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世間少一個天才!知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

世間少一個天才!知名物理學家霍金去世,享年76歲

今日據BBC等多家外媒報道,知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已經去世,享年 76 歲。

霍金的家人在周三凌晨發表聲明,證實他已在劍橋的家中死亡。霍金的孩子 Lucy、Robert 和Tim 在一份聲明中說:「我們親愛的父親今天去世了!我們感到深深的悲痛!」

霍金患有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病情會隨著歲月逐漸愈加嚴重,1985年因患肺炎做了穿氣管手術,被徹底剝奪了說話的能力,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有過兩次婚姻,育有3名子女。

曾有人問霍金,他的身體狀況對科學研究是幫助還是限制,他對死亡的恐懼又是什麼。75 歲的霍金回答說,他很幸運能夠從事理論物理學研究工作,這是少數幾個不會受限於身體狀況的領域之一。

過去這麼多年,他一直都在英年早逝的預期中生活著。他不怕死,但也還不急著死,在死之前他還有太多的事要做。

緬懷!

我們緬懷這位物理界的大家,為人所共知,因為他是繼愛因斯坦之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

關於霍金與病魔的鬥爭史,他更是一位頑強的鬥士。

1963年,21歲的他不幸被診斷患有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即運動神經細胞病。當時醫生曾診斷身患絕症的他只能活兩年,可他一直堅強地活了下來,而且活到今天的76歲,只能說太頑強了。

英國《金融時報》評論:霍金展示了人類精神超越身體嚴重殘疾的傑出能力。

生平簡介

史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 日),英國物理學家與宇宙學家,現任職劍橋大學理論宇宙學中心研究主任。

霍金做出很多重要貢獻,最主要的是他與羅傑·彭羅斯共同合作提出在廣義相對論框架內的彭羅斯–霍金奇性定理,以及他關於黑洞會發射輻射的理論性預測(現稱為霍金輻射)。

霍金是皇家文藝學會的榮譽會員,並曾經獲得總統自由勳章,後者是美國所頒發最高榮譽平民獎。從1979年至2009年,霍金是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學教授。

霍金撰寫了多本闡述自己理論與一般宇宙論的科普著作,廣受大眾歡迎。其中《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曾經破紀錄地榮登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暢銷書排行榜共計237周。

簡讀||《時間簡史:從大爆炸到黑洞》

本書出版與1988年,已被翻譯成40多種文字,銷量近千萬冊,本書是霍金寫的一本關於宇宙、時間、空間的通俗讀物,共12章,向公眾提供了一個新的視野,讓我們知道宇宙正在以一種我們不可思議的方式運行著。。。

在人類對宇宙認識的變遷當中依次出現了四個主要學說,分別是地平說、地心說、日心說和無限宇宙論。

最初人類認為地球是平的也就是地平說。這符合我們對世界的直觀印象,但隨著人類知識的積累,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人類逐漸認識到地球是圓的,於是地平說不再成立。

在2000多年前誕生了地心說,地心說的支持者以亞里士多德和托勒密代表的哲學家,他們認為地球是宇宙中心,日月星辰都圍繞著地球旋轉,這種觀點是符合當時人類的天文觀測水平的。

直到十六世紀哥白尼發現了地心說的邏輯錯誤,地心說跟天文觀測有誤差,從而提出了日心說。認為太陽產生宇宙的中心,地球是太陽的一顆行星。伽利略和開普勒又對日心說進行了證實、修正和擴充。

一百多年之後,牛頓繼承了哥白尼以來的宇宙討論,他發現萬物運行靠引力,從而解決了太陽系和恆心的動力學問題,從引力性質出發牛頓推測,這個世界是無窮無盡的,也就是無限宇宙論。

人類對宇宙的理解是基於物理學的發展,宇宙學研究的是日月星辰的運行規律,物理學研究的是物體運動的本質規律,所以在第二部霍金用四個章節講述物理理學知識的進展。

(二)

在這一部分,我們會講到一亞里士多德和牛頓為代表的經典物理學和20世紀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我們發現物理學和天文學是互相影響的,物理學的發展改變著我們的宇宙觀念。

在經典物理學的世界,亞里士多德的運動學認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不受力的物體就保持著靜止,所以在他的地心說宇宙模型看來,地球靜靜地躺在宇宙中心,日月星辰分成各個圈層,圍繞著地球運動,但是什麼在推動著日月星辰運動呢?

