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吃東西狼吞虎咽的,難怪你越來越胖

吃東西狼吞虎咽的,難怪你越來越胖

GIF

本期話題:進食過快的後果

羅得島大學的研究人員進行一項研究,揭示出人們進食的速度,是如何影響其卡路里攝取量的。研究人員向參與實驗的30名婦女提供了義大利麵食。在測試的第一階段,這些婦女被告知要快速進食,用9分鐘左右的時間吃完食物。而在測試的第二階段,研究人員則鼓勵她們放慢進食速度,將一口飯咀嚼15至20次再咽下去,用29分鐘左右的時間把飯吃完。實驗中這些婦女只有感覺吃飽時才被要求停止進食。在緩慢進食的情況下,這些婦女的卡路里攝取量平均會減少67大卡。每天少攝取67大卡的卡路里就意味著每年可減重7磅,這些婦女們還說,放慢進食速度後她們感覺更容易飽了。

-1-

我們作為上班族,中午午休的時間本來就不多,有些人為了爭取多點睡覺時間,午飯就會狼吞虎咽的吃下去,請問進食速度與我們人體有怎樣的關係?

很多人認為吃飯只要吃得好吃得飽就可以了,其實不然,吃飯的速度更重要。

以前的人總說進食時要細嚼慢咽。因為根據食物消化的第一道工序,由於吃飯過快,使得口腔拒絕不夠充分,導致唾液等消化液無法與食物充分混合,會影響初步的消化效果,造成胃的負擔。然後,沒有經過初步消化處理的大量大塊食物會快速地進入到胃中,而此時胃液沒有做好充分準備來迎接這些「不速之客」。胃來不及分泌足夠多的消化液,就會使很多食物堆積在胃中,進而引起消化不良。而由於消化不充分,會極大地影響營養的吸收過程。

GIF

細嚼慢咽的人,在蛋白質、脂肪和纖維素等營養物質的吸收效率方面,比快速進食的人要提高10%以上。

-2-

根據《日本經濟新聞》報道,日本有一項調查認為,導致肥胖的原因不僅是能量攝入量和是否運動的問題,還與飲食習慣和飲食行為有關,而且進食速度越快的人越胖。魏醫生覺得這樣的說法有什麼根據?

快速進食會導致食物在短時間內大量堆積在胃中,而胃的神經反射來不及告知人體其已經飽和,於是吃過量了都不自知。長期吃過量導致肥胖的後果可以是高血脂、高血壓、動脈硬化及冠心病。

也有一種觀點認為,用餐時只嚼兩三口就咽下去,會品嘗不到食物原有的味道。食物里含有表面的味道和從內部滲出來的內在味道。如能做到好好咀嚼、仔細品味,少量的食物便能增加胃的滿足感和飽食感。

-3-

美國有一位富翁,夫勒斥,體重90多公斤,到處求醫減肥不成,後試行咀嚼減肥。規定自己每餐飯吃30分鐘,咀嚼2000次,結果飯量減少一半,4個月體重減輕20公斤,為此咀嚼減肥法風靡美國。魏醫生,我們其實是不是也可以學習這種減肥法?這種減肥法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

當人咀嚼的時候,唾液酶分解食物會順便傳給大腦一個信息,指示食物量已經到達某個地方,而且在咀嚼的時候也會消耗一點能量。所以在進食時間更長的時候,咀嚼食物能控制有效的食量去減輕體重。科學家們認為長期的咀嚼大腦會傳更多的信息讓胃部覺得有飽足感,同時人體在消化的循環過程中有一種激素被稱為飢餓激素的物質水平也會明顯下降。換言之,你咀嚼得越久,就越不會感覺到餓,細嚼慢咽可以讓你耐餓耐很久。如果你用吞的,尤其是比較大塊的食物,還沒經過消化吸收就直接到腸道去了。

GIF

-4-

有醫生說,有種「口氣」屬於暫時性現象,跟進食過快有關。因為,如果吃的速度太快,食物下肚了,可口腔分泌的唾液澱粉酶不能及時到胃部,還停留在口腔。此酶為活性,容易被氧化產生異味。這種口氣病的原理是什麼?

有種「口氣」屬於暫時性現象,跟進食過快有關。這是因為,如果吃的速度太快,食物下肚了,可口腔分泌的唾液澱粉酶不能及時到胃部,還停留在口腔。此酶為活性,容易被氧化產生異味。

GIF

-5-

魏醫生接觸過一些因為進食太快導致急性病而需要求醫的人嗎?

最多的就是吃太快噎到。也有一些是因為消化不良造成的腸胃炎,有的就是吃得多又吃得快,容易導致胰腺發炎。比較輕微的癥狀就是上吐下瀉、發熱、全身無力,嚴重的話還會引起胃穿孔。

-6-

對辦公室經常進食速度太快的人,老師請給一些建議或食療。

在這裡給大家5個減緩進食的策略:

1. 小口吃

把食物切成玉米粒或豌豆大小的小塊來,增加咀嚼的次數,咀嚼次數增多將會減緩用餐時間。

2. 細細咀嚼

每口食物咀嚼15-20次,這將幫助你的大腦發出飽感信號,讓每一個味蕾享受咀嚼的快樂。

3. 放下你的筷子

在咀嚼期間喝些口水或進行一些談話。在咀嚼你美食時適當放下筷子,會讓美味持續的時間更久。

4.預先喝水

盡量提升飽腹感,餐前喝下400-500毫升的水,這會給你的身體提前產生飽足感,有助於減少攝入量。

5.吃體積大、熱量低食物

營養素,水果和蔬菜中都含有大量的水和纖維,這兩者都屬於體積大、熱量低物質,可以幫助你保持持續的飽足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一本良方 的精彩文章:

春困不覺曉,處處想睡覺!對付春困請看這裡

TAG:一本良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