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孩子自卑膽小,可能是您無心挖的「坑」!

孩子自卑膽小,可能是您無心挖的「坑」!

「我家孩子膽子越來越小了,老師讓他回答問題,半天說不出一個字」

「親戚朋友來家裡做客,不知道打招呼,就會躲在房間里不出來,不知道這性格隨誰」

「在學校受到欺負,也不反抗,回家也不跟爸爸媽媽說,真的是太懦弱無能了」

「牆上有隻蜘蛛也會尖叫哭鬧,搞不懂這到底有什麼好怕的」

很多家長經常抱怨:孩子變得越來越膽小、自卑、畏首畏尾、過於規矩、沒自信。他們不願意去嘗試新鮮的事物、不願意與陌生人接觸、面對機會或自己喜愛的東西不敢爭取。

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們很是發愁,覺得自己的孩子沒出息,對他感到很失望。家長總是會習慣性的認為這都是孩子自己的問題,卻很少從自己的身上找原因。

膽小並非天生,可能是您無心挖的「坑」

大名鼎鼎的美國心理學家約翰·華生曾經做過一個實驗,叫做「恐懼形成實驗」。

華生相信環境和後天學習的力量,他認為恐懼是後天習得的。

實驗的主角是一個11個月的小男孩。

當他看到一隻非常可愛的小白鼠時,他的本能反應是和小白鼠玩、親近小白鼠,絲毫沒有表現出害怕。

接下來,每當小男孩靠近白鼠時,實驗人員就會敲響一個大大的鐵棒,把小男孩嚇一跳。這樣反覆了幾次之後,小男孩自然沒有興趣跟白鼠玩了。因為他已經把「和小白鼠玩」和「出現可怕的聲音」聯繫在一起了。

當小男孩第二次進入實驗室,看到小白鼠就表現得很害怕;

當小男孩第三次進入實驗室,看到棉花團、小兔子這類白白的、毛茸茸的的東西,他也表現得很恐懼;

小男孩從此害怕一切白白茸茸、像小白鼠的東西,甚至是棉花。

上面這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其實是我們與孩子真實生活場景的一個縮影。

我們的一次次互動,也許正在給孩子累積害怕的體驗—

● 下雨天打雷,媽媽連忙捂住孩子的耳朵,把他抱在懷裡,這是在告訴孩子,打雷很可怕;

● 家裡來客人,孩子不小心說錯話,爸爸臉色變得很難看,是在告訴孩子話多會錯,不如不說;

● 考試考得不好,爸爸媽媽臉色變得很難看,是在告訴孩子,考試是噩夢,我很沒用;

……

孩子的性格受家庭環境以及父母的影響很大,總結起來有以下這幾種特徵的父母容易讓孩子自卑、膽小。

經常吵架的父母

關係緊張的家庭,總有一對愛吵架的父母。在大人眼中看似正常的吵架拌嘴,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卻不能被理解,孩子會感到極度不安全,在其他小朋友面前低人一等,上課時心事重重,甚至會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做惡夢。

有暴力傾向的父母

這裡所指的暴力,不僅包括肢體上的動手打孩子,更包括語言上的冷暴力。

孩子脾氣很「犟」,你越打他越不服。孩子的內心是單純而脆弱的,你說他笨,他感到的是你對他的嫌棄;你說他煩,他感到的是你對他的厭倦。

過度保護的父母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保護過多過細,怕磕著、怕摔著、怕有任何不適應,總把孩子帶在身邊,形影不離,不讓孩子接觸任何看起來「有危險」的事物,使孩子形成一種強烈的依賴心理和被保護意識。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限制過多,造成孩子不敢從嘗試與實踐中獲得知識,取得經驗,從而膽小。

經常恐嚇的父母

有些孩子曾經看過一些可怕的片子,聽過一些可怕的故事,使孩子的心理留下了陰影,從而造成孩子膽小懦弱。 不少的家長,在孩子年幼時都會說以下類似的話語: 「你不聽話,就把你送給壞人」、「不許到處亂跑,小心撿垃圾的把你騙了去」等等,這種「大灰狼」式的話語無形中給孩子造成一定的心理壓力。

極少給孩子創造交往條件的父母

有些孩子從小很少與人交往,除了父母、長輩,極少與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極少有走親訪友的機會。這樣,也會使孩子交往能力萎縮,怕見生人,怕在眾人面前講話。

多年來心理學的研究已經充分證明——內向的自卑與膽小,是大部分兒童心理問題的根源。

孩子膽小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於父母身上,那麼「系鈴還須系鈴人」,從父母入手,逐步改變寶寶膽小怕事的性格。

別輕易給孩子下結論——「他缺少自信」

千萬不要總當著孩子的面數落他,這會導致孩子失去自信。要知道,孩子的自信是需要培養的。當孩子進步時,大人要及時對他鼓勵;當孩子遇到挫折時,家長要給予適當的幫助並鼓勵他克服困難。要讓孩子正確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長處和不足,是培養孩子自信的關鍵。

對於孩子不要過多苛求,要給予更多的鼓勵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犯錯是家常便飯,如果對於孩子的錯誤指責過於嚴厲,孩子便會開始懷疑自己,害怕自己犯錯誤。

為了避免犯錯,就儘可能做得越少越好,說得越少越好,於是越來越不敢表達自己。

給孩子創造更多的外出機會,更多和別人交流的機會

很多膽小的孩子都是由老人帶,或者父母工作太忙,經常讓孩子待在家裡而很少出去。孩子見識的人和事物比較少,對新環境難以適應,與他人相處自然會變得困難。父母要給孩子創造更多外出的機會,讓孩子覺得與他人交流是一件再正常不過的是,才能慢慢克服孩子自身的害羞和膽小。

多陪孩子,尤其是爸爸

相對媽媽來說,爸爸更加外向、勇敢、果斷。爸爸帶著孩子玩耍的內容一般也更加能鍛煉孩子的膽量。

樹立正面的榜樣

經常跟孩子說說英雄故事,或引導孩子看一些反映英雄人物的影視片,給孩子買一些這方面的書刊,讓故事中人物的英雄言行來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當然,對孩子影響最大的還是父母的行為,想要孩子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父母就要以身作則為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

孩子性格的形成與父母的言傳身教有著莫大的關係,初期如果發現有自卑、膽小的特徵,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視,並找出原因,及早引導來改善。不然,當孩子慢慢長大,這些問題會在他獨自面對生活中被無限放大,從而對他的未來生活產生很多的負面影響。

註:部分圖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END--

上鄰里 · 知巢湖

【以下是本地廣告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鄰里巢湖 的精彩文章:

給對象發條消息說打算什麼時候娶我?網友們的評論笑尿了!

TAG:鄰里巢湖 |