亞里士多德設想,在恆星那一層之外又一個不動的推動者,這就是著名的第一推動。推動者是誰?不知道。

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個運動定律,想必你在高中物理課堂上被他們所謂難過,它們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們第一次定量的解釋了物體的運動規律,也把宇宙的討論範圍擴展到了太陽系之外。

在討論宇宙的時候,牛頓認為恆星組成的宇宙應該是穩定不變的,因為數千年來我們看到的星空幾乎行。因而宇宙群星整體上應該是處於靜止狀態,牛頓認為萬有引力定律同樣適用於恆星之間,引力會引起蘋果落下來,也會引起一切有質量的物體向中心下落,所以宇宙應該是無限大的不存在中心,因為假如宇宙大小有限,恆星就會在引力的作用下向中心聚集、坍縮,從而就無法保持靜止不動,宇宙就會在並不太長的事件當中毀滅。

在無限大的宇宙當中,對於任何一個物體來說,受到來自各個方向的引力保持平衡,於是我們就可以看到安靜的夜空,這就是牛頓的靜止無限宇宙觀。它主要包括下幾點:

1、空間平直且無窮無盡

2、時間均勻流動,且各處都相同。

3、物質在空間和時間的剛性舞台上運動。所謂剛性舞台,時間和空間是固定不變的。

當時人類還不知道恆星壽命竟然長達數千萬,甚至百億年,對於我們來說,恆星看起來似乎確實是永恆的。另外當時的人類也沒有發現一個物體的運動速度如果超過了光速,時間就不再是均勻流動的。畢竟光速是超出人類日常經驗。

牛頓的宇宙觀持續了200年,當物理新思想、天文新發現接踵而來的時候,牛頓的無限宇宙論也就隨之瓦解。這個新理論就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20世紀初愛因斯坦認真考慮了光速問題,愛因斯坦把光速不變作為了狹義相對論的基礎,把時間和空間聯繫起來,從而改變了人類的時空觀念。

經過十年努力,愛因斯坦又把引力擴大到了相對論當中,提出了廣義相對論,時空不是牛頓認為的那樣是平直的,而是受到大質量天體影響發生彎曲。

牛頓告訴我們空間是平直的,由於引力作用地球在橢圓軌道上圍繞太陽運動,愛因斯坦的則是認為太陽巨大的質量把時空的彎曲,宇宙時空結構本身就是個曲面,愛因斯坦的引力的本質進行了重新解釋,他認為時空的彎曲產生了引力,這也是廣義相對論最核心的思想。

利用廣義相對論,物理學家弗里德曼和勒梅特發現,空間不可能一直保持靜止。1929年,美國天文學家哈勃發現了宇宙確實是處於膨脹的狀態。

除了廣義相對論,20世紀物理學新大廈的另一支柱是量子力學,他也支撐著宇宙學的新發展,講量子力學之前,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光子、電子、原子核這些小夥伴兒,他們都叫微觀粒子。一起構成的宏觀世界的物質。比如說光子構成了光,電子圍繞著原子核旋轉組成分子,而分子是構成實物的基本粒子。

量子力學告訴我們,微觀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不連續的。微觀粒子遵循的規律,跟宏觀世界的規律大相徑庭,宏觀物質的運動雖然複雜,但是只要測量精確,數據完善,就可以做出準確的預測。就像如果街頭上遍布探頭,我們就能夠記錄一個人的日常行蹤,判斷他的行動目標,所以牛頓經典物理學是確定論。

但是在量子世界的發現打破了確定論,不確定性原理告訴我們,無論如何努力也都無法準確測量一個微觀粒子的所有的物理性質。比如說位置、速度。為了探測粒子的性質,我們必須用另一個已知的粒子。比如說光子作為探針,但是這個探針本身就會干擾粒子的狀態,這種不確定性本質上不是有干擾造成的,而是微觀粒子本身的性質,也就是說光子、電子、原子這些粒子的位置分布本來就具有隨機性。

