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他沒被外星人擄走,也沒飛向群星,只是展現了人類意志和智力的最頂尖高度

他沒被外星人擄走,也沒飛向群星,只是展現了人類意志和智力的最頂尖高度

波叔每天都在講人的故事,高尚的人、成功的人、刻苦的人,或是擁有非常經歷的人,他們的共同點是:如果我們足夠努力,我們也能成為他們。


但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這樣的人,雖然很少——


他們的存在,我們只能仰望,並且珍惜。


2018年3月14日,物理學家

斯蒂芬·霍金

(Stephen Hawking)在位於英國劍橋的家裡平靜地離開人世,享年76歲。


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300年前的同一天,伽利略去世。


在過去的幾個小時里,朋友圈裡都在傳這個梗——霍金的生日與伽利略的忌日是同一天,霍金的忌日是愛因斯坦的生日。


這不是霍金的態度。


他曾淡然地談過這個問題:大約有20萬人也在這一天出生,所以這個巧合也不是那麼讓人吃驚。


同樣的道理,這一天也有數以十萬計的人離開。


這才是科學的態度,科學家的態度。


他並沒有被外星人擄走,也沒有飛向群星,他只是在自己76年的人生中,

展現了人類的意志和智力所能到達的最頂尖高度




1. 他曾是一位陽光帥氣的偷懶天才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霍金就是歪坐在輪椅上的形象。


可是他也有過青蔥的小鮮肉歲月,活潑陽光,與其他人沒有差別。


有差別的是他的頭腦。


霍從小理科成績就很好,在他的學生年代,英國並沒有奧數班之類特別能顯擺智力的東西。所以,他只是很順利地考上了一間很難考的大學——牛津大學,讀了一個很需要智力的專業——理論物理。



在牛津大學理論物理專業,聚集的是來自各方的天才。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普通天才與頂尖天才的區別很快就展現出來了。


有一次,導師給他們小組的4個學生布置了好幾個題目,限定一周內完成。


到了要交作業的那天上午,另外三位同學碰到正在讀科幻小說的霍金。



「你覺得這些題目怎麼樣,斯蒂芬?」一位學生問。


「噢,我還沒做呢。」斯蒂芬回答說。


「你最好做一下,」他的朋友說,「我們三個上個星期一直在做這些題目,只解出其中的一道。」


後來在去上輔導課的路上,他們又遇見了霍金並問他題目解得怎麼樣了。他說:「我時間不夠,只解出了其中的9道題。」


100台壓路機來回反覆碾壓的既視感。


霍金統計過,在牛津大學的三年里,他花在學習上的時間一共是1000小時。


平均下來,每天1小時。

其他時間裡,他興趣廣泛,開發了自己的業餘愛好。


譬如說,霍金大學是校划船隊的。


波叔考證了一下,此條消息屬實,有圖為證——



對,圖中最右為霍金,他是划船隊的舵手……


以智力碾壓的姿勢完成豐富多彩的大學學業之後,霍金要去英國的另一所名校劍橋大學讀博士。


他有兩個選擇,一個是研究最微觀的基本粒子,另一個是研究最宏觀的宇宙學。


他選擇了後者。


因為當時沒有說服力很強的基本粒子理論,研究者能做的只是把粒子分類,「像植物學研究一樣」,他瞧不上。


可是,就在他準備離開牛津去劍橋的最後一段日子裡,他的身體開始出現毛病。



2. 在對抗疾病中,他展示了人類意志力所能達到的頂峰


他感到自己系鞋帶有點困難,走路老是撞到別人和別的東西,說話也開始變得含含糊糊。


1962年的年末聚會,他為大家倒酒,卻把大部分酒都倒到桌布上了。


親友們看到都很擔心,把他送進醫院。


做了很多項檢查後,醫生診斷他患上了

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


這種病會影響脊椎神經索和控制運動功能的一部分大腦。


大腦的思維和記憶不會受影響,但會慢慢不能動彈,逐步癱瘓,最後由於呼吸肌不能運作而引起肺炎或者窒息死亡。

醫生說,21歲的霍金大概還能活兩年。



(找找照片里,哪位是霍金本尊)


哪個年輕人聽到命運的判決會不痛苦?


霍金也會。


他把自己關在房間里,聽著瓦格納的音樂,喝了不少酒。


但他挺了過來。在醫院裡,他的室友是一位患了白血病的男孩,沒多久就死了。霍金感到——



很清楚有人的命運比我還糟,至少我的情況還沒使我感到自己有病,當我為自己而難過時,我就想起了那個男孩。

他決定把博士念完。


雖然想在3年內拿到學位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他還是給自己定下了目標。


「把每一天當做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來活」,對別人只是勵志雞湯,卻是霍金的真實生活。


不幸中的萬幸,霍金研究的是理論物理。


干這份工作唯一需要的工具,就是大腦。


如果他是一個實驗物理學家,那就只能提前結束職業生涯了。


頭兩年,霍金的病惡化得很快。


他拒絕別人對他另眼相看或特別幫助,走路要自己用手杖,有好幾次摔得很重,頭上都纏上了繃帶。


說話也受到嚴重影響,別人都聽不懂。


霍金的表現完美地闡釋了這句話: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疾病不僅沒有拖慢反而加速了霍金的的研究和學業。


面對生命終結的威脅,一位以前只願意每天用1小時來學習的天才,爭分奪秒,一分鐘當兩分鐘來用。


在這個時期,他還順便做了一件其他正常人愛做的事情——


順便談了個戀愛。




3. 在生活中,他勇敢地追求每個人都追求的愛情。


霍金和一位叫簡·懷爾德的年輕姑娘戀愛了。


懷爾德是怎麼看上霍金的?她不介意霍金的病嗎?


