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保障教師休息權!這些給老師「減負」的呼聲,是否說到你心坎里?

保障教師休息權!這些給老師「減負」的呼聲,是否說到你心坎里?

保障教師休息權!這些給老師「減負」的呼聲,是否說到你心坎里?

都在說給學生減負,其實老師也需要減負!

兩會期間,有位張老師給中教君留言。他說:「真希望大家能關注一下我們老師的辛苦,只要學生在學校,我就一定在!學生放學了,我還要備課、改作業、報評比材料、在班級群里與家長溝通……做不完的又不得不帶回家裡去做!想要有點自己的休息時間,真難!」

其實啊,這可不是張老師一個人的想法。前幾天,中國教育報微信推出的一個小調查中,有98%的用戶認為教師需要減負!老師們最希望減掉的負擔有哪些呢?調查顯示,最希望減掉繁雜的行政性非教學任務的佔34%;最希望減掉唯分數和唯升學率壓力的佔25%;認為與家長沒有時間邊界地進行溝通負擔最重的,佔16%。

中教君發現,對於教師的辛苦,兩會期間,有不少代表委員關注。

全國政協委員、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就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提交了《關於保障學生和教師休息權的提案》,這一話題,引發了廣大校長、教師的強烈共鳴。

需要減負的不僅是學生,還有老師


呼籲:教師的休息權應得到保障

朱永新注意到:學生每天在校的時間都是老師的工作時間,而在上課以外,老師課前認真備課少不了,課後還要批改作業、家訪、輔導後進生。

有些教師為了完成工作任務,還不得不把在學校里沒有完成的事情帶回家。

在寄宿制學校,從早自習到晚自習,教師都要陪著學生,除了完成教學工作外,還要承擔對學生生活的照料。

在教學之外,教師還承擔了很多額外壓力,包括準備各類檢查評估材料、寫論文評職稱、學生安全保障等,這些任務大多要在工作時間外完成。

朱永新呼籲:休息權是一項基本人權,是我國憲法以及勞動法律、法規賦予勞動者的一項基本權利,教師的休息權理應得到保障。


2. 建議:減少一線教師的非教學任務

為保證教師休息權,朱永新委員今年的建議之一,是要減少一線教師的非教學任務。

朱永新建議——

首先要尊重教育、尊重教師,改革學校和教師考評制度。剔除與教育教學關聯不大的考評細則,加大對教育教學的實質性評價佔比。

各級部門應關心關注教師群體,合理分配工作,明確工作量標準,科學配置師資,減少額外非教學任務攤派,讓教師全身心投入教學核心及專業發展。

同時,他還建議,要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聘請一定數量的工勤人員,完成校園安全、宿舍管理、學生餐管理等非教學任務,讓一線教師從這些瑣碎的非教學事務中解放出來,休息權得到保障。

老師你知道嗎,多位代表委員呼籲為教師減負

事實上,關注到教師減負問題的不只朱永新委員一人,為「教師減負」的呼聲也不是今年兩會才有。


教師隊伍建設應該從關注教育生態抓起

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安陽市第一中學校長黃艷認為:當前教師隊伍的主流是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但必須看到,繁重的教學任務、升學壓力以及量化管理方式和不規範的辦學行為,讓一些教師的職業生活受到了傷害,有教師出現了職業倦怠。

在廣大中西部地區,不少中小學教師不僅沒有雙休日,法定節日也很難完全休滿。另外,「量化」「精細化」管理等管理模式讓不少教師陷入過度「被考核」的困境。

因此,她認為有必要從教育生態、教育大環境的改善做起,提升教師群體的職業幸福感,增強教師職業的吸引力。

為中小學校園設一道防火牆

2015年兩會期間,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浙江省金華市金東區實驗小學校長方青圍繞」為學校和教師減負「話題發表主題報告,引發與會代表和領導的廣泛關注。

方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文件、檢查、評比活動,成為學校的額外負擔,嚴重地打亂學校的教學計劃。

為此,方青呼籲,為中小學校園設一道「防火牆」,讓它起到阻止和過濾的作用,把所有非課程化的借教育名義給學校帶來干擾的活動和任務擋在校園之外,將和學校課程相關的有價值的課程資源納入學校教育。


讓教師能更多地回歸教學本身

2016年的全國兩會上,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貴州省六盤水市實驗小學教師吳明蘭認為「不少一線教師面臨的壓力,不僅來自教書育人,有時還要承擔與教育教學無關的任務。因此吳明蘭表示希望教師能更多地回歸教學本身,不要承擔與教學無關的任務。

教師的辛苦有誰知?

老師每次一提到自己的辛苦,總有人報以懷疑的眼光說:誰不辛苦呀,起碼當老師還有寒暑假呢!

