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故宮擺放的大缸有什麼作用?

故宮擺放的大缸有什麼作用?

這些水缸叫門海,放在太和殿左右兩邊。意義是消防。殿屬土,若著火,在五行中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這樣就有無窮無盡的水,所以叫門海。有些缸上一道道刮痕,是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是把上面的金颳走留下的。

紫禁城內的宮殿周圍,陳列著無數引人注目的「吉祥缸」(也稱「太平缸」)。「吉祥缸」有銅缸和鐵缸兩種,按照材質可以分為「鍍金海」銅缸、青銅缸和鐵缸三類。史料記載,清代中期,宮內共有大小「吉祥缸」308口,而今卻僅存有108口了。

皇宮內各處陳設「吉祥缸」的數量以及缸的大小是隨著環境而定的。如太和殿、保和殿及乾清門周圍陳設的均是「鍍金海」銅缸,而內廷東、西六宮庭院及長街上所陳設的就是比較小的青銅缸或者鐵缸了。

它們即是美化紫禁城內的裝飾品,同時也是不可或缺的消防器材。古人將「吉祥缸」稱為「門海」,既是「門前大海」的意思。這些「吉祥缸」內常年都儲備有清水,一旦宮中失火,太監們就可以就進從缸內取水撲救。

公元1679年,也就是康熙十八年臘月的一天,宮裡的御膳房著起了大火,火借風勢,風助火威,燒了很多地方,最後將整個太和殿燒了個一乾二淨。太和殿,俗稱「金鑾殿」也就是我們在影視劇中看到的皇帝上朝的地方,也是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是皇帝最奢華的宮殿之一。太和殿的火災事故,讓康熙損失慘重,他隨即下令,將6個導致失火的太監以絞刑,火災也讓康熙意識到防火的重要性。他將防火條令寫進祖訓,告誡後世子孫,要嚴格注意防治火災,若發生火災,對待肇事者必須嚴懲不貸。並特別頒旨,在宮內挑選手腳靈活,身體強壯的侍衛,組成專門的防火班,也叫做「激桶處」,實際上就是救火隊,專門負責皇城內的救火和防火工作。

既然是祖訓,子孫後代肯定要遵照執行。1727年,康熙的繼任者雍正就掀起浩浩蕩蕩的防火運動。首先是風火檐改造運動,他下詔規定,宮內所有的屋檐,禁用木材,全部換成防火的琉璃瓦,新建的以及已有的亭台樓閣,均需按照皇城內河的走勢修建,以便在起火時用內河之水滅火。所以我們看到的皇宮屋檐用琉璃瓦,亭台樓閣傍水而建,其實不僅僅是為了美觀,更多的是為了起到一個防火滅火作用。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宛兒看世界 的精彩文章:

計划去北京旅遊,北京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呢?

TAG:宛兒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