量子力學和相對論聯手成就了我們對宇宙的新理解。關於量子力學的研究,讓我們探索到星體內部微觀世界的規律,比如說在恆星的中心,氫原子核通過核聚變形成氦原子核,這個過程當中釋放的能量以光的形式發射出來。

相對論則為我們展示了宏觀世界的規律,大質量的星體一起時空彎曲,時空彎曲是引力之源。各宇宙天體在這樣的引力空間當中運行著,於是,科學家們預測宇宙起源於一次大爆炸,而後不斷的膨脹,在這個過程當中誕生了宇宙當中的微觀粒子,形成了恆星和星系,進而在恆星演化過程當中形成各種元素,這些元素在宇宙當中重新聚集,形成了新的恆星,行星,包括地球,這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論。

物理學新知識的產生,改變了人類對於天文學的認識,現代宇宙學誕生了,我們甚至認為這一次的宇宙學才脫離了哲學思辨,進入到科學研究的範疇。

上世紀60年代,天文觀測的新發現,有力的支持了宇宙大爆炸理論,天文學家觀測到非常遙遠的星體,這種類似恆星的天體簡稱「類星體」,它其實是正在吸收物質的大黑洞。它存在於遙遠的過去,這說明宇宙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確實存在演化。

微波背景輻射,是瀰漫在宇宙中所有方向的低頻電磁波,它來自宇宙形成初期,性質符合大爆炸理論的預言,這些證據的支持,讓宇宙大爆炸理論得到科學界的承認,取代了牛頓的禁止無限宇宙觀,而霍金對於黑洞的研究也正是由此開始的。

(三)

接下來我們進入第三部分,一起來說一說黑洞,當一個大質量恆星的燃料耗盡之後,會發生猛烈的爆炸,沒有了熱量的支撐核心處的物質會在自身引力的作用下發生坍塌,形成緻密性體,這就是黑洞。

如果說太陽下要成為黑洞,就得把現在140萬公里直徑壓縮到三公里大小,如果要把直徑1萬公里的地球變成黑洞,那麼地球的直徑就只有兩厘米。因為坍塌處的引力非常大,連光線都無法逃脫,從外表看來就是個黑窟窿,所以說稱為黑洞,這是「裸黑洞」。

黑洞周圍如果沒有任何物質我們是看不到它的,因為它是黑的,宇宙也是黑的,但是如果黑洞周圍有物體正在往裡邊掉,黑洞強大的引力場會加速物質的運動,讓它變得能量很高,從而發光發熱,在進入黑洞之前,發出強烈的輻射,也就是說正在吞噬物質的黑洞,算得上宇宙當中最明亮的天體。

1965年在天鵝座發現了一個強烈輻射x射線的天體,叫做天鵝座x1,被認為是我們發現的第一個黑洞。對於宇宙學特別是黑洞的研究,可謂是人類思想史上最大的一個腦洞。

基於愛因斯坦天才的想像力和數學推理,在完全看不到黑洞的情況下,霍金等人竟然推導出來關於黑洞的許多性質:

第一黑洞起點問題。1960年代,霍金開始研究黑洞起點問題,所謂起點,就是我們在數學上把零放在分母上出現的無限大情況。霍金和另一位英國物理學家彭羅斯在研究當中發現,根據廣義相對論,黑洞當中必然存在著這樣無限大密度的空間,這就是起點。然而我們所有的物理學定律都處理不了無限大的情況,也就是說,人類已知的科學定律在起點上是失效的,起點在科幻領域是非常熱門的詞,2014年科幻電影,星際穿越當中描述人類可能通過起點進行時間旅行。

第二黑洞無錨定理。1971年,霍金證明了旋轉的黑洞必須是軸對稱的,其他科學家把這個證明發展成黑洞無錨定理,處理個錨,是指多餘的性質,也就是說,黑洞的性質僅僅是由它的質量 攪動量和電荷決定的,所以也可以叫黑洞三錨定理。不管形成黑洞的物質究竟是什麼,黑洞究竟是什麼形狀,黑洞都沒有複雜的性質,黑洞是一個極其簡單的物體。

