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小紐扣的前生今世,我們遺漏了多少中國的傳統文化!

小小紐扣的前生今世,我們遺漏了多少中國的傳統文化!

小小紐扣並不起眼,但無可否認的是就是這樣不起眼的設計卻為人類社會的進步做出了不小的貢獻。有人說紐扣來源於古希臘、更多人說紐扣的來源已經無從尋找,但是小編在這裡告訴大家,紐扣最早的起源地就是我國!考古發掘證明,在明朝以前墓中出土的服飾,幾乎全是結帶式,它們就是紐扣的前生。

紐扣是指有孔眼的圓片,縫在衣服的一邊,圓片穿過衣服另一邊的紐孔,將衣服扣緊。它是人類常相伴守的生活服裝用品。據考古發現,早在公元前4000年,波斯人已經可以把加工過的小石頭塊製成紐扣。古代的埃及人也把金銀製成紐扣,縫在衣領的周圍作為點綴;古希臘人則在肩部用紐扣與環圈將束腰的外衣扣緊。

不過這個時候的紐扣的裝飾作用大於實用價值,直到十三世紀人們發明了紐孔,紐扣的作用才大大地獲得了提高,加之當時已經普遍按照人體的形狀裁剪衣服,紐扣的作用就變得非常重要,流行之風也就難以阻擋。

這樣,紐扣也如同人們的出身一般也划出高低貴賤之分,有錢有勢的人無不在衣服上縫上價值不菲的金、銀或象牙製成的紐扣,以彰顯財富和等級的身份,甚至到了走入天堂之門那陣,也要把刻有自己姓名的紐扣做為遺產留給子孫後代。

然而,平頭百姓卻沒有這種本事,他們只能縫製最為便宜的取之於動物骨骼或采自木材的東西,而且也不用考慮後給兄弟姐妹做什麼貢獻,因為他們同樣需要以智慧和創勞動的奇蹟來彌補生活的艱辛。

我國周代已開始採用上衣下裳制。不論男女都穿著上衣下裳的兩截衣服。禮儀要求也相當嚴格,朝內有專管製作禮服的官員,文武百官做大典時,必須穿著禮服。當時對服裝的使用比較規範,服裝制度也相當完備。周朝反映周王朝禮儀的《周禮》、《禮記》等書中出現了「紐」字,「紐」是相互交結的紐結,也就是扣結。

根據現在我收藏的西周銅製陰文紐扣及我國考古發現,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對紐扣的使用。雲南晉寧石寨山出土的戰國文物中,就已用蘭、蘋果綠、淺灰色的綠松石做成的圓、橢圓、動物頭狀和不規範形狀的紐扣。每顆都有一、二個小孔。

有的鐫刻花紋,造型別緻,艷麗多彩,具有妙美的蠟光光澤。現在收藏的紐扣藏品中,仍然有用小石塊、貝片、動物角和核桃、椰殼製作的簡單紐扣。由此可見,國人在西周時期,就已有人使用紐扣。

紐扣在現代已經隨處可見,但它帶給人類發展帶來的便利和後期的時尚作用卻遠遠大於它本身的形象,希望我們都能記住這小小的紐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時尚紐扣 的精彩文章:

TAG:時尚紐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