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勞模」皇帝:朱元璋廢相集權

「勞模」皇帝:朱元璋廢相集權

歷覽古史,我們發現這樣一個事實:中國晚清以前的官職中,宰相制度的變化最為頻繁。

這是由於古代皇帝既需要宰相輔佐、處理政事,又擔心宰相的權位過重,危及自身的權力。

實際上自古皇權與相權之爭由來已久,群臣之間也存在權力之爭,而皇帝一人孤苦伶仃的,最終選擇宦官入伙,同群臣玩起「權力的遊戲」

自古的帝王似乎都不喜歡宰相制度,受束縛是肯定的;但皇帝又需要有人輔佐,對政事提出解決辦法,沒有宰相也真不行,皇權就與相權在相生相愛中存在了二千多年。

中國自有帝王始,就有輔佐朝政、處理政務,掌握「次高權力」的宰相這一「天下第二人」的職務。

需要說明的是宰相是一種制度,而丞相是具體的官職,兩者不一樣。

明初,明太祖朱元璋終於廢除了宰相制,這不是一時的衝動,是在他建國為帝後,為了鞏固帝權,經過多年的思慮、謀劃才決定的。

從朱元璋的名字上,我們就可以看得出這是一個喜歡色的男人,出身窮苦人家,父母親人受到地主迫害、貪官污吏的壓榨,他從小在社會中生存,了解世間百態、人情冷暖,深知權力的厲害。

大明王朝開辦後,朱元璋對設立宰相輔佐國政的制度,也是一如前代,並無疑慮。早在他帶兵打仗、建立吳國的時候,便已經設立起了丞相的職位了。

從吳國至大明,宰相都稱為丞相,共有左、右二員(據史載這始於元朝)。那時位居左丞相的是李善長,位居右丞相的是徐達,丞相任所稱中書省(讀過【夢回大唐】系列的朋友,一定對中書省這個稱乎不陌生,那裡面的丞相是李定)。

明代曾出任職丞相的只有李善長、徐達、汪廣洋、胡惟庸四人,時間只從洪武元年到洪武十三年,短短的13年間,大明公司共僱傭了四位總經理,工作不好乾啊。

胡唯庸以謀反罪被誅以後,中書省也隨之而被撤消,此後巫相的官位和職所也就化為烏有了,至少從歷史上沒有了這個制度。

李善長是在朱元璋還是郭子興的部將之時,便是與他在軍中共事的舊人和朋友,他們原是相交極厚,彼此非常相得。

李善長其人,史稱「少讀書,有智計,習法家言,策事多中」,是朱元璋倚為蕭何、張良式的人物,從指揮作戰和組織供應,他都兼管。

大明公司開辦後,一切有關國政、財經、人事等的法規和制度、禮節和儀制,也都是由李善長親自加以制定,或者由其牽頭的。

所以,在最初封公的六人中居於最先的地位(其他五人是徐達、常遇春的兒子常茂、李文忠、馮勝和鄧愈),勞苦功高啊。

大明公司步入正軌後之後,開始逐步相離了。

李善長「外寬和而內岐刻」,任相時他敢於任事,當機立斷的慣例並未有所收斂,作為公司總經理,畢竟與董事長相長的時間最長,基本上是一路創業而來,自認為形成一種親密無間的關係。

但對於已經身處皇位,成為開國之君而又疑心極重、看重權力的朱元璋來說,這樣的做法,卻是太過目中無人。

曾經討飯兒,如今堂上君。

朱元璋的身份轉換了,你李善長的角色還不跟著轉變,曾經雖然你倆是共同創業的同事關係,但現在不一樣了。

老朱曾經懲治過多少貪官污吏,你難道就沒有一點感觸嗎?

很顯然,李善長也並非無自知之明之人。

當李善長獨斷專行的次數多起來,老朱更覺忍無可忍。他對李善長的不滿,便是由此開始,只不過隱忍不發而已。

洪武四年,機會恰好到來。

李善長患病在家,自覺多日未能前往中書省治事,心有未安,便上疏懇請致仕(退休)。他這樣做一則是表示未能任事心有末安,算是向老朱道歉;二則也是藉此以為試探,看看老朱對他這位老鄉究竟如何看待,這是歷代大臣所慣用的一招(以退為進,看一下俺老李在你老朱心目中的地位)。

