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李成和米芾的愛恨情仇

李成和米芾的愛恨情仇

李成是誰,大家都會說:哦,知道,北宋初的畫家嘛,而且大家都說他畫得好。這好比我到廬山去看到那條瀑布,便只驚呼一聲:卧槽,好美! 真誠點的話就再拍照發朋友圈炫一下。當然我也可以百度一下這瀑布多高啦、成因啦、氣候植被、水文,等等。但有的人到廬山就不這麼說,逼格高的會講:飛流直下三千尺。浪漫又絢爛,生動形象,沒準還能成千古名句。

而說到李成,不是學國畫的人如果去翻美術史,會發現好多美術史教材中描述形容一個畫家的語句讀起來好像都一樣,而且硬邦邦冷冰冰:范寬筆力勁挺,氣勢雄強。李唐也筆力勁挺,氣勢雄強。馬遠夏圭也筆力勁挺,氣勢雄強。字就這麼多,畫家可不少,大家決不可能風格面貌是一個樣的。范寬跟李唐都雄強,但怎麼個雄強法,沒有標尺或者比對的話,要怎麼去講述或者呈現呢?甚至是國畫或者美術史本專業的同學,也有可能只是心裡有那模模糊糊的概念和印象,大概知道怎麼回事,但也還沒法清楚到能給自己的奶奶講明白。

以前跟不是國畫專業的朋友們講起宋畫,比較犯難就是對方沒有一點美術史經驗,那便很難有標尺來做很到位的講述了。所以,當論起李成在宋畫史中的地位和影響時,我就說他「類似於金庸筆下的王重陽那樣,華山五絕之首。功力絕倫,氣象中正,簡直天下無敵了」。如果給金老爺子的十五部書里做個總排名,王重陽算是其中數一數二的好手,而李成在整個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也無不如此。

北宋 李成 讀碑窠石圖

讀碑窠石圖 (局部)

讀碑窠石圖 (局部)

*左右滑動查看全圖

北宋 李成 茂林遠岫圖

李成字咸熙,出身貴胄,祖上本是唐代的皇族宗室。唐末戰亂之際,李家從蘇州避亂遷至營丘,故李成又被稱為李營丘。史載李成性情曠盪豪邁,磊落大志,然常鬱郁而不得逞。山水師法荊浩,關仝。李成在世時,其畫作就被稱為天下第一了。

《宣和畫譜》也說:

「凡稱山水者,必以成為古今第一」。

郭若虛《圖畫見聞志》說:

「唯營丘李成,長安關仝、華原范寬,智妙入神,才高出類,三家鼎峙,百代標程。」又說:「夫氣象蕭疏,煙林清曠,毫鋒穎脫,墨法精微者,營丘之制也;石體堅凝,雜木豐茂,台閣古雅,人物幽閑者,關氏之風也」。

李、關、范的畫風,風靡齊、魯,影響關、陝,實為北方山水畫派之源宗。

茂林遠岫圖 (局部)

茂林遠岫圖 (局部)

茂林遠岫圖 (局部)

茂林遠岫圖 (局部)

茂林遠岫圖 (局部)

茂林遠岫圖 向水題跋

茂林遠岫圖 倪瓚題跋

茂林遠岫圖 張天駿題跋

北宋中期,慈聖光獻皇后非常喜歡李成的畫,她買了大量李成的畫貼成屏風,巴不得把李成的畫印在T恤上天天穿著,做成手機桌面天天看著。五代宋初的山水畫,逐漸形成新的宮廷風格,李成的影響則波及宮廷畫院內外,後來,宗法李成的郭熙,亦對畫院的潮流產生影響,李成一系的畫風遂成為當時畫院山水畫的主流,再加上駙馬都尉王詵又在畫院之外高舉李成大旗,以至於當時宮廷內外都風靡著李成的畫風。

所以,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說:「齊魯之士,惟摹營丘」。李成的影響豈止是齊魯呢?上至帝王貴戚、在朝士夫,下至凡工布衣,當時,學李成者蔚然成風。全國畫家皆以臨習李成為榮,以至許多畫手把自己的名字改為「宗成」、「效成」、「希成」等。

