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李嘉誠王健林鬧鐘定在5點57分

為什麼?李嘉誠王健林鬧鐘定在5點57分

遠方的寂靜

 遠方的寂靜

林海 

00:00/03:28

對很多人來說,早晨是一天中最匆忙的時段。近年來,我在研究人們如何利用時間的過程中發現,市場上鋪天蓋地的媒體教你如何利用早晨的時間。

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發布的一項睡眠調查結果顯示,在工作日的早晨,30-50 歲的人表示自己在 5:59 起床,而 46-64 歲的人則在 5:57 醒來。

可事實上,很多人到八九點才開始工作,早晨兩三個小時都在無意義的瑣事中白白浪費掉了。根據我的研究,即便在那些匆忙的日子裡,我們依然可以對早晨的時間安排做一些改進,將其變得更高效、更舒心。

百事可樂董事長兼 CEO 斯蒂夫·雷尼蒙德每天 5 點起床,然後在跑步機上跑四英里(約 6.4 公里),足足跑了幾十年。他說:「我從不會入住那些沒有跑步機的賓館。」儘管這些人清晨時間安排的習慣各不相同,但動機都是一樣的。因為作為成功人士,在需要處理最優先的要緊事或者生活中想做的事時,清晨時分正好是他們日程表裡最容易自我掌控的一段時間。

早起文化

早起文化:

【藍斯登原則】在你往上爬的時候,一定要保持梯子的整潔,否則你下來時可能會滑倒。

【提出者】美國管理學家藍斯登。

【點評】進退有度,才不至進退維谷;寵辱皆忘,方可以寵辱不驚。

爬高時梯子所應具備的條件:一是梯子要完整,每一級都不能有損缺,否則就可能栽下來;二是梯子的擺放要平整,急欲上爬,疏忽大意,隨時也有傾斜而倒的可能。藍斯登把一個人社會地位的升遷,用從梯子往上爬這樣生動形象的比喻來加以闡釋,通俗易懂。社會,像一架無形的巨大梯子,每個人都處於梯子的某一級。梯子不僅要「整」,還要「潔」,你踏著別人的肩膀上去,損人利己就是不潔的。

勤奮,成就生活之美!

早起文化:

【盧維斯定理】謙虛不是把自己想得很糟,而是完全不想自己。如果把自己想得太好,就很容易將別人想得很糟。

【提出者】美國心理學家H·盧維斯。

【點評】做人首先謙虛,謙虛也要有度,要把握好謙虛的尺度。對自己不懂的或懂的不夠的要謙虛學習,對工作職責中本應該由自己完成的,要盡自己的才能去完成,不能因過分謙虛而失去自己顯示才華的機會。

管理者要善於聽取最基層員工的意見。溝通是合作的基礎。拒絕溝通,也就意味著拒絕與別人的合作。

勤奮,成就生活之美!

早起文化:

【托利得定理】測驗一個人的智力是否屬於上乘,只看腦子裡能否同時容納兩種相反的思想,而無礙於其處世行事。

【提出者】法國社會心理學家H·M·托利得。

【點評】思可相反,得須相成。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很多時候,我們都需要寬容,寬容不僅是給別人機會,更是為自己創造機會。

勤奮,成就生活之美!

1

李嘉誠,出生於1928年,今年90歲。當記者問到李嘉誠的退休計劃時,他這樣說道:「我已做好退休準備,但現在還沒有這個計劃。我每天都樂於為股東或基金會付出時間和精力,數十年如一日,我可能是公司請病假最少的人之一。」

古人云:一勤天下無難事。「勤奮」可以說是從古至今幾乎所有的成功者都在踐行的真理。然而更多的人則把成功寄託於「勤奮」之外的偶然性。

對於此,李嘉誠認為:「勤奮是個人成功的要素,所謂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個人所獲得的報酬和成果,與他所付出的努力是有極大的關係的。運氣只是一個小因素,個人的努力才是創造事業的最基本條件。」

今日事今日畢,拖延是惡習!

我有晚上在辦公室加班的習慣,因為白天應酬太多,有個員工也跟我一樣,晚上經常出現在公司辦公室里。我就跟他說:「不要太晚,注意休息。」他說:「今天還有工作沒完成,做完就休息。」有一天晚上,我發現他走了,可過了一會兒又回來了,我過去問他,他說在路上突然想起電腦系統的一個數據弄錯了,所以馬上回來,改了再回家。他的這種敬業精神深深打動了我,後來公司成立一家新部門,我讓他做了部門經理。因為工作交給他,不會耽誤在他手裡,我放心。他現在已經是公司的副總。