第三黑洞面積不減定理,霍金還發現,只要有東西掉進黑洞,黑洞面積就會增加。兩個黑洞合併成一個合併而成的新黑洞,面積就會等於或者是大於兩個黑洞之和。也就是說黑洞的面積永遠不會減少,這就是黑洞面積不減定理。當兩個黑洞合併成一個大的黑洞,虧損的質量會以引力波的形式,釋放到宇宙空間,傳遞到地球上,這就是引力波事件。2015年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探測到了引力波,因此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四是黑洞不是黑的,黑洞面積不減的性質,讓我們聯想到熱力學當中的熵增定律,那什麼是熵增定律呢?在熱力學中一個系統,如果沒有外力做功,他的混亂程度總是在增加的。就像那些熊孩子的房間,玩具繪本總是越來越亂,不會自行回到擺放的位置上去,這就是熵增。

然而這一類比就意味著黑洞如果數據有熵,它就會對應一定的溫度,因此具有輻射,但是黑洞是黑的,連光都逃不出來,怎麼還會有輻射呢?為了解決這一矛盾,霍金提出了他最有名的貢獻,也就是把量子力學應用於黑洞研究,這就是黑洞的霍金輻射。

從量子力學的角度來看,我們所謂的真空,其實並不是真的空無一物,而是隨時會產生許多動態的正反粒子對,也就是量子力學允許存在一個過程,暫時從真空當中借出部分的能量,當然能量不能無中生有,所以說這樣的量子對一個具有正能量,一個具有負的能量,而且它們只能暫時存在,從宏觀上看,它們的能量總和仍然是零,因此,霍金提出在黑洞附近產生的正負能量粒子對,負能量粒子會落到黑洞裡面去,而正能量粒子會逃逸出來,在我們看來,就會等效於黑洞具有這種形式的輻射。從這個意義上霍金提出黑洞不是黑的。

黑洞質量越大,溫度越低,一般的黑洞,霍金輻射會非常微弱,比如幾倍太陽質量的黑洞,輻射的宇宙微波背景輻射還要微弱,我們目前發現的黑洞都不足以判下到這樣的輻射,所以目前來看,想要證明霍金輻射理論的正確性,還需要很長的時間。

(四)

在書的最後,霍金對科學與哲學的關係發出感慨,科學領域的逐漸擴展,實際上侵奪了許多原本屬於哲學討論的命題,比如對宇宙的研究,在20世紀以前,哲學家們對這個話題發表的意見更多,但是20世紀以後呢,在廣義相對論的基礎上,科學家們能夠討論整個宇宙的誕生和演化,它也就變成了一個科學問題,雖然哲學家和科學家分享了許多共同話題,但是他們的共同語言似乎越來越少了,終於出現了人文和科學之間的隔閡。

霍金指出,大部分科學家太忙於發展描述宇宙的理論,卻很少去問為什麼?而哲學家們雖然說是想尋根問底,卻無法跟上科學理論的腳步,霍金認為在為科學層出不窮的新發現而激動的同時,不能忘記去追問深層次的問題。宇宙為什麼能夠存在?這是全人類共同的問題。

最後我們在來一起總結一下,《時間簡史》這本書為我們展現了宇宙觀念的變遷和物理學的大發展,以及關於黑洞的一些發現,人類宇宙觀念的變遷,經歷了地平說、地心說、日心說、無限宇宙論,再到現在的宇宙大爆炸理論。

宇宙科學的進步,得益於物理學大發展,亞里士多德和牛頓建立了經典物理學體系,人類認為萬有引力讓星體見相護之約,過著平靜的晝夜,進入20世紀後,物理學新大廈的兩大支柱,打破了這一平靜,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引力來自於彎曲的時空,量子力學則是探索了微觀世界的規律,微觀粒子的運動是不確定性的,因為物理學的新發現,現代宇宙學應運而生。

早期,霍金對現代宇宙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黑洞,成果有四個:

