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中國古代王朝很難堅持300年?

為什麼中國古代王朝很難堅持300年?

原標題:為什麼中國古代王朝很難堅持300年?


熟悉歷史的小夥伴一定會發現,中國的王朝更替就像是遵循著什麼規律一樣,不到三百年就得滅亡。唐朝289年,明朝276年,清朝267年。也許有小夥伴會說漢朝有400年啊,其實這麼算是不對的,漢朝的東漢和西漢除了國號一樣外,其實可以算是兩個朝代,這樣算下來,西漢210年,東漢只有短短的195年。


這是為什麼呢?這其中有什麼規律么?沒錯,確實有規律,這就是咱們今天的要講的,促使王朝300年就要滅亡的根本原因——土地。



夏商周因為土地所有制不同,所以不列入本次的討論範圍之內,它們的滅亡原因也與咱們討論的這些朝代不同,所以也就不用拿它們來反駁我了,咱們下面來看一下土地所有制是怎麼毀滅的這些王朝。


從漢朝開始算起,我們發現每一個大一統王朝滅亡之前,不約而同的都會爆發大規模的農民起義。西漢末年有赤眉綠林,東漢末年有黃巾起義,唐朝末年有黃巢起義,明朝末年有李自成起義,清朝末年雖然面臨著西方列強,同樣沒逃過太平天國起義。



難道是農民們看到朝代到末期了,所以就要起個義?顯然不是的,我們只要稍微了解一下就會發現,這些時期會爆發農民起義其實只有一個原因——天災。在大災之下,農民沒有吃的根本活不下去,面前只剩下兩條路,一條是活活餓死,一條就是暴亂,搶糧搶田。結果不用選嘛,餓死肯定得死,暴亂卻有活下去的機會,是人都知道要怎麼選。



那麼新的問題來了,天災難道還看時間?有什麼規律不成?這個顯然也不是的,這幾個大一統王朝建立的時間沒有規律,滅亡時間也沒有規律,只有存活時間有些類似。所以為什麼王朝末期會爆發大災,根本原因不在於天災,而在於王朝失去了對抗天災的能力!


為什麼會這樣?因為土地所有制的原因。學過歷史課的都知道,每一個王朝開始都會伴隨著均分田地,這個時候全國每個人都會分到田地,耕者有其田,自然安居樂業,很快達到王朝頂峰時期,什麼文景之治,貞觀之治,永樂盛世,康乾盛世等等。



但是,古代土地是私有的,又是可以自由買賣的,這就會造成一個問題,土地多的人抗災能力強,很少賣地,土地少的人卻會因為意外不得不賣掉田地,於是多者愈多,少者愈少,這就是「土地兼并」,沒田的人怎麼辦?只能去當佃戶,一旦成為佃戶那收益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了,地主要多賺錢,佃戶就得多交租,你要不想租?沒關係,因為長時間的和平,人口也越來越多,所以你不租,想租的人多著呢。


被剝削到極致的農民抗災能力越來越差,所以到了最後,一場大災就會讓大批大批的農民無以為生,只得起義。有人會問,國家不賑災么?當然要賑災啦,但是王朝行政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僵化,到了末期這種大災已經無能為力了。大地主們有的是辦法逃稅,國家收不上糧,拿什麼賑災?



每個王朝都是這樣,難道就沒人想改變么?當然有了,比如西漢末年的王莽,王莽就想通過「王田制」杜絕土地兼并的問題,但是他立刻就遭到了所有地主的反對,於是豪強們就推出了劉秀這個光武帝。


再看,唐朝是大門閥建立的,明朝朱元璋雖然是農民出身,但他的支持者也都是大地主,清朝更不用說,皇帝下面一堆的貝勒貴族,沒一個人會願意分出自己名下的田地。喊著要分田的啥下場呢?王莽被史書稱為最壞的人,張角黃巢各個都是「奸賊」,李自成不用說了,現在網上罵最多的就是他,誰敢分地主老爺們的田就得被釘在史書的恥辱柱上。於是呢,大家還繼續使用以前的辦法。這病根不除, 300年時間一到,這病自然就得繼續犯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月夜茶話 的精彩文章:

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唯獨漏了一個人,15年後他果然篡位稱帝
溥儀被趕出皇宮時,帶出一件貼身寶物,上交國家後成為鎮館之寶

TAG:月夜茶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