看到這些「不理解」,中教君真得為咱們老師說說話了:您可別只看到了老師放假的愜意,看不到老師平日里的嘔心瀝血!有人說,老師們每年兩三個月的假期是用剩下9個月的透支換來的。這話一點兒也不假!

我們來看看大可老師生活中的一些畫面。

畫面一:有一天晚上,大可教師九點多回家,在小區的超市買東西,賣貨的阿姨對大可說:「大可老師,怎麼這麼晚才下班啊……」

其實,他們不知道的是,那次是大可老師最早回家的一天,之前回家時,超市早已經關門了……

畫面二:六一兒童節,大可和其他教師一樣,早早地來到教室,為孩子們布置漂亮的場景,安置好學生家長,忙忙碌碌一天,希望給班裡的學生們舉辦一個熱熱鬧鬧的六一活動……

其實,我們不知道的是,大可5歲的女兒一直希望能在兒童節和媽媽去一次遊樂園,但還沒有實現過……

畫面三:每個階段考試結束後,微信群被家長瘋狂轟炸,手機電話從早到晚一直響個不停,有時回復得不及時,部分家長會抱怨和責備……但大可理解家長們的焦慮,也一直在耐心地回復、解答。

但家長們不知道的是:一整天,大可都在埋頭看班裡每一個學生的試卷,並針對每個學生的情況做記錄和分析,緊接著學校還要組織各科教師進行學生成績分析會……回復各位家長的時候已經是晚上的個人時間了!

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大可老師平凡的經歷就是我們一線教師工作的縮影!這對我們很多老師來說,是最平常的畫面了!

中教君還記得,我們曾經推出過這樣一個時間表,勾勒出了一位高中教師的一天,得到了老師們的強烈共鳴。

保障教師休息權!這些給老師「減負」的呼聲,是否說到你心坎里?

是的,教師的工作真辛苦,教師工作也需要得到更多人理解。

教師的時間都去哪了?


1.只要學生不離校,就一刻都不得放鬆

只要學生不離校,校長也好,班主任、任課老師也罷,都不能有完全意義上的「下班」,「24小時待機」「隨叫隨到」「加班」已經成為一種常態。

大可老師就曾對中教君說:「我真的好累呀!只要學生不離校,我就一刻都不得放鬆,隨時圍著班裡的孩子們轉,除了上課,就是解決學生糾紛、回復家長問題、準備第二天的課、批改作業……每天的工作說都說不完,更別說我們做的過程有多辛苦了。」

是啊,除了大可這樣的教師,還有很多寄宿制學校的教師就更辛苦啦,從早自習到晚自習,教師都要陪著孩子,除了繁重的教學工作,還要承擔對學生生活上的照料。


2.檢查多、評比多、材料多

2015年,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方青開展的一項「為學校和老師減減負」的調查中,很多校長、教師都反映了深受檢查多、評比多、材料多的困擾。

方青說:好多部門是希望藉助學校這一陣地,實現小手拉大手的教育效果,各種主題的徵文、繪畫作品、演講比賽層出不窮。殊不知,各種額外的負擔,嚴重打亂了學校的教學計劃和安排。要知道,一個部門給學校下一個文件,要辦個活動不算什麼,但如果十個部門都這樣做,到學校就是十個活動!


3.重複且形式化的行政工作真不少

中教君聽過一位老師抱怨:備課、學生日常工作記錄,收集、分析、彙報有關數據等等,必須嚴格按照相關部門規定的細節和格式完成。其中,確實有一部分只是出於形式,沒有必要。

教師網友@雲泥寫下了這樣的文字:每周做業務學習筆記,我一點意見都沒有,但為什麼連字數、格式、用什麼本子、什麼結構都有明確的要求呢?學習的感受本來就因人而異,表達方式也不同,不用那麼統一吧……本來教師的時間就真的很緊張,再加上這大量單調重複的工作,心好累!


4.家長和社會的高度期盼,有時給教師帶來壓力

「老師呀,我家孩子全靠你了。「我把孩子就拜託給你啦!」有老師說,現在,一些家長沒有釐清學校與家庭的責任邊界,把教育孩子的期望全部寄托在老師身上,給老師帶來了很大壓力。

」學生的學習成績、升學情況,也是老師每天都要牽掛的事情,很有壓力。「還有老師說。

國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逐漸減輕教師負擔,讓教師「輕裝上陣」

這些年,我們國家、政府一直在探索更科學、更好的方式,出台系列舉措,幫教師減負,讓老師們「輕裝上陣」!


1.消除大班額,教師教學負擔少了,教學質量也上去了

一位網友曾在中國政府網「我向總理說句話」欄目提問:「我是一名縣城小學教師,近年來我們縣城人口增加了好幾倍,但學校卻只增加了兩所,班級人數普遍在90多人以上,甚至有部分班級達到近百人……」

2017年,教育部安排專項督導,著力解決「大班額」問題。在2018年全國教育工作會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說,確保今年底校舍建設和設施設備採購任務「過九成」,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

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於統籌推進縣域內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要求,到2018年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額」,到2020年基本消除56人以上的「大班額」。

小編說:

「大班額」消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教師的負擔,教師更有時間和精力有針對性地輔導學生了,教學質量提高了,教學負擔也減少了!