出乎他的意外的是,朱元璋得奏之後,並沒有如他想的那樣下旨勸留,說些離不開你啊、公司太忙業務太多等的話,而是順其所願,立即欽批准其致仕,回家養老去吧,我手下能幹的人很多,別在大明公司礙手礙腳。

當然,朱元璋心裡還是有一些歉意的,同事共處這麼長時間,當初還是李善長鞍前馬後出謀劃策的,大明公司才能順利開張,所以對李善長的家人也特加恩禮,到洪武九年更將自己幼女臨安公主下嫁李善長的長子李棋為妻。

因為當時右丞相徐達北伐,中書省無人,即使徐達在公司,一個草莽武夫也很難勝任政事的處理,於是朱元璋就提拔了追隨多年的舊人汪廣洋

汪廣洋為人謹慎小心、廉明持重,與李善長的專斷截然不同,可以令朱元璋放心。

但汪廣洋有丞相之志,卻無丞相之才。平時在公司里辦事乏力、早晨請示晚上彙報,令朱元璋不勝其煩、日漸失望。

有一天早晨,汪廣洋向董事長請示完後,朱元璋自言自語的嘀咕,稱汪廣洋飯桶廢物,老子要你做總經理是分擔工作的,你卻天天到我這裡磨洋工,反而給我增加了工作量。

因為汪廣洋這種行事風格,李善長將胡惟庸薦入了中書省,汪廣洋則例升左相。胡惟庸很早便以精明幹練受知於李善長,曾多次受到其推薦和提拔,(善長)(惟庸)是一家。

李善長與胡惟庸之間的情誼日見深厚,後來更成了親戚,胡惟庸的女兒嫁給了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的兒子李佑。

胡惟庸精明強幹,又得李善長的指點和舊部配合,使汪廣洋更加相形見絀,以致於作為左丞相事事聽命於胡惟庸,這上下級徹底顛倒了,朱元璋可不喜歡這樣唯唯諾諾的草包、庸官,最終以「無所建白」,被貶去了廣東。

朱元璋對胡惟庸基本滿意,畢竟是李善長調教出來的,行事風格與李善長很相似,但畢竟年輕氣盛,考慮問題卻沒有李善長周密。

朱元璋對胡惟庸也不放心,始終暗地裡察訪著胡的言行。

而胡惟庸在擠走汪廣汪後,也不由無所顧忌,趾高氣揚起來了,這並未逃過朱元璋的法眼,政經堂不禁想起老朱在朝堂上「睥睨」胡惟庸的犀利眼神。

於是洪武十年又將汪廣洋再次調回中書省,以鉗制胡惟庸。

真不知道老朱為什麼會這麼做,明知道汪廣洋是個廢物,還控制胡惟庸,也許其目的就是讓胡惟庸繼續「作」。

用一句現代話來說「讓你今天鬧得歡,明天必定拉清單。

這一著註定失敗,汪廣洋本是庸才,胡惟庸卻不庸碌;汪廣洋再獲重任後更是小心翼翼,不敢得罪胡唯庸,反使胡惟庸更加恣縱起來了,這正是老朱要的效果。

後來重臣劉伯溫暴卒,出現了一些不利胡唯庸的說法,朱元璋本想藉此利用汪廣洋整倒胡惟庸,期待汪廣洋上一道摺子,而汪廣洋卻縮頭縮腦,顧左右而言他。

朱元璋一怒之下將其再次貶謫,後余怒未息,又下詔書,遣專使前往宣詔,汪被賜死於途中。

神奇的是,老朱竟然讓人在詔書中添加了一句話,大罵汪廣洋「你他媽的腦子裡全是一團漿糊嗎?」,並要求公公讀詔書的時候,以訊問的語氣來詰問汪廣洋,並要求汪廣洋作出答覆。

其實汪廣洋即使上書彈劾胡惟庸,下場也不會太好。但作為大明公司總經理,你的任務就是捨生取義,守護大明江山,為老朱家賣命,在關鍵時刻就要敢於豁出去,但汪廣洋太讓人失望了。

老朱不但痛恨貪官殺貪官,也討厭庸官,照樣毫不留情的打擊。

政經堂(微信公眾號mdzjt2017)大明公司的董事長朱元璋,自當皇帝後有一個信念,所有為大明公司打工都屬於終身僱工,工資極低、要求苛刻,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一個例證是老朱竟然發售起了「免死鐵券」,當時發行的時候,笑嘻嘻的說好好工作,無論以後犯了啥罪,到時候刀快到脖子上的時候,只要拿出這東西,絕對免死。

