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這一首宋詞,情感真摯深厚,格調悲涼深沉,內含千古名句!

這一首宋詞,情感真摯深厚,格調悲涼深沉,內含千古名句!

《虞美人》是一首寄贈友人的詞,寫於新法失敗後舒亶遭貶謫期間。此時的舒亶經歷了「烏台詩案」和「車蓋亭詩案」,其詩詞在政治上的表達已經很少,更多的是與世隔絕、清逸自然的風格。

《虞美人·寄公度》

宋代:舒亶

芙蓉落盡天涵水,日暮滄波起。背飛雙燕貼雲寒,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

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

上片寫日暮登樓所見。「芙蓉落盡」二句寫景。木芙蓉開於晚秋,童謠有「十月芙蓉正上妝」,「落盡」二字點明時值秋末冬初。需要注意的是,此處極易為世人所誤解,吳戰壘言此詞中芙蓉為「荷花」(《唐詩詞鑒賞辭典》)。個人認為值得商榷。荷花開於六月,但下片又有「雪滿長安道」,季節跳躍如此之大,且均為實寫,於情不合,於理也不合;另外「落盡」二字形容花朵掉落,簡單清亮。木芙蓉屬於木本植物,王維有句「木末芙蓉花,紛紛開且落」,而荷花屬於水生植物,荷葉闊大,荷花肥美,用「落盡」來形容卻顯得不是那麼恰當。因此,從節氣和文人修辭來看,此處芙蓉應為木芙蓉。「天涵水」和「日暮滄波」可揉在一起理解,日暮時分江上寒風吹起,目之所及,天水相接,煙波浩渺,離愁別緒,也隨著江波湧起。「背飛雙燕貼雲寒」一句,作者的視線用江面轉移到了天空,由平移轉向高遠,只見空中一雙燕子,相背著飛向雲端。「勞燕分飛」比喻曾經相遇的人,如今已經分離各西東,次處雙燕分飛也可以做此解。「貼雲寒」,以誇張筆法寫雙燕飛之高,同時「寒」字也給人一種心理感受,寒氣凜凜,一片肅殺。「獨向小樓東畔、倚闌看」一句由景及人,由遠景輕搖至近景,點明詞人所在地點,「獨」字輕輕托出,既寫出登樓望遠倚著欄杆的僅詞人一個,也寫出詞人思念故人的愁緒和孤苦之情。

下片直抒懷遠思人之情。「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滿長安道」寫出了詞人對時光流逝的感嘆。又是一年冬來到,長安道上大雪紛飛,如此寂寥無助,只能憑藉著杯中酒消遣時光罷了。長安,此處借指京城。「雪滿長安道」既點明了時間地點,又渲染出一種凄冷寂靜的氣氛,歲末年終,雪夜把盞,卻無知音共酌之人的孤苦呼之欲出。「故人早晚上高台,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作者想像著老朋友也像自己一樣登高望遠,他念著我,正如我念著他,遙相呼應,令人唏噓感動。作者盼望著老朋友能從江南給自己寄來一枝明媚的梅花,宣告這長冬的結束和春天的來臨。「故人」,指黃公度,作者的老朋友,「早晚」,指每日,隨時。「贈我江南春色、一枝梅」化用南朝陸凱贈梅典故,其詩曰:「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這一枝梅花,象徵著春天,象徵著希望,給遠方的友人帶去溫暖和安慰。此處用典不僅僅是文人意趣,更是作者發自內心深深的渴望。這兩句換頭,由作者切換到故人,情意真切而雋永,無怪乎唐圭璋讚歎此詞「用筆極疏雋」。

從審美感受來看,此詞換頭前後恰如一場電影的兩幀,形成了黑白與彩色的並置,預留了足夠的空間去容納更多可探討性。冬季的蕭瑟和早春的希翼,陰暗的雪天和明媚的梅花,詞人的孤苦和友情的溫暖,構成了強烈的對比,暖色調的結尾不僅讓全詞明亮起來,又讓人從內心深處感受到安慰和希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最美詩畫 的精彩文章:

5大才女五十句經典語錄,人生必讀一次,讓人受益匪淺!
蘇軾鮮為人知的詩詞10首,能讀過3首就算知識淵博了

TAG:最美詩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