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結腸息肉?是什麼原因引起?結腸息肉如何治療?
結腸息肉的概念
結腸息肉系指生長自結腸粘膜而隆起於粘膜表面的病變。通常源於上皮細胞的過度生長並從粘膜表面向腔內擴展。無論其呈廣基、亞蒂或長蒂等狀,均僅表示肉眼外觀形態,而不表明病理性質,故臨床上在病理性質未明之前,對於炎症、感染性肉芽腫、組織增生和癌腫有隆起性病變者,通常用。息肉。來描述。結腸息肉自然病程較長,癥狀不甚典型,位於不同部位的息肉,可導致不同的臨床癥狀。幼年型息肉可自行脫落,成年型隨年齡增長而發病率逐漸上升。部分可以發生癌變或與癌腫關係密切,被公認為癌前病變。有些具有遺傳性或伴隨全身疾病。
結腸息肉的發病原因
1、飲食性因素
長期進食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性飲食者結直腸息肉的發生率明顯增高,多進食新鮮水果蔬菜以及維生素C者息肉的發生率減少。
2.膽汁代謝紊亂
胃十二指腸潰瘍行胃空腸吻合以及膽囊切除術後患者,膽汁的流向和排出時間發生改變,大腸內膽汁酸的含量增加。實驗顯示膽汁酸以及膽汁酸的代謝產物脫氧膽酸和石膽酸均有誘髮結直腸黏膜產生腺瘤性息肉或癌變的作用。
3、遺傳因素
在結直腸癌患者中,約有10%的患者具有家族患癌病史。同樣,家族成員中有人患有腺瘤性息肉時,其他成員發生結直腸息肉的可能性明顯升高,尤其是家族性息肉病具有明顯的家族遺傳性。另外,曾經患過其他部位癌腫,如消化道癌、乳腺癌、子宮癌以及膀胱癌的患者結直腸息肉的發生率也明顯升高。
4、腸道炎性疾病
結腸黏膜的慢性炎症病變是導致炎症性息肉發生的主要原因,最多見於慢性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以及阿米巴痢疾、腸道血吸蟲和腸結核等,也見於結腸手術後吻合口部位。
5、基因異常
家族性息肉的發生可能與第5對染色體長臂內一種被稱為APC的等位抑癌基因的功能喪失和缺如有關。正常情況下,該等位基因需要同時發揮作用以抑制腫瘤的生長,當該基因出現缺如或發生突變時,對腫瘤的抑制作用消失,從而發生結直腸腺瘤性息肉病和癌變。
結腸息肉的癥狀
1、間斷性便血或大便表面帶血,多為鮮紅色,致大出血者不少見;繼發炎症感染可伴多量粘液或粘液血便,可有里急後重,便秘或便次增多,長蒂或位置近肛者可有息肉脫出肛門,亦有引致腸套疊外翻脫垂者。
2、少數患者可有腹部悶脹不適,隱痛或腹痛癥狀。
3、直腸指診可觸及低位息肉。
4、肛鏡,直乙鏡或纖維結腸鏡可直視見到息肉。
5、鋇灌腸可顯示充盈缺損。
結腸息肉的治療
1、單個息肉可行切除加病檢同時進行。
2、多發息肉或息肉較大有惡變徵可經肛門肛窺腸鏡進行病理活檢以除外惡變。
3、低位或長蒂脫出息肉可用肛窺,直乙鏡,套扎或經肛門直接切除。
4、廣基或多發息肉可經腹、會陰、氐尾部行腸壁腸段部分切除。
5、高位息肉可行纖維結腸鏡高頻電切。
6、息肉有癌變應按腫瘤行根治性切除術。


※如何早發現肝癌,高發人群你知道嗎?
※腫瘤化療不得不知道的知識
TAG:快樂的小代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