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春秋戰國時期為何宋國人和楚國人往往會成為被埋汰的對象

春秋戰國時期為何宋國人和楚國人往往會成為被埋汰的對象

文/寂寞的紅酒

春秋戰國時期,是我國成語故事的一個爆發期,我國很多成語形成於這個時期。在這些成語中,其實有不少存在嚴重的地域黑。而宋國和楚國經常會成為被埋汰的對象。比如守株待兔、揠苗助長、爾虞我詐、智人疑鄰、宋人掘井、朝三暮四等成語,說的就是宋人。而刻舟求劍、畫蛇添足、買櫝還珠、自相矛盾等成語,說的是楚國人。眾所周知,春秋時代國家林立,但為何宋國人和楚國人往往會成為被埋汰的對象?

其實這兩個國家經常無故躺槍有一個共同的原因,那就是兩個國家雖然是臣服於周王朝的諸侯國,但兩國和周王朝不是一家,被其他諸侯國視為「外人」。先說宋國。宋國跟周天子分封的大部分諸侯不同,宋國是商朝的直系後裔,而且還是公爵國,宋國周圍不是姬姓國家就是伐商獲封的功臣,周圍國家不懟他懟誰,所以宋朝被黑一點不意外。此外,宋人喜歡經商,有錢又有頭腦,也許是過於精明,也許是太有錢,所以引起了人們的仇富心理,讓宋朝成為被埋汰的對象。

楚國雖然是南方最強的諸侯國,但比宋國的地位強不到哪去。可以說,楚國在中原諸侯國的眼裡還沒有宋國高。楚國地處南部邊陲,楚人又野蠻落後,中原各國一直視其為蠻夷,誰都瞧不上眼。雖然楚國國力強盛,雄霸南方,但卻被封了個伯爵國,地位不高,又不受待見,所以楚國心裡憋屈,屢屢搗亂鬧事,和周王朝及中原各諸侯國打的不可開交。如此一個不服王道的刺頭自然成為中原諸國埋汰的對象。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戰國史》、《戰國策》、《春秋戰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寂寞的紅酒 的精彩文章:

蕭峰、虛竹、段譽三兄弟誰的武功最強,能不能打贏掃地僧
二戰時日軍在中國戰場所向披靡,為何遇到歐美強國就不行了

TAG:寂寞的紅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