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俄羅斯為何忍痛出口蘇35?需要中國幫忙改進一關鍵性能

俄羅斯為何忍痛出口蘇35?需要中國幫忙改進一關鍵性能

(中國空軍裝備的蘇35)

近幾日,關於中國準備再次購買蘇35的消息不脛而走,經過詢查發現消息的源頭是加拿大《漢和防務》傳出的,這個雜誌的主編平可夫素以信口雌黃著稱,所以中國準備再次購買蘇35的消息可以確定是謠言。並且中國非但不會增購蘇35,反而俄羅斯準備與中國展開合作,讓中國幫助升級蘇35的雷達系統。

(雪豹E無源相控陣雷達)

蘇35N011E(雪豹E)雷達是一款無源相控陣雷達,雖然號稱對雷達反射截面3平方米的目標偵測距離達到400千米,對F22這樣的隱身目標也可以達到90千米的探測距離。但是這個探測距離是通過將搜索範圍限制在一個極小搜索範圍、強化單一方向的掃描功率得到的。在這種模式下雷達探索範圍被限制在一個極小的視角內,掃描速度也很慢,根本不具備實戰價值。而美國的AN/APG63、77其實都可以做到,只是對方公布的是實際可用的探測距離。

(蘇35的雷達在敘利亞上空對FF2無能為力)

而蘇35在敘利亞的表現也證明了雪豹E雷達遠沒有宣傳的那麼優秀,在敘利亞上空執行護航巡邏任務的蘇35戰機,從未在遠距離探測到F22的存在,甚至出現過蘇35被F22悄悄尾隨而渾然不知的情況。俄羅斯也深知無源相控陣雷達技術早已過時,奈何俄羅斯自己的精密電子儀器加工工藝長期落後於中美歐,為蘇57開發的N036松鼠有源相控陣雷達還在研發完善之中,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只能無奈的尋求中國的幫助。

(殲16是首款裝備有源相控陣雷達的側衛戰機)

近幾年中國的機載雷達研發技術突飛猛進,已經為殲10C、殲16、殲20、FC-1、L15研製了多款有源相控陣雷達,有源相控陣雷達能夠同時兼顧探測、跟蹤、通信、電子對抗等任務,可用以很低的功耗探測遠距離目標,這些優勢是無源相控陣雷達無法比擬的。尤其是殲16所使用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是有史以來第一款裝備在側衛戰機上的有源相控陣雷達,該雷達在尺寸與蘇57的N036有源相控陣雷達差不多的情況下,承載的T/R模塊多出200個,具備更強的探測精度、距離。殲16與蘇35同屬於蘇27的改進型號,殲16的雷達安裝在蘇35上基本沒有任何問題。

(裝備中國雷達的蘇35必將如虎添翼)

中國從2016年開始接受蘇35戰機,對蘇35的雷達真實性能可以說是一清二楚,到目前為止只流傳出中國對蘇35的117S發動機很感興趣的報道,卻從未出現關於雪豹E雷達的報道,可見中國的有源相控陣雷達性能完全優於蘇35的無源相控陣雷達,如果蘇35能夠裝載殲16的無源相控陣雷達必將如虎添翼。

作者:火炎焱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兵器次元 的精彩文章:

中國打破美日關鍵材料壟斷,國產武器集體受益,戰力爆表!
《亮劍》中最具戰略遠見的,不是李雲龍,而是這個人

TAG:兵器次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