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紀念——從佛學觀點看霍金

紀念——從佛學觀點看霍金

英國物理學家史蒂芬·威廉·霍金於 2018 年 3 月 14 日去世,終年 76歲。

五句話了解霍金:

1942年1月8日生於英國牛津;

21歲時患肌肉萎縮性側索硬化症,全身癱瘓,不能言語,手部只有三根手指可活動;

英國劍橋大學物理學家;

主要研究領域是宇宙論和黑洞,提出黑洞蒸發理論和無邊界的霍金宇宙模型;

著有《時間簡史》《果殼中的宇宙》等書。

霍金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

史蒂芬·霍金的疑問:時間能不能倒流?時間和空間是從哪裡來的呢?佛說:「於一塵中塵數剎。」在一粒微塵中就有塵埃那麼多的宇宙,這是佛教的空間概念。

佛經開篇都是「一時,佛在……」,這個「一時」就包括了過去、現在、未來一切無始無終的時間概念。這只是字面意思,真正意義上,時間和空間其實都是一種虛妄分別。

《妙法蓮華經》告訴世人,觀世音菩薩早就達到了人生的終極目的,他不單大腦沒有枯萎,身體也像月亮一樣「月映千江,有求必應」。凡人都覺得無所事事,菩薩們卻忙得不得了,「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普門品》中,釋迦牟尼佛就告訴我們「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古代的科學水準很難去理解這樣一個境界,不免落入迷信範疇。但隨著科學理論的發展,佛學中的玄妙部分在科學中卻得到了一點一滴的證實。

中科院院士朱清時多番引證了近現代及當代科學發展的實例,配合自己多年的研究,「當我弄懂了『物質世界與宇宙本體的關係』這些『道理』時,心裡充滿了敬畏和震撼:『科學家千辛萬苦爬到山頂時,佛學大師已在此等候多時了!』」

朱清時院士以愛因斯坦的統一場論和霍金的「弦論」,與佛學經典《成唯識論》的「藏識海」進行比較研究,他認為是相通的。物質世界,是無數宇宙弦的交響樂,與眼前世界是藏識上因風緣而起的波浪,是極其相似的。

2010年6月20日,加拿大滑鐵盧,霍金造訪圓周理論物理研究所(Perimeter Institute),發表了關於生命和時光研究的演講。

「如果存在兩個都和觀測相符的模型,正如金魚(眼中)的圖像和我們(眼中)的圖像,一定是一樣的嗎?如果不是,你就那麼自信地認為你眼裡的世界比金魚眼裡的世界更真實嗎?

真實情況是:「現實」的人類總是哪個更方便就選用哪個,我們總是相信自己眼中所見,而且總是認為他者眼中的是『錯的』,是『幻覺』」

究竟誰的所見所思是「幻覺」呢?

拍攝於聖奧爾本斯中學

斯人已去,留給我們的是豐富的知識寶藏與精神財富。

他給世人留下了一份更為重要的禮物:對理想的執著,對生活的熱愛。這個讓科學與佛學對話的人,贏得了世人的尊敬與愛戴。

拍攝於霍金與第一任妻子簡?懷爾德的婚禮當天

美國總統比爾?柯林頓(左)和斯蒂芬?霍金

霍金曾說:

人與人之間是不同的,但卻分享著共同的人類精神。或許讓我們適應這個世界並生存下來的關鍵是人性。

在過去49年里,我一直生活在早逝的可能性中。對死亡我並不畏懼,但我也不急著赴死。我有許多事想在死之前完成。

再會,霍金!

霍金的 1~75 歲及重要理論

關於霍金,他的傳說很多,比如他從小天資聰穎,

同學送的綽號是「愛因斯坦」,

巧合的霍金逝世的這天(3月14日),是愛因斯坦的誕辰。

他不到20歲在一等學府牛津大學就獲得一等榮耀學位,

之後就轉讀劍橋大學學習宇宙學。

誰知天妒英才,厄運突至,

他21歲發病,被診斷出有肌肉萎縮症,

醫生跟說他最多只能活兩年,

確診後霍金坦然面對,想著反正都要死,不妨做一些好事。

漸凍人的生活,並不妨礙他成為傳奇的存在,

他就在那把輪椅之上,

不能說話,只有3根手指可以活動,

卻成了教授,43歲因肺炎做手術,

又喪失語言能力。

即便醫生斷言,他僅能活2年。

但他卻以樂觀的心態對抗病魔逾50年!

他曾說:身體雖然殘障了,不要在精神上殘障。

在很多人眼裡,他如同神一般。

他是英國劍橋大學著名物理學家,

現代最偉大的物理學家之一、

20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

他的貢獻難以言盡,他的預言更是神奇,

明明是一個物理學家,但偏偏老是預言人類滅亡,

地球毀滅,其中還有很多還和佛教不謀而合。

比如霍金堅定認為,「在無限的茫茫宇宙中,一定存在著其它形式的生命。」他說:「或許外星生命會正盯著我們看呢。」

他對於存在高等級智慧生命的看法堅定不移,

這一點和佛教三千大千世界存在多種生命的宇宙觀不謀而合,

在佛教中,人只是生命的一種,除了人以外,

在別的空間或星球,還生活有修羅道,天道,

天道中又有色界,無色界等不同生命。

有誰能知道,像天界,長壽天等生命,不就是霍金口中所說的「外星」生命呢。

除了外星人存在觀,更吸引眼球的就是霍金的預言,

去年霍金就在騰訊大會預言人類將在2600年滅絕,

我們需要重新尋找新的家園。

霍金表示,隨著地球人口不斷的增長,

能源消耗將會越來越大,

最後地球將變成一個熊熊燃燒的大火球。

並認為,未來1000年內,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地球會因某場大災難而毀滅,如核戰爭或者溫室效應。因此,他強調人類必須移居其它星球。

看完之後,相信不少人有這樣的疑問?人類真的不到600年就要滅絕了嗎?讓我們聽聽佛教的看法,

霍金提出的地球變「火球」,佛教界稱為「火劫」,據說,地球經過四十九次大火災,七次大水災,一次大風災之後,地球才會消失。

看上去,似乎地球無幾多時日,但在佛教看來,一次劫難的時間非常漫長,並非千百年時間就至。有這樣一個比喻:如果地球的「住」劫壽命是一百歲的話,那麼,如今的地球,尚在四十五歲的階段。更何況,住劫共有二十小劫,目前我們處於第九小劫的減劫時期。

佛教還預言,此後的十個半小劫中,還有九百多人會在地球世界成佛,第一位來此成佛的就是彌勒佛,彌勒下生地球成佛的時間,是在第十小劫的增劫人壽八萬歲時,掐算一算,大約距離現在是五十六億年。

佛教講因果報應。懂得「因果」的人,見到山林河川遭到破壞,就知道社會大眾對大自然不懂愛護保護,終有一天將會受到地球反撲。

2500多年前,佛陀就預言:

「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

看來,如果人類想生存,想打破霍金的預言,就必須要有共同家園的意識,

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

人與自然之間,是相互依賴,

相互支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係。

因此彼此間應心懷善良,共同保護地球,愛護我們的家!

阿彌陀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佛信 的精彩文章:

新的一年,抄經祈福,有哪些步驟和注意事項
佛教養生:長壽的人一般都愛吃這幾種食物!

TAG:佛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