——摘自《李嘉誠自傳》

2

李嘉誠的辦公室陳設非常簡單,桌面上乾淨得一張紙都沒有,因為多年來他堅持「今日事今日畢」。

這就是李嘉誠,他就是這樣的一個不拖延的人,李嘉誠的世界裡沒有拖延,在他看來,每一個嚮往未來的人都要做到「今日事,今日畢」。不論是誰,管理者也好,員工也罷,只要有了拖延這樣的惡習,那麼他的進取心就一定會逐漸減少,最終喪失。每個人在快要取得成績的時候,往往因為一個懶惰的念頭而放棄了一秒鐘,而這一秒鐘就是最大的錯過。

李嘉誠在管理企業的時候,最注重的就是時效性,一個管理者是沒有能力去承擔拖延帶來的損失的。唯一的辦法就是,從現在開始,今日事,今日畢。凡是能及時完成的工作他必然很快就付出努力。對於他來說,拖延浪費的不僅僅是時間,還有財富和榮譽。

快十分鐘的表:用勤奮佔盡先機!

如果你只是站著不動,自然不會傷到腳趾,你走得越快,傷到腳趾的可能性越大,但是同樣,你能達到某個機會的可能性越大。最重要的是早上的事下午必須有決定或答覆。假如下午發生的事非常複雜,則必須24小時內答覆,我的手錶總撥快10分鐘以便準時出席下一個約會。

——摘自《李嘉誠自傳》

3

將手錶調快10分鐘是李嘉誠多年以來養成的一種習慣。在李嘉誠看來,這就是一種抓住機遇的表現。在商場中有所收穫的人,一定都是勤勞的、善於把握先機的人。每天提前10分鐘,就意味著每天多10分鐘的機會。

在李嘉誠的眼裡,什麼是先機?當一個新事物出現,只有5%的人知道時,趕緊做,這就是機會,做早就是先機。當有50%的人知道時,你做個消費者就行了。當超過50%時,你看都不用去看了!這是使李嘉誠常勝不敗的一個重要因素。透過這個「先機」要訣,我們不難發現,趕緊、做早等字眼無不傳遞著一個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勤奮。

李嘉誠的勤奮習慣是年少時在茶樓養成的,這也為李嘉誠今後取得的商業成就鋪墊了基礎。廣東人習慣喝早晚茶,大清早就有茶客上門。故茶樓規定必須在早上5時開始為客人準備茶水茶點。為此,李嘉誠的鬧鐘總是調快10分鐘響鈴,這樣,每天他都是最早一個趕到茶樓,為的就是能夠讓自己隨時走在別人的前面。長期以來養成的習慣讓李嘉誠將「搶先」視為經商的頭號要訣。

當塑膠花廠辦起來之後,李嘉誠便開始琢磨,如何讓這家廠子辦得紅紅火火,如何成為塑膠業的佼佼者?

為此,李嘉誠主動向行業的專家詢問有關塑膠花的知識,並且親自學習先進技術。當得知生產塑膠花的公司缺勤雜工的時候,李嘉誠隨即到這家公司報名,從勤雜工人做起,以打工的方式系統地學習製造工藝,十分虔誠地向工友請教有關技術。這樣,李嘉誠很快便掌握了塑膠花的技術。正是這種勤奮,讓李嘉誠最終成為了一代「花王」,也為他今後的事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嘉誠創業之初所處的那個時代,由於信息寡劣,幾乎是誰勤奮誰就有可能撿個金元寶。也正是因為這樣,李嘉誠將「塑料花」的生意做到了全世界。如今,勤奮雖說不再是創業營商的唯一因素,但仍舊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

向成功開拔:表面要謙虛,內心要驕傲

「取得成就」和「真正成功」有著天淵之別。要做一個比成功更成功的人,擁有專長、技能、學歷、人際網路或經驗只是基本功,更重要的是要確立你與眾不同的品質和看世界的角度。

——摘自《活出你的故事》

4

1946年,在塑膠廠銷售業績蒸蒸日上的勢頭下,18歲的李嘉誠便被提拔為部門經理,統管產品銷售。兩年後又晉陞為總經理,全盤負責日常事務。他已熟稔推銷工作,可也深知生產及管理是他的薄弱之處。李嘉誠是勤奮的,他並不曾因為這不是他目前的工作而放棄學習,而是一點一滴地滲透銷售的本質。他每日除了處理好總經理應該做的事情外,總是蹲在工作現場,身著工裝,同工人一道工作,實驗每道工序的具體操作過程。

其中,有一個小插曲很值得一提:有一次,李嘉誠站在操作台上割塑膠帶,竟然不慎把手指割破,鮮血直流。性格倔犟的李嘉誠並沒有吭聲,而是自己暗地裡迅速纏上膠布,又繼續操作。不想,事後傷口發炎,很是嚴重。他這才到診所去看醫生,幸好沒有落下後遺症。