1.因為黑洞無限大會引發黑洞起點問題讓時空穿越成為一種可能。

2.黑洞無錨定理決定它是一個簡單的物體。

3.黑洞面積不減定理。黑洞合併之後,面積只會增加不會減少。

4.黑洞不是黑的,科學家們正在探測黑洞的輻射。

「果殼中的宇宙」這個隱喻來自莎士比亞的名句:「即便把我關在果殼之中,仍然自以為無限空間之王。」

其實,用這個隱喻來形容史蒂芬·霍金本身是最貼切不過了,它既形象地闡述了霍金的宇宙觀,又生動地概括了霍金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

關於人工智慧的看法

霍金曾在公開場合多次發表關於人工智慧的看法,不過他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一直持謹慎態度。在他看來,人工智慧或許能根除疾病和貧窮,但也可能摧毀人類。

下文是霍金在GMIC2017開幕式上的主題演講:

讓人工智慧造福人類及其賴以生存的家園

在我的一生中,我見證了社會深刻的變化。其中最深刻的,同時也是對人類影響與日俱增的變化,是人工智慧的崛起。簡單來說,我認為強大的人工智慧的崛起,要麼是人類歷史上最好的事,要麼是最糟的。

我不得不說,是好是壞我們仍不確定。但我們應該竭盡所能,確保其未來發展對我們和我們的環境有利。我們別無選擇。我認為人工智慧的發展,本身是一種存在著問題的趨勢,而這些問題必須在現在和將來得到解決。

人工智慧的研究與開發正在迅速推進。也許我們所有人都應該暫停片刻,把我們的研究重複從提升人工智慧的能力轉移到最大化人工智慧的社會效益上面。

基於這樣的考慮,美國人工智慧協會(AAAI)於 2008 至 2009 年成立了人工智慧長期未來總籌論壇,他們近期在目的導向的中性技術上投入了大量的關注。但我們的人工智慧系統須要按照我們的意志工作。跨學科研究是一種可能的前進道路:從經濟、法律、哲學延伸至計算機安全、形式化方法,當然還有人工智慧本身的各個分支。

潛在的威脅:計算機智能與我們沒有本質區別

文明所提產生的一切都是人類智能的產物,我相信生物大腦可以達到的和計算機可以達到的,沒有本質區別。因此,它遵循了「計算機在理論上可以模仿人類智能,然後超越」這一原則。

但我們並不確定,所以我們無法知道我們將無限地得到人工智慧的幫助,還是被藐視並被邊緣化,或者很可能被它毀滅。的確,我們擔心聰明的機器將能夠代替人類正在從事的工作,並迅速地消滅數以百萬計的工作崗位。

在人工智慧從原始形態不斷發展,並被證明非常有用的同時,我也在擔憂創造一個可以等同或超越人類的事物所導致的結果:人工智慧一旦脫離束縛,以不斷加速的狀態重新設計自身,人類由於受到漫長的生物進化的限制,無法與之競爭,將被取代,這將給我們的經濟帶來極大的破壞。未來,人工智慧可以發展出自我意志,一個與我們衝突的意志。

儘管我對人類一貫持有樂觀的態度,但其他人認為,人類可以在相當長的時間裡控制技術的發展,這樣我們就能看到人工智慧可以解決世界上大部分問題的潛力。但我並不確定。

2015 年 1 月份,我和科技企業家埃隆·馬斯克,以及許多其他的人工智慧專家簽署了一份關於人工智慧的公開信,目的是提倡就人工智慧對社會所造成的影響做認真的調研。

在這之前,埃隆·馬斯克就警告過人們:超人類人工智慧可能帶來不可估量的利益,但是如果部署不當,則可能給人類帶來相反的效果。我和他同在「生命未來研究所(Future of Life Institute)」的科學顧問委員會,這是一個為了緩解人類所面臨的存在風險而設立的組織,而且之前提到的公開信也是由這個組織起草的。這個公開信號召大家展開可以阻止潛在問題的直接研究,同時也收穫人工智慧帶給我們的潛在利益,並致力於讓人工智慧的研發人員更關注人工智慧安全。

