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博通併購高通失敗 股東利益至上不可靠

博通併購高通失敗 股東利益至上不可靠

????博通宣布收購高通失敗,讓記者想起寶能和萬科的股權爭奪戰,不少人站在寶能立場上說股東利益至上,認為有錢就能任性,就應該保護。股東利益是該保護,但不是無限制的。

????先說說博通收購高通。博通3月14日宣布放棄收購高通,原因是來自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禁令。特朗普的命令說,博通將不允許以任何方式收購或合併高通,博通公司向高通董事會提出的所有建議都是無效的。

????特朗普否決這項交易的原因是美國安全,美國財政部近日向高通和博通的律師發出公開信稱,基於歷史記錄,博通在收購一家企業之後,通常會切斷投資,這將損害高通在5G技術及標準制訂方面的領導地位,為中國廠商例如華為在5G的影響力留下空間,從而損害美國國家安全。公開信還具體提到,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公司積极參与5G標準制訂,華為擁有10%的5G專利。此外,高通還與美國國防部在內的政府部門簽有合同,向美國國防部提供產品,如果高通對美國政府的產品供應被限制或打斷,會給美國國家安全帶來影響。

????美國財政部下屬有專門的委員會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CFIUS」)來評估來自海外收購的影響,特朗普很明顯同意了財政部的看法。

????假若博通遷冊到美國,那就可以規避財政部CFIUS的監管,但是特朗普的命令非常明確,特朗普命令兩家公司應該「永久放棄擬議的收購」,表明博通的遷冊舉動不會對特朗普產生任何影響。也就是說,即使是美國國內發生的併購,也要面臨政府的強力介入。

????簡單梳理一下美國政府的邏輯,是擔憂一種間接傷害:博通收購高通後,會裁減研發上的投入,然後讓美國在通訊上的控制力下降,影響軍隊採購,會給中國企業帶來空間。

????這其實是一種猜測,就是認為博通將來會這麼做,但這種猜測不是沒有根據的,美國政府的判斷來自博通併購之後採取的常用措施。

????寶能對萬科的收購戰最後沒有成功,政府方面也起到核心作用。深圳國資(深圳地鐵集團)現在成了萬科大股東。萬科是深圳市本土成長起來的大企業,現在發展非常好,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寶能領導下發展如何,具有不確定性。這是政府利益的體現。

????這次博通收購高通沒有成功,還因為高通管理層的拚命反抗。當時萬科管理層也拚命反抗寶能的收購,管理層強烈反對的收購,幾乎很難成功。

????彼時很多人站在寶能一邊,認為寶能掏了真金白銀,其股東利益應該得到保護,王石代表的只是管理層,管理層只是股東的看門狗,不能讓內部人控制,最好接受股東的安排。

????寶能作為股東當然有權利提出自己的意見,甚至提名新的董事會名單,但是管理層也有反對的權利,也可以有自己的見解,管理層後面是上市公司所有股東。高通的管理層更為純粹,他們更像職業經理人,高通的股東更為分散,沒人認為他們發出反對的聲音就不對。

????寶能的收購資金來源也一直是個問題,博通收購高通需要的1000多億美元,也要靠借款,這跟寶能的槓桿收購有點類似。此外,美國政府也舉出博通併購之後裁減投入的例子來反對。

????高通若被收購,博通給了一個溢價,看起來是符合高通股東利益的,是個更好選擇,但不應該看一個橫切面,還要更長久的看,比如更長遠的社會利益。

????併購影響面甚廣,包括股東、員工、政府、供應商和銷售商等。他們都可能在適當時刻發聲,在美國併購時,工會也是非常強大且不可忽視的力量。

(證券時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證券時報 的精彩文章:

伊戈爾電氣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度業績快報
2017年全球黃金需求量下降7%

TAG:證券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