一舉動「有點太冒險了」,外星人如果到達地球後,可能不會像想像中那麼友善,就如當年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後,就給美洲的居民帶來了毀滅性的傷害一樣。

霍金的預言

正如霍金曾經警告中國「天眼工程」,他也對人類做出了許多預言,引人深思。

地球滅亡

人口過剩,資源緊張,能源過度使用,加速地球滅亡,2600年後,地球將因能源耗盡,大氣層破壞而變為一顆燃燒著烈焰的行星。

遠離AI

人類千萬不要踏入人工智慧(AI)領域,我們更不能依賴機器,這會使人類退化,AI總有一天會取代人類,人類會被AI以伸張正義的方式滅絕。

核武器

核武器是人類捍衛領土的終極武器,但核武器頃刻間會令一切化為烏有,研究我們無法控制的武器,最終的結局就是人類自取滅亡。

探索宇宙

人類應該邁出地球,去宇宙中尋找人類的第二家園,如果安於現狀,就會遭遇6500萬年前恐龍滅絕的情況,人類文明頃刻間倒塌。

全球變暖

全球變暖正在發生,人類開始改變環境但行動太慢,而且科技已經無法阻止環境變化。人類將在不到百年間被新文明取代。

每個時代的天才總是走在人類的前面。儘管軀體渺小,但這位偉大物理學家的思想已經飄散到了浩瀚無垠宇宙的每個角落,他對人類的警告將如警鐘一般,響在我們的耳邊。

編輯:劉曦文

綜合來源:央視新聞、新京報、中國日報、維基百科、網易智能、第一財經、虎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之聲 的精彩文章:

「兩高」這五年都幹了啥?最簡明版本在這裡
《前任3》票房破14億口碑兩極分化,「小鎮青年」才是觀影主力

TAG:中國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