據說,許多年後這件事被一位記者知道了,這位記者向李嘉誠提及這事,幽默地說:「您的經驗,是以血的代價換得的。」李嘉誠微笑道:「大概不好這麼說,那都是我願做的事,只要你願做某件事情,就不會在乎其他的。」

就這樣,李嘉誠以自己的勤奮和聰穎,很快就掌握生產的各個環節。掌握各個環節的好處就是:龐大的銷售網路被李嘉誠縝密地建立起來了。銷售及生產勢頭開始因為協調連貫而變得日臻完善。

李嘉誠成為塑膠公司的台柱,同齡人中的傑出者、佼佼者。20歲出頭的他,就爬到打工族的最高位置,做出了令人羨慕的業績。

面對這樣的業績,李嘉誠應該心滿意足。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中沒有「滿足」兩個字。這一次,他決定離開。關於離開,他並沒有特別掙扎,他已經對自己充滿信心了。

當李嘉誠說出辭職的話時,我們很難想像老闆的態度。不過,老闆終究是智慧的,他並沒有指責李嘉誠「羽毛豐滿,不記栽培器重之恩」,而是約李嘉誠到酒樓,設宴為他辭工餞行,這令李嘉誠十分感動。

李嘉誠懷著愧疚之情離開塑膠公司,他不得不走這一步。這是他人生中一次重大轉折,從而邁上充滿艱辛與希望的創業之路,開始新的人生搏擊。

謙虛的態度、驕傲的內心,勤奮的工作,這三點是新時代企業家不可或缺的品質,也是在現實歷練中經得起檢驗的成功法寶

5

關於意志力

永遠不要在晚上做決定

每個星期都有 168 個小時,然而並不是每一個小時都同樣適合做任何事情。

一項關於「意志力」的研究成果表明,在早晨,人們更容易完成那些需要個人自律才能做到的事情。

因為早晨時分,我們享受了一整夜的好覺,意志力相當充沛,此時我們在情緒上也更樂觀,更容易對付那些消耗精力的事情。

而在晚上,人們比較容易失去自控力並做出糟糕的決定,這似乎已經成了司空見慣的現象。

減肥的戒律不是在早晨的時候打破的,而是在晚上;

衝動型犯罪主要在夜晚 11 點以後爆發;

吸毒、酗酒、不正當性行為、揮金豪賭等種種過錯通常也都是在晚間發生的。

該項研究還發現,自律能力強的人在從事很多需要自律的活動(比如做功課、準時上學或上班)時,卻常常不去運用這種能力。

因為對於成功人士來說,做那些事情已經不再是一種選擇,而是一種習慣。

想要把一件事情變為習慣,起初要消耗一部分意志力才能做到,不過長此以往,堅持下去的話,就會如同條件反射一般,不需要消耗意志力也能進行。

比如刷牙,大多數人早上不會在刷牙的問題上糾結,不會去計較自己走到水槽邊是不是值得,也不會考慮牙刷在口腔里按摩的感覺是否舒服。因為刷牙僅僅是一個習慣而已。

培養習慣的過程中,你會一步一個腳印地取得進步,從而為自己的幸福、健康和財富打下紮實的基礎。

終有一天,自控力會讓你身心放鬆下來。它消除了你的壓力,幫你把意志力積蓄起來,以應對那些重要的挑戰。

6

什麼是最理想的早晨習慣

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培養任何習慣。

比如,你可以在大多數人吃早餐之前洗衣服;你也可以趁孩子尚未醒來的時候,先去看一會兒電視。不過大多數人在看電視時並不需要意志力,洗衣服的活兒也是遲早要乾的。

最理想的早晨習慣,是那些只要通過定期適當的練習就能產生長遠效益的事情。

比如:

1發展事業,籌劃未來前途

人們之所以選擇在早上專心工作,其中一條關鍵因素就是:在這個時段不會有人過來打擾你,你可以把手頭要做的事情一氣呵成地搞定。

小說家安東尼·特羅洛普保持了幾十年如一日在清晨那幾個小時里從事文字創作的習慣,而芝加哥大學的歷史系博士後夏洛特·沃克則用每天早上 6 點到 9 點的時段來專攻她那本西非宗教政治的歷史著作。

「雖然我每天都有工作,但是在早晨的時候,我有的卻是一份事業。」夏洛特說。

2晨練後,更容易「沾枕而睡」

阿巴拉契亞州立大學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相比那些在其他時段健身的人,早晨起床就鍛煉的人晚上更容易「沾枕即睡」,而且能夠一覺到天明。

一種比較合理的解釋是,當我們起床後,人體開始釋放應激激素,而早晨健身正好抵消了這些激素的作用。倘若選擇其後的時段鍛煉,則給這種激素更長的作用時間。

早晨鍛煉的人更容易堅持下來,很可能由於先前提到的意志力以及邏輯安排上的合理性。要知道,跑一次步的效果是微乎其微的,但一輩子堅持每周跑步 5 次的話,就會徹底改變你的健康狀況。

