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究竟該怎麼念?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究竟該怎麼念?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這一詔書套語始自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自然少不了借用天命,其一舉一動都說成是「奉天而行」,因此,他自稱為「奉天承運皇帝」,其詔書大多也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開頭。其後,這個詔書套語沿用至清朝滅亡。

歷史上還有一說:明太祖定大朝會正殿為奉天殿,與臣下誥敕命中首稱「奉天承運皇帝」。而聖旨上因為皇帝是「天子」,「天」與「皇帝」寫一起時,要平齊。皇帝換行頂格寫和天同排,於是誤為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但是明清兩代的詔書並不是都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開頭,也有相當一部分詔書開頭真接用「皇帝詔書」或「詔曰」。另據考證,「奉天承運皇帝」之稱最早出現在唐代的後期,《唐會要》卷十九「讓黃帝廟」條記載:文敬太子李塬等人死後追封「奉天承運皇帝」之號,唐太宗開成四年(839),停廢此制。這句話正確的說法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逗號應刪) 先來說說「奉天承運」的意思。奉:遵照;奉天:遵從天意,指皇帝受命於天;承運:繼承新生的氣運。它是封建帝王詔書開頭的套語,「奉天承運皇帝,詔曰」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奉上天之命而承世運之道的皇帝下詔書說」。

對於天,所有的人都要尊奉、崇拜、敬畏,人類在祭祀活動中首先要祭天。中國古人認為:不僅個人的生死禍福取決於天命,王朝及天子權力的獲得,也來自上天的冊命,臣屬的官職俸祿又得自君主代表上天所作的冊命。歷代皇帝都以「天子」自居,就是天之子,認為自己是天命的承擔者和執行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采文說 的精彩文章:

憂心闊腿褲穿不好?那不是你腿粗或矮!是你腰上少了這根繩啊

TAG:采文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