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初心:任欽功書展暨專著首發式亮相濟南

初心:任欽功書展暨專著首發式亮相濟南

本報訊 名為「初心」的任欽功書法作品展開幕式暨其專著《我讀日本書法家》首發式,將於3月18日在濟南美術館舉行。這次活動由山東省美協、山東藝術學院、濟南美術館、中國書畫報社主辦,中天鼎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

任欽功1996年從山東藝術學院藝術文化系畢業後不久,就赴日本神戶大學留學,2006年獲碩士學位,2018年美術學博士在讀。20多年的留日生涯,讓他對日本的書法文化有著深入細緻的考察與研究,並在中日書法藝術的比較中,對日本書法藝術總體風格的形成與發展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2004年,任欽功應《中國書畫報》的邀請在報紙「海外版」開闢專欄,專門介紹日本書法家。他說,他從大量的史料中開始篩選,經過反覆比對,共甄選出了39位書法家,時間跨度從日本真正開始文明的大和時代起至20世紀初葉的大正時代止。這個選擇並沒有完全遵從日本書法史一貫的定位,而是以一個「外國人」的眼光、又從書法「母國」的角度進行對比研究而選定的。依時間順序把39位書家串起來,通過對他們藝術的個性解讀,盡量還原日本書法的「原始」面貌,以期達到使讀者完整了解日本書法發展脈絡的目的。

在對日本書家研究的梳理過程中,任欽功認為,是「拿來主義」推動著日本書法的發展。但是,它能把「拿來」的書法同日本的本土文化進行融合,形成了自己新的文化內涵,以中國書法為基礎形成了自己的藝術表現形式,並且構建了同中國書法不同的書法體系,出現了漢字書法、假名書法、和風書法等「多重化」的共同發展。我們的國人對於日本書法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是因為我們一直在用書法「母國」的心態看待日本書法,但是日本對書法藝術的「拿來」,與我們的心態產生了根本的區別。「拿自中國」不應該成為我們忽視日本書法的理由,反而我們應該肯定它的歷史貢獻——它使得中國書法的表現形式更加豐富;它在另一文化土壤的孕育下,推動了禪宗書法的發展、豐富了假名書法的內涵,這是在佛教傳入日本之前的中國書法所沒有的。如果論及戰後日本的「現代書法」則有著更為不同的歷史意義,最起碼日本「現代書法」的概念是對中國當代書法有著借鑒意義的,這在20世紀的「八五思潮」中表現得尤為突出。這種新的書法概念的提出應該從純粹的文化觀去研究,正如佛教傳到中國,經過中華文化的整合發展又對印度當代佛教的發展產生著積極的影響一樣。

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的《我讀日本書法家》,便是任欽功關於這段歷史研究的學術結晶。此外,在對日本書法史的研究過程中,任欽功還精進了自己的書法藝術。他曾在1996年大學畢業之際舉辦過自己的書法展,只是,用他自己的話說,那時更關注「氣派」。2004年又在日本辦展,讓他領略了名利雙收的喜悅。這次辦展,他說,為自己以往的「膚淺」和流於「形式」而羞愧。這一次他想用作品告訴大家,他開始了對藝術本質的追尋,也是對理論指導實踐的創作思想的一次印證。

這次的展品有一幅抄錄弘一法師《送別》的作品。任欽功說,變抄寫為創作是要用心的,只有把內容徹底體悟方可為之。當《送別》音樂響起時,別離之苦與無奈虛化了手中之筆,淚水穿越時空,苦澀的心緒在筆墨中自然流淌,生活中的種種磨難也被一併牽絆其中……

任欽功《送別》

來源:《中國書畫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你用慈母之愛把王子養成了蛙兒子
魔都魔都魔幻之都——斷腿吃貨之旅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