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康熙是怎樣教子的?

康熙是怎樣教子的?

在清代京師西郊海淀西邊的丹陵沜,康熙帝曾經建過一座「避誼聽政」的暢春園。園裡的無逸齋,雕樑畫棟,典雅恬靜,是皇太子允礽讀書的地方。

康熙帝有35子,20女。皇長子允禔,為惠妃納喇氏所生,康熙不大喜歡他。康熙異常鍾愛的是孝誠仁皇后赫舍里氏生的次子允初。允初生於康熙十三年(1674年),出生時,他母親就死去了。他一歲時被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命立為皇太子。四歲時,康熙帝便親自教他讀書、寫字。六歲時,康熙帝請了大學士張英和李光地為皇太子的師傅,延館在宮,孜孜教誨。在皇位世襲的封建時代,皇太子的臧否,直接關係到清朝的宗廟、社稷。康熙帝認為「自古帝王莫不以豫教儲貳為國家根本」。他惟恐皇太子不深通學問,未明達治禮,所以對允礽孳孳在念,面命耳提,督以禮節,勤加訓誨。

允礽長到14歲時,應該出閣讀書了。一天,康熙帝在暢春園對皇太子老師尚書達哈塔、湯斌和耿介等說:「古昔聖賢訓儲不得其道,以致顛覆,往往有之。」又援引李世民的教訓說:「唐太宗亦稱英明之主,不能保全儲副,朕深悉其故。」於是康熙帝特委任諸臣,教導他的儲貳允礽。康熙帝戒諭允礽讀書寫字要勤奮,不許有一日暇逸,所以賜名允礽讀書的學堂為「無逸齋」。

允礽在無逸齋的讀書生活按當時干支紀時為序,以某一天為例,是這樣安排的。

卯時(上午5——7時)。滿文師傅達哈塔,漢文師傅湯斌和少詹事耿介,進入無逸齋,向皇太子恭行臣子禮之後,侍立在東側;管記載皇太子言行的起居注官庫勒納、田喜篝侍立在西側。皇太子允礽伏案誦讀《禮記》中的章節,諷詠不停。允礽遵照他皇父「書必背足120遍」的規定背足數後,令湯斌靠近案前,聽他背書。年近60歲的湯斌跪著捧按皇太子的書。聽完允初的背誦,就用硃筆點上記號,重劃一段,捧還經書,退回原來的地方站立。

辰時(上午7——9時)。康熙帝上完早朝,向皇太后請安之後,來到無逸齋。皇太子率領諸臣到階下恭迎。康熙升座後,問湯斌:「皇太子書背熟否?」湯斌奏道:「很熟。」康熙接過書後,允礽朗朗背誦,一字不錯。康熙又問起居注官:「爾等看皇太子讀書如何?」奏道:「皇太子睿質岐嶷,學問淵通,實在是宗廟萬年之慶!」康熙帝囑咐他們對皇太子不要過分誇獎,而應嚴加要求。檢查完允初的功課,康熙帝回宮。

巳時(上午9—11時)。時值初伏,驕陽似火。皇太子不揮羽扇,不解衣冠,凝神端坐,伏案寫字。這時他的師傅湯斌和耿介,因為年邁暑熱,晨起過早,佇立時久,體力不支斜立昏盹,幾乎顛仆。允初寫好漢字數百,滿文一章,讓師傅傳觀。師傅們看後,湯斌奏道:「端嚴秀勁,真佳書也!」庫勒納也奏道:「筆法精妙,結構純熟。」午時(上午11—下午1時),侍衛給皇太子進午膳。皇太子命賜諸師傅飲食。諸臣叩頭謝恩後,就坐吃飯。膳後,皇太子沒有休息,接著正襟危坐,又讀《禮記》。讀過120遍再由湯斌等跪著按書,允初背誦。

未時(下午1-3時)。侍衛端進點心。允初吃完點心後,侍衛在庭苑中張候—按上箭靶。皇太子步出門外,站在階下,運力挽弓,扣弦射箭。這既是一節體育課,又是一節軍事課,是為教育皇太子「崇文善武」。允礽射完箭,回屋入座,開始疏講。湯斌和耿介跪在書案前面,翻書出題,允礽依題講解。申時(下午3—5時)。康熙帝又來到無逸齋。皇長子允褆、三子允祉、四子允禛、五子允祺、(六子早殤)、七子允祐、八子允禩,同來侍讀。康熙帝說:「朕宮中從無不讀書之子。向來皇子讀書情形外人不知。今特召諸皇子前來講誦。」湯斌依旨從書案上信手取下經書。隨意翻開經書命題,諸皇子依次魚貫進前背誦、疏講。皇五子祺因學滿文,所以只讀寫滿文一篇,圈點清楚。

酉時(下午5—7時)。侍衛在院中張候—按置箭靶之後,康熙帝令諸皇子依序彎射,各皇子成績不等。隨後康熙帝親射,連發皆中。天色已暮,諸臣退出。允礽在無逸齋一天的功課完畢。據清代官書記載,皇太子讀書,不論寒暑,無一日間斷。但康熙教子儘管謹嚴,皇太子允礽並沒有按他所期望的路子走,後來被廢掉了。這裡原因自然極為複雜。清朝不取皇位嫡長襲制,而康熙帝在位年久,皇子眾多,諸皇子鳩聚黨羽,奔走鑽營,覬覦大位。所以,康熙帝深感「不卜今日被鴆,明日遇害,晝夜戒慎不寧」之苦。允礽被廢后,諸皇子更結黨營私,趨之若鶩。康熙帝無法,又廢而復立,立而復廢,後終清世不再訂立太子之制。康熙帝教子,可謂費盡苦心,思之長遠;但終於事與願違。這不是康熙帝無能,而是千年封建專制世襲制度結下的毒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康熙 的精彩文章:

少林寺:少林寺受康熙委派,七個和尚護送三個官員去西部
歷史上的大阿哥胤禔:圈禁二十多年,閑得慌便生了二十九個子女

TAG:康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