追星一族的狂熱和李成國畫市場的繁榮促成了李成的假畫巨眾。後來李成的子孫在外回購李成畫時「歸者如市」,米芾看了都生氣,其《畫史》中說:「李成真跡見兩本,偽見三百本」差點要說這天底下就快沒真的李成的畫了。到了去李成不遠的北宋米芾之時,就早已難見李成的真跡,更不用說過了一千年的今天了。《宣和畫譜》載李成畫作眾多,流傳至今的《茂林遠岫圖》,《晴巒蕭寺圖》等,雖然真偽都有爭議,但即便它們是當世畫手臨摹偽造李成的畫,也聊勝於無,總可從中管窺一點李成的面貌。

北宋 李成 晴巒蕭寺圖

晴巒蕭寺圖(局部)

晴巒蕭寺圖(局部)

晴巒蕭寺圖(局部)

在舉國學習李成的時代風氣下的北宋畫壇,米芾是一朵另類的奇葩。

米芾《畫史》說:

「山水李成只見二本:一松石,一山水四軸。松石皆出盛文肅家,今在余齋。山水秀潤而凡,松挺勁,枝葉郁然有陰,荊楚小木無冗筆,不作龍蛇鬼神之狀,今世貴族所收大圖,猶如顏柳出葯牌,形貌似爾,無自然,皆凡俗。林木怒張,松乾枯瘦多節,小木如柴,無生意。皆俗手假名,余欲為無李論。」

又說:

「淡墨如霧中,石如雲動,多巧少真意。」

*左右滑動查看全圖

北宋 米芾 小寒林圖卷

小寒林圖卷(局部)

小寒林圖卷(局部)

在有比較樸素的哲學觀和宇宙觀時代風格的五代宋初,寫實與再現實景的宮廷畫風盛行。

李成現象是李成與其流派相互簇擁,互為推手的結果。由宋初到南宋,山水畫的時代一直在改變著。到了米芾之時,文人畫初起,那樣寫實富麗的宮廷樣式在米芾看來顯得「廉價易得」。

其實,不在同一時空之和語境下,這樣評價李成是有點過分和過激的。

眾所周知,米芾要托董源的古來改制,就要對畫壇主流的李成開刀。《聖朝名畫評》說李成:「吾儒者,粗識去就,性愛山水,弄筆自適耳。」董逌《廣川畫跋》也說李成:「于山林泉石,岩棲而谷隱。層巒疊嶂,嵌欹崒嵂,蓋其生而好也。」可知這是一種最本真的真意,可惜米芾裝作沒看見。又或者是米芾見了三百張不是李成本人的畫作,卻將多巧少真意的偽作移情到李成身上也有可能。

觀米家山水,可見其煙雨雲霧,迷茫奇幻,墨趣曼妙,不同於精工慢寫的院體畫,為時代主流所不容。米芾生於李成的時代,卻想擺脫李成風格的影響,革李成的命。難怪童書業先生直斥是米芾作的《瀟湘圖》等藉以瞞天過海,托古改制。

*左右滑動查看

米氏雲山

如果李成類比於王重陽的話,那麼米芾倒是挺像林朝英的,一對相愛相殺的冤家情侶。可惜了這場超越時空的羈絆,李成不語,任你怎麼說都行,不知李營丘泉下有知會作何感想?

米芾在《畫史》中評價董源說:

「董源平淡天真多,唐無此品,在畢宏上。近世神品格高,無與比也。」

可見他是多麼努力地在往一個自己製造的圖騰幻影上靠,並竭力劃清與世俗的界限。同時,米芾自稱「無一筆李成、關仝俗氣」。這一句話,李成這輩子的修為可算毀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喜雅藝術 的精彩文章:

以春入畫而春何在?
「拍場上的高古玉」——1994佳士得與賽克勒首次中國藝術專場

TAG:喜雅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