3早晨的親子時間更融洽

凱瑟琳·墨菲是一名企業稅務律師,我在《168 個小時》一書中曾經特別講過她在時間管理上的巨大轉變。

過去,她晚上經常加班,拿不出多少時間陪伴女兒。我建議她每天早晨和女兒一同起床,把上班之前的時間看作親子時間。她很樂意地接受了這個建議。

「這個應該很容易能辦到,不知道為什麼從前沒有想過。」

接下來的幾個月里,她們開始共同做早餐,並親密地依偎在一起,有時候還能在保姆上門之前給女兒講幾個故事。當兩年以後,我再去回訪確認時,墨菲跟我說,「我們全家人現在非常喜歡這個時段。」當審視自己的生活時,我也堅持這一理念:將早晨作為積極向上的親子時間。

很多孩子在天剛蒙蒙亮的時候就醒了,假如你一整天都在外面工作並無法見到孩子,為什麼不去利用好這段時間呢?

7

如何改進你的早晨?

通過研究人們在早晨的各種習慣,我發現要想好好利用這段時間,有四大步驟是必不可少的。

1像減肥一樣記錄時間安排

如果你想要更好地利用時間,那麼首先就得知道自己現在是如何使用它的。

比如你去減肥,營養師會叫你做個膳食記錄,這樣就能防止你亂吃東西,而同樣的道理也適用於我們的時間管理。

當你正在認真思索早晨時間該如何安排時,不妨試著去追蹤記錄一周的時間,一有機會就去做,而且越詳細越好,因為解決早晨時間安排困境的答案往往隱藏在一天中的其他時段里。

2設定一個適合自己的計劃

當你搞清楚了時間利用情況之後,請再問自己一個問題:

對你來說,一個完美的早晨應該是什麼樣的?

就我個人而言,早晨可以先從跑步開始(或者也可以像某位讀者建議的那樣,從清晨的性愛開始),接著享用一頓有咖啡相伴、充滿溫馨氣息的家庭早餐。等到把家人送出門外以後,再根據自己的興趣,專心地做一個長期項目,比如編寫一本書,或是更新自己的博客。

3告別「晚睡強迫症」

一個美好早晨的願景要與你眼下的實際生活融合在一起,請把最重要的事務安排到早晨的時候去辦,排擠掉那些實際上並不緊迫的事情。

如果你花了 15 分鐘洗澡,那麼你就少掉 15 分鐘,花 5 分鐘就少掉 5 分鐘,除非你的習慣是一邊洗澡一邊冥想。

然後想清楚自己幾點睡幾點起,習慣熬夜的人或許會發現,從原本想起床的那個鐘點出發,往前倒推 8 個小時,算出來的結果一般也不會是一個過早上床的鐘點。

其實你可以用各種途徑來平靜自己的情緒,避免睡下去以後在床上輾轉反側。睡前一小時之內不要看電視,也不要查閱電子郵件,有證據表明:屏幕發射的光亮會影響我們的睡眠狀態。

4做讓你樂在其中的事

這是最為重要的一項步驟。

要想把一個願望化為一種習慣,就必須具備自發的強大意志力才行,而且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剛開始早起,你一定擁有愚公移山那般的動力,可到了第 13 天,你可能就動搖了。怎麼辦呢?

請你慢慢地邁出第一步。在前一天提早 15 分鐘上床,次日提早 15 分鐘起床,如此這般持續一段日子,直到新的時間安排成為你的習慣。

同時還要記住一點:不要把你要培養的習慣變成各種自虐行為,請選擇那些真正讓你樂在其中的項目。

我們很多人之所以喜歡賴床,是因為只要一想到白天各種不得不去做的事情,我們的大腦就會感到疲勞。

8

結語

一流成功人士都明白,早餐之前的那幾個鐘頭是彌足珍貴的,絕對不可以在半夢半醒的狀態下白白浪費掉。清晨那幾個小時是向所有人開放的,只要我們願意去好好地把握它。

只要成功一次,就會成功一萬次。一旦你把某個勝利銘刻於心,那麼就很有可能屢戰屢勝,所向披靡。

那麼,你想怎樣利用自己的早晨時間呢?

這個問題值得深思熟慮。你需要花功夫去弄明白,對自己而言什麼事情才是最有意義的。一旦下定決心之後,再小的習慣也能創造巨大的效果。

19 世紀英國著名小說家安東尼·特羅洛普曾經說過:「習慣這個東西,具有水滴石穿的力量。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堅持去做,就能勝過那些艱難的大事。

當你更好地養成自己的早晨習慣,足以改造你的整個人生。

·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陽董說 的精彩文章:

馮小剛:「雞」將過去「犬」力以赴

TAG:陽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