2.減少評審評價,不在「三評」清單的不能開展檢查

在2017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陳寶生部長在報告中特地強調了「三評」清單呢!所謂的「三評」指的是改進「項目評審」、「教育評估」、「人才評價」。

陳部長說,現在基層對評審評比評估「三評」問題意見很多,教育部制定了三評清單辦法,今後不在「三評」清單的不能開展檢查。各地也要抓緊清理規範,用清單確認檢查事項、減少檢查事項、規範檢查事項,讓學校靜心辦學,讓老師潛心育人。

小編說:

「三評」清單,不僅可以有效發揮評審、評估、評價和檢查工作在促進教育資源合理配置、提高教育質量、提升科研水平等方面的積極作用,還能將這些活動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有效減輕教師們的工作壓力,真正做到「讓學校靜心辦學,讓老師潛心育人」。


3.重振師道尊嚴,社會地位提高助力教師減負

近年來,教師隊伍建設得到高度重視。就在年初,《關於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發布,這可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黨中央出台的第一個專門面向教師隊伍建設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

進入新時代,咱教師的地位真是越來越高,國家對教師和教育事業空前重視!

小編說:

國家如此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我們教師的地位越來越高、底氣越來越足!學生、家長、社會給我們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很多事情溝通和處理起來明顯省了不少力!


4.堅持依法治教,教師權益將獲得更好保障

2017年1月10日國務院印發的《國家教育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提到:法治是實現教育現代化的可靠保障。要堅持依法行政、依法辦學、依法執教……更加註重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受教育權利和廣大師生權益……。

小編說:

教師也是普通人,依法治教得到重視真贊!這將有利於教師合法權益的保障。


5.教育人才評價體系更加健全科學,讓教師更專心地教書育人

2018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的指導意見》,真是很給力。例如,《指導意見》提出:

適應中小學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新要求,建立充分體現中小學教師崗位特點的評價標準,重點評價其教育教學方法、教書育人工作業績和一線實踐經歷。嚴禁簡單用學生升學率和考試成績評價中小學教師。

堅持憑能力、實績、貢獻評價人才,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等傾向,注重考察各類人才的專業性、創新性和履責績效、創新成果、實際貢獻。

小編說:

有了更加科學的評價機制,我們教師就可以更加專心地教書育人,少一些分心的事、無關核心工作的事!

當然,除了國家各種政策的支持、代表委員們對這個話題的關注,我們老師也應該在工作中學會進行自我調整,畢竟,在我們的教師隊伍中,還是有很多專業能力強又生活豐富多彩的老師。各位老師,中教君給您推薦全國知名班主任田冰冰的幸福錦囊,或許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啟發。

做個幸福的老師,去追尋有境界的教育生活


1.定不在境

每一份昨日的苦難,都是日後不可多得的財富。那些最艱難的教育時刻,也是在一種艱難狀態下的磨折與成長。因逆境而滋長的智慧,將滋養著我們日後的教育日子。


2.你不需要很厲害才開始,你需要開始了才很厲害

即刻行動是非常重要的。暑假、寒假我們得以調適身心狀態,但也毀掉了我們很久以來的效率。世界上最快的速度是——即刻開始。


3.即使沒有職位權力,也要在隊伍中間爭取領隊

新的時代給了教師工作什麼樣的嶄新的定位?是時候從單兵作戰的狀態,轉向全員共育的時候了。即使沒有職位權力,帶動身邊的每一位科任老師,帶動身邊的每一位家長,不斷地去連點成線,盤活資源,慢慢去發揮輻射作用。


4.奔忙無度無法產生智慧,過度閑散便成了開在曠野上孤寂的野花

面對無奈的奔忙的工作節奏,老師不妨嘗試加強工作時間管理意識。抽身出來研究兒童,研磨預案,把事情做得更智慧點,對師生都有所裨益。

教師首先是個自然人,能夠從容有品質地生活,本身也是給學生做的良好示範。影響學生,不是建立在犧牲的基礎上,唯願共同經歷,彼此滋養,去追尋有境界的教育生活。

老師,最真的祝福,是我懂你的辛苦,更了解你的幸福!讓我們一起相信,國家的教育政策會越來越好,改革力度會越來越大。祝每一位老師,都能過上更加幸福充實的教育生活。



文章綜合自 | 中國教育報、微言教育、中國教育報好老師、田冰冰創意班主任、新京報、朱永新微博、齊魯晚報

本文編輯 | 杜京虹

責任編輯 | 杜潤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