但就得到這張鐵券,為大明公司出生入死的人可不在少數,最終能夠得到的人卻不多;老朱可真會逗人玩。

有朋友加我好友,說是「鐵粉」,我問「那一天會生鏽呢?」。

因為老朱發行的「免死鐵券」就很容易生鏽,以致於後期翻臉不認賬,該殺就殺,大家對老朱的信用產生了懷疑,以致於人人自危。

為了重塑大明公司的信用,也許老朱應該收回鐵券,換以「免死金券」。

繼續說正事,朱元璋處置了汪廣洋,給胡惟庸的震動很大,他本就有很多隱瞞了朱元璋的獨斷行為,又有貪慾斂財的經濟問題,尤其是自己的子女親戚與民間的高利貸、地主勾結,大肆侵佔普通民眾的田宅財富,民間多有怨言。

同時朱元璋已經懷疑他有異心,對他的不滿也越加顯然,時時對他公開加以責斥。

胡惟庸心虛,越發的犯起糊塗。似乎人就是這樣,本來挺好的,一旦受到別人的否定、訓斥,反而做起事情來不如以前那樣順心順手,處處犯渾。

人吶,需要的是鼓勵表揚,而不是否定批評。當領導、為人父母的朋友們,記住吧。

當有人上告胡惟庸的結黨謀反之後,朱元璋看到這道摺子後的反應,不是正常的驚訝傷心痛惜的表情,反而是喜悅興奮,好像是期待已久。

立刻安排新成立的立即就予以審究,並迅速胡惟庸連同告發人一起處決,中書省也被撤銷,丞相一職從此成為了歷史。

需要說明的是,在將胡惟庸解決了之後,朱元璋越來越沒有安全感,怎麼辦呢?

成立了錦衣衛,作為專屬皇帝的軍事機構,直接向皇帝負責。錦衣衛主要職能是巡查緝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不公開審訊處決。

老朱為了大明公司也是拼了,政經堂不想再套用岱岱說的那句話,省得又有人在群里說我的文章題目抄岱岱、內容抄百度、結論抄明公,咱真丟不起那人。

胡惟庸的謀反罪,是非常之事,所告的又是在職的左相,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更是非同小可。

但老朱對這件事卻做得如此草率,而且李善長也並未受到絲毫波及,給後人留下了很多猜測和傳言。

不過,胡惟庸的罪證卻一直在查證之中,並時有所得,比如通倭、通元,乃至牽涉到了李善長家的諸多不法事情,比較有名的就是洪武十八年藍玉一案。

老朱先殺人,後取證的做法,很不厚道。

加上李善長失勢後牆倒眾人推,洪武二三年,最終李善長被抄滿門並誅族,僅駙馬李琪及其子連同臨安公主得以恩免併流放外地。

這一場大屠殺連同清除餘黨,牽連廣泛,歷時數年,史稱戮誅共三萬餘人。

為了大明,一切都值。

總而言之,胡惟庸是史載的最後一任丞相,該官職就這樣隨著他的死亡退出了歷史舞台。

朱元璋廢除宰相制,直統六部,使後權越發增重,中央集權的專制制度至此發展到了頂端。

據史載,朱元璋每天要工作20個小時左右,跟現代的「勞模」沒太多區別,只不過老朱是為自己家工作,不拿工資,也很少親近女人,一輩子守著馬大姐,也算是為數不多的情感寄託,最終不得不提拔了點大學士,成立了一個級別不高但能分擔工作的內閣

但大學士雖然級別低,但天天接近皇帝,這權力逐漸的就增大了;老朱可以天天面對大學士,把他們當作皇帝顧問使喚,沒有點人情味,但後面的皇帝可不行,本身基因不高,皇帝能力差、水平低,全國一大攤子事,還得指著大學士,皇帝也是有喜好的,幾個大學士,皇帝也會選擇一個最信任的,慢慢的那個大學士就成了事實上的「丞相」。

朱元璋貧苦出身,一生為大明江山操心,通過強力的反腐,打擊貪官豪強,為像他曾經那樣的貧苦百姓爭取生存空間;老朱廢相集權,其目的不過是想讓大明公司永續,讓自己趁活著多干點事,給後人留下一片乾淨的天空,對得起自己公司的招牌——大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德政經雜談 的精彩文章:

TAG:明德政經雜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