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飲食 > 白天睡不醒?警惕這8種異常犯困

白天睡不醒?警惕這8種異常犯困

俗話說「春困秋乏」,現在又到了每天睡不醒的季節啦!犯困其實沒什麼,但如果出現經常貪睡,除了"春困"和睡眠不足,還可能是一些疾病先兆。

白天睡不醒?警惕這8種異常犯困

通常情況下,犯困是因為缺氧造成的,長期處於密閉或擁擠的空間中,腦部會因為缺氧而變得疲乏、沒精神。但是,如果出現以下8個信號,還可能是你的身體在報警!

這8種「犯困」可能隱藏的疾病

  • 信號1:犯困且面色蒼白——貧血

貧血可能在任何年齡段發生,最常見和最早出現的癥狀就是疲乏、睏倦,此外還可能伴有頭暈、頭痛、耳鳴、眼花、注意力不集中、面色蒼白等。

白天睡不醒?警惕這8種異常犯困

解困建議:補鐵劑

如果確定是貧血,最好在醫生的建議下服用「補鐵劑」,或者是吃一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血、肝臟、瘦肉、禽蛋和魚類等,改善貧血的癥狀。

  • 信號2:遲鈍——大腦缺氧

大腦是人體全身的支配中心,大腦的耗氧量佔全身總耗氧量的25%。現在許多辦公場所往往設在大樓里,空氣不流通,容易導致大腦慢性缺氧。

白天睡不醒?警惕這8種異常犯困

另外,很多中老年人血管硬化、管腔變窄、腦血流量減少,容易導致腦細胞缺血缺氧,時間長了會引起睏倦、乏力、嗜睡等癥狀。

如果犯困的同時伴有記憶力下降、行為異常、反應遲鈍、個性改變等精神、神經癥狀,要高度懷疑神經系統和腦血管的問題,某些部位的腦卒中癥狀主要就是嗜睡及反應遲鈍。

解困建議:深呼吸

大腦缺氧要積極尋找引起缺氧的原因,如果身體有器質性病變則要積極治療。另外,還可通過改善工作環境,通氣,參加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深呼吸等。

  • 信號3:皮膚髮黃——肝病

如果常有很累而且好像睡不飽的感覺,全身軟軟的、覺得非常虛弱,還伴隨著皮膚髮黃、粗糙、食欲不振、噁心等。這時候就需要注意是否有肝膽方面的疾病了。

白天睡不醒?警惕這8種異常犯困

建議:儘早排查肝病。及時進行病毒學檢查、肝功能及肝臟彩超等非常重要。

  • 信號4:貪睡且難以睡醒——糖尿病

糖尿病病人出現白天嗜睡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兩倍,因為是一種代謝疾病,所以這種病的表現多種多樣,缺乏特異性。白天以全身乏力、精神萎靡、貪睡且難以睡醒,也可能是糖尿病正在發生。

白天睡不醒?警惕這8種異常犯困

這是由於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加上組織失水、電解質失衡等造成。因此,中年人或有糖尿病危險因素的人一定要定期檢查血糖,及早發現和治療。

建議定期檢查血糖,及早診斷積極治療,使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是最重要的方法。

  • 信號5:鼾聲如雷——睡眠性呼吸障礙

由於某些原因而致上呼吸道阻塞,睡眠時出現呼吸暫停,導致機體缺氧,身體器官得不到很好修復,白天很容易出現睏倦、乏力、嗜睡等癥狀。

對於肥胖或打鼾比較嚴重的人,出現上面的問題,最好觀察有無睡眠呼吸暫停,必要時及時治療。

白天睡不醒?警惕這8種異常犯困

解困建議:換睡姿

如果習慣於仰卧位睡眠,那麼改變姿勢為側卧,打鼾癥狀會緩解。必要時可到醫院進行睡眠呼吸監測。

  • 信號6:睡醒了還困——心臟病

如果血液供應不足,就會導致大腦缺氧,從而導致神經系統活躍性降低,具體的表現就是睡不醒。如果同時有心悸、氣短、胸悶、頭昏等癥狀,特別是在活動後癥狀加重、休息後減輕,最好查查心臟,如做心電圖、心臟彩超等。

白天睡不醒?警惕這8種異常犯困

解困建議:控制體重

心臟病重在預防,生活上控制體重,戒煙。合理飲食,適量運動,有利於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身體正常代謝,尤其對促進脂肪代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重要作用。

  • 信號7:講話節奏慢——甲狀腺功能減退

白天睡不醒?警惕這8種異常犯困

甲狀腺功能減退的表現比較隱蔽,多數患者並不知道自己患病。其主要表現為面部表情遲鈍、講話節奏慢、對很多事情都提不起興趣、經常犯困等。

建議:通常情況下,甲減都是不可逆的,需要終身服用甲狀腺激素治療。且需要定期複查,按個體需要調整甲狀腺激素的劑量。

信號8:手指麻木——中風先兆

中年男性們注意:—旦出現原因不明的睏倦、嗜睡現象,—定要高度重視,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風的先兆。

白天睡不醒?警惕這8種異常犯困

現代生活節奏加快,使中年人腦血管疾病發病率明顯增加,此時如果大腦血管出現險情,大腦供血供氧就會出現問題,出現睏倦、乏力癥狀。此外還會有手指麻木、原因不明跌倒、精神狀態發生變化等前兆。

排除以上病理原因,只是單純犯困的人,家人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查找原因:比如是否晚上睡得太少,餐後過飽,經常吸煙等。

改善犯困4方法

白天睡不醒?警惕這8種異常犯困

1、不要睡得太久,每天睡眠8小時左右就可以了,再延長睡眠時間反而可能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

2、多吃魚類、穀類食物,多吃水果或者喝點綠茶;

3、堅持早睡早起,每天午飯後睡半小時左右;

4、適量鍛煉,如跑步、做操、打太極拳、球類等,可有效加速體內循環,提高大腦的供氧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PiPi健康 的精彩文章:

冬天多久洗一次澡最科學?這6個誤區人人會犯
越「難吃」的食物越營養?這8種菜最養生

TAG:PiPi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