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年過80歲的母親不願跟著女兒生活,卻堅持要到養老院,原因何在?

年過80歲的母親不願跟著女兒生活,卻堅持要到養老院,原因何在?

最近幾天,隔壁的王婆婆一直在鬧著不小的情緒,堅持要搬出女兒的家,準備獨自去找一家養老院養老。

這確實是讓她的女兒女婿有些措手不及,雖然母親身體沒什麼大礙,畢竟是80多歲的老人了,要是自己出門跌倒摔倒出現意外,不是個小事;更何況,讓這麼大的年齡了去住養老院,這不是拿話柄給別人說嗎?所以,女兒堅決不同意母親出門。

說起王婆婆,其實和她的女兒一樣,曾經也是一名老師,既聰明又能幹,對人也和氣,說話做事都要拿個人來比。只是,她的老伴前些年就去世了,人老了,總不能一個人獨守空房,萬一有個什麼三病兩痛的,總還得有人照顧才行。所以,王婆婆從老伴走後不久就搬到了女兒家。她的女兒呢,是一名老師,在學校的工作表現也很好,年年被評為優秀教師。照理說,這樣的家庭,有知識有文化,讓人羨慕。可為什麼,會發生王婆婆要搬出女兒家的情況呢?

經過鄰居們對王婆婆和她女兒雙方勸說與調解,才總算說服了王婆婆留下。不過,從這個事情來看,王婆婆之所以要離開女兒家去養老院生活,有些問題還是值得去深思的!大致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說:

第一,王婆婆說起自己的女兒,最讓她不能接受的是,女兒性格好強,脾氣暴躁,經常為一些小事就開始責罵。生活當中,如果沒有完全聽從女兒的意見,她就會火冒三丈,又是摔門又是無休止的吵個不停;有時候就為了一個門窗沒有及時關,也會生氣發怒;有時候感冒了,沒有及時加上衣服,或是沒有及時吃藥,她也會藉此機會,說出一些很難聽的話,雖然是出於關心,但是像」你想找死啊?......"「你活得不耐煩了嗎?......"之類的話,怎麼會讓人能夠接受呢?

第二,不習慣女兒的生活方式。比如每天晚上要看很久的電視,聲音也很大,經常被吵醒,很久都不能睡著;米飯也吃得比較硬;天熱的時候空調從早上開到晚上,實在是受不了那個憋屈;從來都主張喝桶裝水,很少自己燒水喝......這些事情也不好和女兒多說,唯恐她又是一頓罵。

第三,生活中沒有朋友說話解悶,心靈孤獨寂寞。一個人從早到晚都待在家,沒有個說話的伴兒,有些話有些想法,也不能找女兒說去,如果有個朋友來分享一下自己的心思,也許心裡也不會那麼孤獨那麼寂寞。有時想出去找鄰居一起玩兒,女兒又怕我行動不方便,出意外,經常不讓我出門。尤其是生病了之後,這也不行那也不行,生活儼然已經失去了自由,沒有樂趣,這總不是辦法啊。

第四,病了沒有人照顧。王婆婆說起幾次住院,都覺得很傷心。白天上的上班,讀書的讀書,根本沒有人來照顧自己在醫院的生活起居。晚上半夜有時候想解個便,喝口水,身邊都沒個人。

聽了王婆婆的這些話,確實讓人感到有些遺憾。是啊,人老了,身體機能就會變得越來越差,生活自理能力就越來越弱,也許心靈就越來越需要被人呵護,誰也不想成為誰生活的累贅,只希望晚年不被嫌棄,多擁有一點溫暖。可是,現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已經被生活這付重擔壓得變了形,不只是那張臉已經變得扭曲,那顆心更是被歲月抹去了曾經的感動,連自己的父母都快不認識了,他們把本該對父母的溫暖呵護變成了冷冷的呵斥。

哪怕生活再艱難,又或是哪怕你的生活過得再風光得意,也沒有理由讓你不好好為人,也不應該失去做子女應盡的孝敬。什麼是孝敬?不是你要給父母多少錢,買多少營養品才是孝敬;不是你讓父母住進你的大房子,就證明你有多孝敬;不是你一天打10個電話給父母,就顯得你孝敬......其實,父母是天下最不願計較兒女的那個人,他們天天為你祈祝福求平安,不圖你的大富大貴,只要一切安好即可讓他們安心。

對父母有話好好說就是孝敬。人老了,心累了,需要靜靜地感受生活的美好,生活中不想聽到太多抱怨與斥責。

對父母多一些理解就是孝敬。這個世界對於父母來說,對與錯都不是最重要的了,他們歷盡滄桑之後,需要的是一份包容與理解。

對父母多一份感恩就是孝敬。父母一天一天老去,他們為我們付出太多的心血,作為兒女唯心存感恩之心才是最好的報答。

對父母多一些陪伴就是孝敬。打再多的電話,寄再多的錢,不如常回家看看,多一些陪伴。父母一生最難以割捨的就是那份對兒女的相思之情。

對父母多一點笑容就是孝敬。一笑解千愁。你的笑臉就是你給父母最好的營養品;你的笑聲就是父母治癒心靈創傷最好的止痛藥。

願天下所有的父母親,晚年生活都是快樂的、溫暖的、幸福的!

願所有的兒女都記住:是母親用她的乳汁將我們喂長大;是她手牽手教會我們走路;是她用溫暖的眼神教我們要好好做人。如今,我們的父親母親老了,眼睛花了,行動不便了,我們也要牽著她們的手,讓她行走得更穩一些;兒女溫暖的胸懷,才是父母親安度晚年最幸福的港灣!父母親的現在就是我們的明天,願人間處處充滿真情與關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擁抱自己到微笑 的精彩文章:

TAG:擁抱自己到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