她說——



我想尋找自己生存的意義,我想在照料斯蒂芬這個含義上我找到了。但我們是相愛的。……在我們第一次相識時,他已發病,所以我從不知道有一個體格健全的斯蒂芬。


總之,簡·懷爾德改變了霍金的生活,讓他的生命更加完整——學術與生活,一個都不少。


23歲時,在醫生預言他會離開人世的那一年,霍金拿到了博士學位。


他馬上和簡·懷爾德結了婚。


這時候,霍金的病情進一步惡化。


走家裡的樓梯到卧室門口,他要用足足15分鐘。


但他就是不允許別人幫助他。


妻子說——



有些人把他的這種態度稱為是有決心的表現,而有些人稱之為固執,我時而這樣認為,時而又那樣認為,

我想正是這種態度使他能夠堅持下去並取得成功。

「生命如果不有趣的話,多可悲啊。」

如果沒有這股勁兒,無論在身體上還是精神上,霍金肯定早就垮了。


在與霍金長達26年的婚姻里,簡像照顧嬰兒一樣照顧重病中的霍金,衣食起居無微不至,還育有三個孩子,可惜兩人還是在1991年以離婚告終。


當時種種說法,眾說紛紜。簡自言當年生活壓力太大,霍金是個

全能君王

高超的木偶

嚴重以自我為中心

,加上其他因素,她在1985年有了外遇......而霍金身邊也有了女看護伊萊恩。



不過這位女看護,性格挺潑辣,還是個醋罈子。她頻頻更換霍金身邊的女看護。據一名資深護士披露,每次有新護士到崗都要接受

另類新生訓練

,即伊萊恩故意讓她們看見她與霍金做愛的情景。



這樣做是為了告訴別人,他倆的確有性生活。


2000年,曾有各種流言說,霍金可能在身體和心理上遭受伊萊恩雙重虐待的消息。但他本人全部否認,這段感情最後也以離婚收場。




4. 在學術上,他展示了最聰明的人類大腦所能取得的成就


霍金在專業上的最高成就是以他命名的「

霍金輻射」


波叔簡單解釋一下,我們都知道黑洞引力很大,連具有最大速度的光都逃不脫。但霍金研究後發現,黑洞是可以向外發出輻射的。


這可是一個石破天驚的發現。


經過多年研究,1974年2月,霍金在一次會議上公布了他的結論。在場的同行都驚呆了,整個會場一片寂靜。


然後,會議主席、理論物理學家約翰·泰勒站了起來,大發雷霆,聲稱霍金說的一切是一派胡言,拉起他的同事就退出會場。


但是霍金髮表的論文讓大部分人都信服了。一個蘇聯物理學家在房間里轉來轉去,最後絕望地舉手說:



我放棄,我放棄,以前我不相信,現在我相信了。


就在論文發表後的幾周內,霍金就成為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這是科學家的最高榮譽。32歲的霍金是得到這個榮譽最年輕的科學家之一。


在70年代,普通大眾正好對黑洞產生極大興趣。霍金對黑洞研究的貢獻,讓他成為這個學科的象徵。


1978年,他獲得物理學界最有威望的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獎。


1979年,他被劍橋大學任命為牛頓擔任過的盧卡斯數學教授。



不過,他名聲最巔峰的時刻,是在他寫出

《時間簡史》

以後。


說起來,他之所以寫這本書,有一個明確的目的,就是賺錢。


雖然名氣一直不小,但霍金和簡的經濟情況不算寬裕,生了三個孩子之後更是緊巴巴的。霍金這樣的健康狀況,又買不了人壽保險,可以讓他在死亡或完全喪失能力的時候留給家人一點錢。


所以唯一的辦法是寫一本通俗的書,賺一點版稅。


巧的是,正好大洋彼岸的美國矮腳雞圖書公司的高級編輯彼得·古扎蒂在《紐約時報》讀到有關霍金的報道,也對這個引發科學革命的殘疾科學家產生了興趣。


對每一頁書稿,古扎蒂要都寫兩三頁編者意見。他把自己放在普通人的位置上,時不時給霍金回信說:



很抱歉,霍金教授,這點我不懂!


霍金想增加一個數學索引,把那些沒有出現在正文里的數學方程式列在裡面。古扎蒂否定了這個想法:



這會使讀者望而生畏!


