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心動欺騙了你

你的心動欺騙了你

影視中常常看到這樣的狗血劇情:

·武俠劇:美麗的女主從懸崖上/高處掉落,英俊的男主飛身而過接住了她,女主驚慌失措中與男主深情對望,一見鍾情。

·現代劇:男主遇到危險,女主挺身而出,男主與女主奔跑在求生的路上,男主氣喘吁吁中與女主相視而笑,墜入愛河。

這些場景都有一致之處,首先是男主或女主陷入危境,然後遇上了對方,再陷入愛河。

在這種情境中的心動感覺,真的靠譜嗎?

20世紀70年代,心理學家達頓和艾倫(Dutton and Aron)的「危橋實驗」告訴我們,NO!

Dutton等人讓一位漂亮的女性做研究助手,選擇在兩座不同類型的橋上進行實驗。

一座是卡皮拉諾弔橋,全長450英尺,寬5英尺,懸空的弔橋來回擺動,既動人心魄,又令人心生懼意。

另一座則是橫跨了一條小溪但只有10英尺高的普通小矮橋。

這位女助手站在橋中央,等待著18到35歲的沒有女性同伴的男性過橋。

她告訴那些過橋男性,希望他能夠參與正在進行的一項調查,完成一份簡單問卷,並根據一張圖片編一個小故事(即主題統覺測驗,TAT)。

實驗結束時,女助手給所有的男性留下了姓名和電話,示意如果想要進一步交談的話,可以聯繫她。

結果顯示,走過卡皮拉諾弔橋的男性中,有一半的男性後來給她打過電話。而那個穩固的小橋上經過的16位男性,只有兩位給她打過電話。

而且,在危橋上的男性編製的故事中,含有更多的情愛內容,如女朋友、接吻、愛人等。

Dutton等人還讓一位男性助手進行了同樣的危橋實驗,結果兩組男性受試者給男助手打電話的人數只有一兩個。

實驗解釋

通俗點來說,當人居於危險的情境中時,會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形成相應的恐懼之情,這是人的本能反應。

因此那些在危橋上的參與者們更容易在生理上有所激動。根據情緒的二因素理論,他們會對自己的生理表現尋求一個合適的解釋。

解釋有兩種:一是因為調查者的無窮魅力讓自己意亂神迷,二是因為弔橋的危險讓自己心如撞鹿。

兩種解釋似乎都有道理,都可以接受,而真正的原因卻是難以確認的。在這樣模糊的情境下,一些人對自己生理喚醒進行了錯誤歸因,即對於弔橋上的一些人,本來是危險的環境致使他們心跳過速,但是他們卻將這錯誤地理解為是調查者的魅力所致了。

而正是這樣的原因,導致了那些處於危險情境中的男人,與其它環境中的人相比較,對自己身邊的調查者產生了更多的興趣,更多地撥通了漂亮女調查員的電話。

回到文章的最初,這兩個狗血劇情可能的解釋是:危急場景引發了人們的生理喚醒,如心跳加快,呼吸急促;然後其間的人們有意或無意中將這種反應看做了「我為他(她)而心跳」(雖然認識不一定正確),最終導致了更進一步的相親相愛。

看完這個實驗,你是否還能信誓旦旦說自己是真心為Ta心動的呢?

你究竟是為Ta心跳,還是為它心跳?

思考

上述實驗,包含了哪些心理學知識?考研學子必想必看!

1

情緒的二因素理論

即沙赫特的兩因素情緒理論(普心第十章情緒)。

該理論認為,情緒既來自生理反應的反饋,也來自對導致這些反應的情景的認知評價。因此,認知解釋兩次起作用:第一次是當人知覺到導致內臟反應的情景時,第二次是當人接受到這些反應的反饋時把它標記為一種特定的情緒。人們對於同一種生理喚醒可以做出不同的歸因,產生不同的情緒,這取決於可能得到的有關情景的信息。

根據此理論,上述實驗的理論解釋為:

在情緒體驗的過程中,人們首先感受到的是自己生理表現與以往有所不同,如,覺得渾身發熱、心跳加速、手有點抖,接下來,會不由自主地到環境中尋找線索來解釋此時自己的生理表現。這便是對生理反應的認知評價。一些受試者將這些生理反應歸因為漂亮的女主試對自己的吸引力。

2

主題統覺測驗(TAT)

屬於人格測驗中的投射測驗的一種(普心的第十二章人格)。

TAT的假設是,受試者根據圖片情境所編出的故事會和其生活經驗有聯繫,不自覺地把自己隱藏或者壓抑在內心的動機和慾望穿插在故事中,進而把這些內在的東西「投射」出來。以上實驗,研究者採用了TAT對性慾的投射來做統計指標之一。

3

實驗心理

自變數:環境因素(危橋 vs. 矮橋),主試性別(女性 vs.男性)

因變數:TAT的測驗分數,受試者給主試打電話的人數

控制變數:受試者性別(男性),年齡(18-35),沒有女性陪伴者

上述知識點,來自斃考題APP。

想獲取更多與心理學相關的知識點,掃碼即可註冊下載。

本文所講實驗參考自:

Dutton, D. G., & Aron, A. P. (1974). Some evidence for heightened sexual attraction under conditions of high anxie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30(4), 510-7.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理考研斃考題 的精彩文章:

TAG:心理考研斃考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