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廉價,是我們越來越付不起的代價

廉價,是我們越來越付不起的代價


我們正面臨著「廉價的極限」






廉價的極限


/蘇琦


本文首發於總第843期《中國新聞周刊》




乍一看《廉價的代價》這個書名,很容易讓人以為這是一本關於一次性廉價商品如何導致環境問題的書。然而,這本書討論的主要不是商品的廉價,雖然也包括這方面的內容,而是包括

勞動、貨幣、食物、能源、關懷、自然和生命在內的無所不在的「廉價化」

。而這在作者看來,正是整個資本主義生態系統得以長期運行的秘密所在。


這種無遠弗屆的廉價化,使得整個人類及其所棲身的大自然付出了極其沉重的代價。也正是這種人們越來越付不起的「廉價的代價」,使得資本主義體系變得難以為繼,所以我們正面臨著「廉價的極限」。


「市場」一旦開始運行,便會不顧一切地把自己嵌入到一切社會關係中,試圖把一切要素納入到市場經濟中,這種說法無疑散發著《大轉型》作者波蘭尼的理論氣息。而資本主義體系始終在尋找廉價的勞動力、廉價的原材料以及廉價貨幣的投資市場,因此需要不斷創造新的邊疆、新的殖民地,這些又讓人想起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理論。只不過,在沃勒斯坦那裡,這種充滿不平等和剝削的體系被稱作依附體系,而開拓新邊疆和殖民地的過程被稱為創造新的邊緣地帶或將邊緣國家納入核心國家所控制的不平等交換體系的過程。

從這個意義上講,

《廉價的代價》可以說延續了對不受限制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體系進行批判的傳統

。不過,這種批判並不是波蘭尼和沃勒斯坦的簡單加總,而是在其基礎上進行的相當別緻的推陳出新。


這種「新」意主要體現在

抓住「廉價化」這根主線來重新講述資本主義的歷史,讓人有豁然開朗之感

,雖然人們未必完全認同這種全新的解釋。布羅代爾曾經將商業資本主義和工業資本主義這兩種形式的資本主義,分別形容為「資本在別人家裡」和「資本主義在自己家裡」。加上「廉價化」這一維度,可以加深人們對於這兩種資本主義之間差異性的理解:只有工業資本主義才能真正做到全方位地壓低從原材料到貨幣到勞動力等一系列要素的價格,從而為資本家創造最大的利潤。相形之下,威尼斯式的遠程貿易資本主義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資本主義,因為它更多是通過將香料等充滿異國情調和傳奇文化的產品加以奢侈品化,從而賺取超額利潤,這更多依賴於特權階級和暴富人群的好奇心與購買力來實現,充滿不確定性,無法真正做到「資本主義在自己家裡」。





【廉價的代價】


作者:[美]拉傑·帕特爾 詹森·W·摩爾


譯者:吳文忠 何芳 趙世忠


出版:中信出版集團


定價:68元  




作者從「廉價」的角度來解讀金融資本主義崛起的周期性因素也頗具說服力

:當實體經濟無法提供充分的「廉價」空間時,也即當收益回報開始減少時,人們都更傾向於選擇「脫實入虛」,將資本更多投入投機中,直至新的「廉價邊疆」被開拓出來。


這種全方位的循環往複的廉價化過程,自然充斥著血腥與暴力,因為無論是資源被掠奪的原住民,還是出賣自身勞動力的生產者,以及從事不被計價的家庭勞動的婦女們,都不會心甘情願地被廉價化。也因此,資本主義對生命和環境的破壞不能簡單地歸咎於經濟學意義上的「貪婪」,資本主義的運行所需要的各種廉價化既離不開國家的強制與暴力,也離不開文化與觀念的規訓或者洗腦。


那麼人們應該如何對抗和打破「廉價」的周期律呢

作者認為,除了重構人類社會與自然的關係使之可持續之外,更重要的是人類社會自身關係的重構。人們應當重塑有尊嚴有意義的勞動過程,通過新型的補償生態學給予被廉價化的要素以合理的報酬,重新分配土地、工作和關懷,讓人人都有機會為改善自己的生活做出貢獻,「這樣就可以解除資本主義每天都逼迫著我們做的那種抽象暴力」。


歷史的經驗證明,這樣一種旨在建立替代性體系的重構,註定不會是一蹴而就的。但人們已別無選擇,因為這是住在這個星球上所必須支付的租金。



值班編輯:寒冰



 

推薦閱讀




專訪浙江省紀委書記劉建超:把加強對監察委員會的監督擺在突出位置


為什麼跳槽越多,混得越差?




「萬惡的奧數」被叫停了,冤不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新聞周刊 的精彩文章:

美國人凌晨完成一項壯舉,告訴我們中美差距還有多麼巨大
00後的職場啟示:跟對大哥很重要

TAG:中國新聞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