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1985年8月,霍金得了肌萎縮症引起的肺炎,差點死掉。他已經不能通過自己的嘴巴和鼻子呼吸,所以醫生給他做了一個手術,切入氣管,在脖子上植入一個呼吸裝置。


從此他再也不能說話,不能發出任何聲音。


一位美國的計算機專家送給霍金一套軟體,讓他可以在計算機上選擇單詞造句,然後發送到聲音合成器,從而發出聲音。


經過練習,霍金每分鐘可以輸入10個單詞。



有點慢了,但我思考速度也慢,所以它很適合我。


這段時間,是霍金和簡最難熬的日子。他們支付不起霍金需要的護理費用,最後只能寫了一封又一封信給世界各地的慈善機構和基金會求助。


妻子說——



有些時間我感到我支持不下去了,因為我不知道如何應付局面。


幸好,《時間簡史》很快在1988年初在美國上市了。


先印了4萬冊。


剛上市,就有個編輯發現裡面有兩幅圖印錯了地方。可當打電話到各大書店要收回時,他們得到的回答是沒有書,因為它們全賣出去了。


霍金終於成了暢銷書作家。但《時間簡史》的暢銷仍然大大突破了他的想像力。事實上,他成了超級明星。


到了夏天,這本很難讀懂的書在美國就賣了50萬冊。在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時間簡史》也同樣成了暢銷書。到1991年初,它在英國已經被重印20次,就不用說近30年後的今天了。


中國也一樣。中譯本在1992年出版,至今仍然熱賣,也激勵了無數孩子投身物理學。


1992年版中譯本

到今天,《時間簡史》在全球的銷量早就突破了1000萬冊,是世界出版史上的奇蹟。


賣出那麼多,讀完的人就太少了。《華爾街日報》就說過,《時間簡史》是

「有史以來最沒被讀完的一本書」

。有個統計說,每個讀《時間簡史》的人平均只讀了6.6%。


不過,它已經成為

「即使讀不懂也要買來讀」

的文化標誌,就像一個評論家說的:



我斷定霍金得益於「名人智慧效應」,買一本書要比僅僅讀一篇該書的評論文章顯得更為高尚,但不必去讀它。在咖啡桌上或牌桌旁放一本書好像是知識分子的一種象徵,正如將一個多餘的Gucci商標縫在手提包上或將鱷魚商標縫在T恤衫上一樣。


平心而論,霍金是一位非常傑出的物理學家,但說他是「近50年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有點離譜。


你們都喜歡看楊振寧的感情八卦,但楊振寧在物理學的專業地位和貢獻不比霍金低,甚至可能要更高一些。


《時間簡史》也並不適合只有入門知識的讀者看。雖然霍金盡量把它寫得通俗,但還是太難懂了。讀不懂不丟人。


不過,如果你願意買、願意讀,波叔覺得也不壞。


因為為霍金貢獻一點版稅,讓一個有這麼嚴重殘疾卻又做出這麼大成就的人過上好日子,沒什麼不好。


一眨眼,當初被預言只能活兩年的霍金,已經走完76年的生命歷程。


他忍受身體的痛苦,頑強地活下來了,這種精神力量是人類的勝利。


對自己的殘疾,他唯一的遺憾是:



不能和我的孩子們玩體育遊戲。


神奇的是,從外表看上去,你看不出他有這麼老。彷彿時間對他做出了補償。


雖然身體扭曲、面容怪異,但我們已經習慣了他的形象,反而不再覺得違和。


坐在電動輪椅上的霍金,當之無愧是這個世界上最著名的人物。

謝耳朵和《生活大爆炸》的其他們一起拜訪霍金

劉慈欣寫的科幻小說把他塑造為向宇宙高等生物提出終極問題的人類代表。


卷福扮演過他,「小雀斑」還因為扮演他而贏得了奧斯卡影帝。

「小雀斑」和霍金

回頭想想,他的一生是多麼令人驚奇。


有人這麼評論他:



人要活到一定的年紀才會意識到生活並不公正。你所必須做的是在你所處的環境下盡最大努力。


而波叔想引用的是莎士比亞的另一句話:



即便把他關在果殼中,他仍是無限空間之王。


是的,任何事物都束縛不了一個和宇宙一樣廣闊的靈魂。


我們既不擁有他那種十億里挑一的天賦,也無法想像能像他一般與最強大的病魔鬥爭50年。


我們無法成為霍金。


只能以曾經與他生活於同一個年代而驕傲,以及好好珍惜他留給這個世界的智力與精神財富。


波叔挑選了幾條霍金近年來對人類未來的判斷,與小菠菜們分享——


1.

人類濫用抗生素所致的超級細菌就足以傾覆世界秩序。


2. 

人類將在2600年滅絕,我們需要重新尋找新的家園。


3. 

人工智慧(AI)的出現可能是我們文明史上最糟糕的事件

,除非人類社會能夠找到控制其發展的方法。

「我認為如果人類不飛向太空,就不會有未來。」


今日心情 嘆服


身居果殼,心有宇宙。




<點擊藍字,閱讀更多人物故事>


????


一個被甩的高富帥巨嬰,怎樣成為變態殺手?




愛我,請用你最本真的樣子




最吵架的才是真感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ookface 的精彩文章:

田園牧歌的神話,少信為妙
大男人不好做,再辛苦也不說

TAG:bookfa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