此外,對於決策者和普通大眾來說,這封公開信內容翔實,並非危言聳聽。人人都知道人工智慧研究人員們在認真思索這些擔心和倫理問題,我們認為這一點非常重要。比如,人工智慧是有根除疾患和貧困的潛力的,但是研究人員必須能夠創造出可控的人工智慧。那封只有四段文字,題目為《應優先研究強大而有益的人工智慧》(「Research Priorities for Robust and Beneficial Artificial Intelligence」)的公開信,在其附帶的十二頁文件中對研究的優先次序作了詳細的安排。

如何從人工智慧中獲益並規避風險

在過去的 20 年裡,人工智慧一直專註於圍繞建設智能代理所產生的問題,也就是在特定環境下可以感知並行動的各種系統。在這種情況下,智能是一個與統計學和經濟學相關的理性概念。

通俗地講,這是一種做出好的決定、計劃和推論的能力。基於這些工作,大量的整合和交叉被應用在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統計學、控制論、神經科學、以及其它領域。共享理論框架的建立,結合數據的供應和處理能力,在各種細分的領域取得了顯著的成功,例如語音識別、圖像分類、自動駕駛、機器翻譯、步態運動和問答系統。

隨著這些領域的發展,從實驗室研究到有經濟價值的技術形成良性循環。哪怕很小的性能改進,都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進而鼓勵更長期、更偉大的投入和研究。

目前人們廣泛認同,人工智慧的研究正在穩步發展,而它對社會的影響很可能擴大,潛在的好處是巨大的,既然文明所產生的一切,都是人類智能的產物。由於這種智能是被人工智慧工具放大過的,我們無法預測我們可能取得什麼成果。但是,正如我說過的那樣,根除疾病和貧窮並不是完全不可能,由於人工智慧的巨大潛力,研究如何(從人工智慧中)獲益並規避風險是非常重要的。

現在,關於人工智慧的研究正在迅速發展,這一研究可以從短期和長期兩個方面來討論。

短期的擔憂主要集中在無人駕駛方面,包括民用無人機、自動駕駛汽車等。比如說,在緊急情況下,一輛無人駕駛汽車不得不在小概率的大事故和大概率的小事故之間進行選擇。另一個擔憂則是致命性的智能自主武器。

他們是否該被禁止?如果是,那麼「自主」該如何精確定義;如果不是,任何使用不當和故障的過失應該如何問責。此外還有一些隱憂,包括人工智慧逐漸可以解讀大量監控數據引起的隱私問題,以及如何掌控因人工智慧取代工作崗位帶來的經濟影響。

長期擔憂主要是人工智慧系統失控的潛在風險。隨著不遵循人類意願行事的超級智能的崛起,那個強大的系統會威脅到人類。這樣的結果是否有可能?如果有可能,那麼這些情況是如何出現的?我們又應該怎樣去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解決危險的超級智能崛起的可能性?

當前控制人工智慧技術的工具(例如強化學習)以及簡單實用的功能,還不足以解決這個問題。因此,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來找到和確認一個可靠的解決辦法來掌控這一問題。

近來(人工智慧領域的)里程碑,比如說之前提到的自動駕駛汽車,以及人工智慧贏得圍棋比賽,都是未來趨勢的跡象。巨大的投入正在傾注到這一領域。我們目前所取得的成就,和未來幾十年後可能取得的成就相比,必然相形見絀。

而且當我們的頭腦被人工智慧放大以後,我們更不能預測我們能取得什麼成就。也許在這種新技術革命的輔助下,我們可以解決一些工業化對自然界造成的損害問題,關乎到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也即將被改變。簡而言之,人工智慧的成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上最大的事件。

但是人工智慧也有可能是人類文明史的終結,除非我們學會如何避免危險。我曾經說過,人工智慧的全方位發展可能招致人類的滅亡,比如最大化使用智能性自主武器。

今年早些時候,我和一些來自世界各國的科學家共同在聯合國會議上支持其對於核武器的禁令,我們正在焦急的等待協商結果。目前,九個核大國可以控制大約一萬四千個核武器,它們中的任何一個都可以將城市夷為平地,放射性廢物會大面積污染農田,而最可怕的危害是誘發核冬天,火和煙霧會導致全球的小冰河期。

