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曹操和司馬懿至死不敢稱帝,司馬懿臨終遺言,道破真因

曹操和司馬懿至死不敢稱帝,司馬懿臨終遺言,道破真因

曹操比司馬懿大24歲,在三國時代,24年的時間裡,足夠繁衍將近兩代的人。

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擔任丞相期間,不僅辱殺皇后,欺侮獻帝,還苦苦追殺大漢皇叔劉備,可見曹操權勢滔天,漢獻帝實際上早就已經是傀儡了;不過曹操執掌北方期間,興修水利,屯田養病,緩和民族關係,社會得到空前恢復,魏國獲得了非常好的建國基礎。

司馬懿則不是說,即使魏國皇帝一家根基尚存,司馬氏依然可以對他們生殺予奪。就算皇帝把兵權給了曹爽,司馬懿依然能夠發動兵變,操縱朝綱,可見當時整個魏國對司馬氏人心所向,不論誰當主帥,兵將們只認司馬懿,勢力早已經不是曹家能夠控制的。

那麼問題來了,曹操和司馬懿對天下的控制已經如此得心應手,為何在世的時候都沒有稱帝?

很多人認為曹操本就不想稱帝,這種說法的原因是曹操有句話:設使天下無有孤,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以及曹操有首詩「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但實際上,評價一個人要看他做了什麼,而不是說了什麼。如果曹操不想稱帝,不會殺掉一直追隨自己的荀彧,而荀彧僅僅是心中向漢;而且值得一提的是,漢獻帝的第一個皇后是被曹操玷污之後殺掉的,如果曹操只是為了個人安全不得不殺皇后,只需殺掉就可以了,何以要玷污皇后?

司馬懿相同,無論兩個兒子怎麼求司馬懿稱帝,司馬懿都不答應;甚至臨死的時候,都告訴兒子要好好輔佐魏國皇帝。都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難道司馬懿也不想稱帝?根據司馬懿的所作所為,比曹操有過之而無不及,不想稱帝更沒有依據。

其實司馬懿在臨死之前,對兒子們說了兩個詞,能夠道破曹操和他本人為何不敢稱帝。司馬懿首先跟兒子們說「籠絡人心」,最後咽氣之前說了兩個字「慎之」。

可見曹操絕非不想稱帝,只是在曹操活著的時候,天下人因為一直以來受到的教育,還比較留戀漢朝,荀彧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漢室將傾,卻也是故國;同樣,到了司馬懿的時候,也是一個道理,所以他們只能等待受前朝教育的一兩代人老去,後代才敢稱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村長的歷史視野 的精彩文章:

倘劉備一統,關張必除,趙雲能活
和珅擁有雙重身份,既是大貪官也是大清官,乾隆三代才明白

TAG:村長的歷史視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