這一結果將使全球糧食體系崩塌,末日般動蕩,很可能導致大部分人死亡。我們作為科學家,對核武器承擔著特殊的責任,因為正是科學家發明了它們,並發現它們的影響比最初預想的更加可怕。

現階段,我對災難的探討可能驚嚇到了在座的各位,很抱歉。但是作為今天的與會者,重要的是,你們要認清自己在影響當前技術的未來研發中的位置。我相信我們會團結在一起,共同呼籲國際條約的支持或者簽署呈交給各國政府的公開信,科技領袖和科學家正極盡所能避免不可控的人工智慧的崛起。

去年10月,我在英國劍橋建立了一個新的機構,試圖解決一些在人工智慧研究快速發展中出現的尚無定論的問題。「利弗休姆智能未來中心(The Leverhulme Centre for the Future of Intelligence)」是一個跨學科研究所,致力於研究智能的未來,這對我們文明和物種的未來至關重要。

我們花費大量時間學習歷史,深入去看,大多數是關於愚蠢的歷史,所以人們轉而研究智能的未來是令人欣喜的變化。雖然我們對潛在危險有所意識,但我內心仍秉持樂觀態度,我相信創造智能的潛在收益是巨大的。也許藉助這項新技術革命的工具,我們將可以削減工業化對自然界造成的傷害。

確保機器人為人類服務

我們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都會被改變。我在研究所的同事休·普林斯(Huw Price)承認,「利弗休姆中心」能建立,部分是因為大學成立了「存在風險中心(Centre for Existential Risk)」。後者更加廣泛地審視了人類潛在問題,「利弗休姆中心」的重點研究範圍則相對狹窄。

人工智慧的最新進展,包括歐洲議會呼籲起草一系列法規,以管理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的創新。令人感到些許驚訝的是,這裡面涉及到了一種形式的電子人格,以確保最有能力和最先進的人工智慧的權利和責任。

歐洲議會發言人評論說,隨著日常生活中越來越多的領域日益受到機器人的影響,我們需要確保機器人無論現在還是將來,都為人類而服務。一份向歐洲議會議員提交的報告明確認為,世界正處於新的工業機器人革命的前沿。報告分析了是否給機器人提供作為電子人的權利,這等同於法人(的身份)。報告強調,在任何時候,研究和設計人員都應確保每一個機器人設計都包含有終止開關。

在庫布里克的電影《2001 太空漫遊》中,出故障的超級電腦哈爾沒有讓科學家們進入太空艙,但那是科幻,我們要面對的則是事實。奧斯本·克拉克(Space Odyssey)跨國律師事務所的合伙人——洛納·布拉澤爾(Lorna Brazell)在報告中說,我們不承認鯨魚和大猩猩有人格,所以也沒有必要急於接受一個機器人人格,但是擔憂一直存在。報告承認在幾十年的時間內,人工智慧可能會超越人類智力範圍,進而挑戰人機關係。

報告最後呼籲成立歐洲機器人和人工智慧機構,以提供技術、倫理和監管方面的專業知識。如果歐洲議會議員投票贊成立法,該報告將提交給歐盟委員會,它將在三個月的時間內決定要採取哪些立法步驟。

我們還應該扮演一個角色,確保下一代不僅僅有機會還要有決心,能夠在早期階段充分參與科學研究,以便他們繼續發揮潛力,並幫助人類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的世界。

這就是我剛談到學習和教育的重要性時所要表達的意思。我們需要跳出「事情應該如何(how things should be)」這樣的理論探討,並且採取行動,以確保他們有機會參與進來。我們站在一個美麗新世界的入口,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同時充滿了不確定性的世界,而你們是先行者,我祝福你們。

客觀地說,正是殘疾和才華的存於一身使他成為科學偉人。

世間少一個天才!願逝者安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梧桐樹新三板 的精彩文章:

TAG:梧桐樹新三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